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三首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

古诗三首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


枫桥
枫桥
•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写下了《枫桥夜泊》之 后,千百年来,凡来苏州的游客,都要来此领 略一下枫桥的诗情画意。
其实,枫桥只是一座江南常见的单孔石拱 桥。大运河在此通过,这里又是官道所在,南 北舟车在此交会,旧时每到夜里航道就要封锁 起来,这里便成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 此得名为“封桥”,后因张继的诗而易名“枫 桥”,并沿袭至今。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色, 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读一读,想一想。
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 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 和赞美之情。
菊 花
读一读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菊花开完以后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花开放了 诗人为什么偏爱

菊花,你从中体 会到什么?
• 这首《菊花》诗写了诗人观赏自家种植 的菊花和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作者没 有正面描绘菊花的姿态和精神,而是用 流畅明白的语言,对菊花独自开放于百 花凋谢之后的可贵进行了赞美。表达了 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同时也 流露出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 诗人在这俩句诗描写的事物有:月落 乌啼 霜 江枫 渔火 • 诗句的意思是: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阵, 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只听到乌鸦在啼叫。 诗人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 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寒山寺:在枫桥西南不远处 ,初建于梁代 (公元502-509) ,唐诗僧寒山子曾住于此, 因而得名。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鸣钟一 百零八响,平时每夜会常例敲“警世钟”。
寒山寺
• 过枫桥古镇 的石板路小巷, 或是站在枫桥桥 头,抬眼即可见 碧瓦黄墙的寒山 寺坐落在绿树丛 中,院内青松翠 柏,曲径通幽。
寒山寺
寒山寺在苏州 城西阊(chāng) 门外5公里外的枫 桥镇,建于六朝 时期的梁代 。
寒山寺
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诗人在这俩句诗描写的事物有:夜半钟 声 • 诗句的意思是:半夜时,姑苏城外的寒 山寺传来了一声声钟响,沉重而悠远。
5 古诗三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 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miǎo)。 水天相接,朝晖(huī)夕阴,气 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许 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zhònɡ)淹 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刘禹锡(772- 多作 品,立意新颖,思想深 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 彩。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愁:科举落第
后对前途的迷 茫 ,对故乡的 思念 。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
• • • •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
枫 张桥 继 夜 泊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 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 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张 继
• • •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 • 张继 唐代诗人,(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 字懿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卒年 均不详,约公元715-712年至779年(大历末 年)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世。博览有识,好谈 论,知治体。 •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 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 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认识下列生字
舍 篱遍渐偏
shè shě 篱笆 遍地 宿舍 舍不得
逐渐 偏爱
围绕
秋丛绕舍似陶家,
• 一丛一丛的秋菊
房屋
像陶渊明的家一样。
晋朝大诗人, 他喜爱菊花。
遍绕篱边日渐斜
太阳渐渐地偏西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这两个“绕”字 有什么不同?
• 不是花中偏爱菊
不是人们偏爱菊花
• 此花开尽更无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