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西部概述

欧洲西部概述

欧洲西部概述篇一:④欧洲西部④欧洲西部知识结构一、概述1、位置:⑴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之间,属于带。

⑵海陆:欧洲西半部,北临,西临洋,南临海。

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3、轮廓:⑴海岸线。

⑵多半岛、岛屿:①半岛:南三北一:南部:半岛、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半岛。

②岛屿:冰岛、不列颠群岛。

⑶内海:①北部的;②南面的;③东南面的黑海。

⑷边缘海:海、挪威海。

⑸海湾:比斯开湾。

4、地形:⑴类型:以和为主。

⑵分布:①平原:平原、平原,以莱茵河为界。

②山地:山、山。

⑶深受冰川作用的影响。

* 冰川地貌:①冰渍湖:千湖之国---芬兰②峡湾海岸:挪威③波状起伏的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④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两侧的湖泊5、气候:⑴海洋性特征显著。

⑶分布:①东西差异:西部是气候,东部是气候。

②南北差异:北部是气候,南部是气候。

6、河湖:⑴特征:河网较密,水量充沛且全年流量稳定,河流短小。

⑵主要河流:①多瑙河:发源于国西南部山地,注入,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②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北麓,向北注入,流经德国鲁尔区。

③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货运量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⑶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多为冰川湖)7、国家和居民:⑴国家和地区:①国家众多,面积不大。

40多个国家,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最小的是梵蒂冈②主要国家及分布。

⑵居民:①人种:以人为主。

②布:人口稠密区略成“”字形。

③口增长: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

现为世界人口净迁入区。

⑶经济:①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洲。

②工业分布:西起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北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向南至意大利境内⑷达的旅游业。

①自然旅游资源: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及湖泊中部—阿尔卑斯山脉的登山和滑雪南部—地中海的阳光沙滩②人文旅游资源:欧洲的历史文化旅游拓展高一教材/第五篇 /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二、主要国家1.英国:⑴西欧的,最早的国家:①工业部门:等。

③工业分布: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钢铁主要分布于;汽车、飞机、电子等工业主要分布在周围以及中部、南部;石油加工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⑵首都:,著名的雾都①位置:东南部、跨河两岸。

④职能:英国的政治、金融、工业、贸易和交通中心。

(3)名胜:大英博物馆、天文台、王宫、墓。

(4)农业①西部:乳畜业②东南部:种植业拓展高三教材P153“北海油田的开发”①条件分析:a) 优势:地质条件好、自喷井;油质好,以轻质油为主,可炼高级成品油;海洋运输便利,市场广阔,距欧洲、北美缺油的发达国家近;b) 劣势:风大(盛行西风)、浪急、流急,环境田间恶劣,增加海底油气田的开采难度、生产成本高。

②对英国经济的作用a) 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b) 带动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c) 推动英国区域(苏格兰—阿伯丁)经济的发展2、法国:⑴自然地理特征:“六边形—三海三陆”①位置与范围:西北隔海与相望,西临,东南临,还包括岛。

②地形与地势:地势高低。

西部和北部主要是和,东南部为山地高原。

③河流:塞纳河流经盆地,注入海峡(多弗尔海峡=加莱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⑵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之一,以工业为主,都发达的经济:①农业:a) 条件优越:和为主的地形,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b) 分布:北部盆地及其以北地区是混合农业区,种植、等;西部和南部高原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和;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发达,出产著名。

(葡萄产量居世界首位)c) 地位: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欧洲的最大农产品(粮食)出口国。

②工业:工业区:为中心的巴黎盆地。

有利因素:矿产丰富,北部里尔煤矿区、东北洛林铁矿、南部铝土矿;不利因素:煤、石油严重不足,大力发展水电、核电,核电比重达70%(世界上核电占发电比重最高的国家)工业部门:汽车、飞机、电器、电子、化学、纺织、航天、军火等。

钢铁工业有煤铁复合型向临海型发展,在北部沿海的敦刻尔克和地中海沿岸的福斯建立大型钢铁基地;及地中海沿岸的有色金属冶炼(充分利用罗讷河丰富的水资源)⑶重要城市:①首都::全国城市,是和全国交通网的中心;旅游名胜有: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蓬皮杜中心、巴黎圣母院。

②第二大城市:马赛③第三大城市:里昂3、德国(1)位置:欧洲大陆上的“”,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濒临北海、波罗的海;开凿的运河有基尔运河和莱茵-多瑙河运河;(2)居民:欧洲西部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85%居住在;(3)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形:高低,呈阶梯状分布,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高地、波德平原;气候:从西向东由温带海洋心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4)经济:①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很小,以畜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劳动生产率很高a) 北部平原地区以冰碛物广布,多沼泽湿地、土壤贫瘠、且湿度大、日照少、气温低,对小麦生长不利,但适于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b) 中德山地北麓有肥沃的黄土呈带状分布,夏季气温高、降水适中,适宜耕作业发展; c) 南部高原山地,森林残敌广布,河谷地带,也有耕作业。

②工业:a) 特征:现代工业高度发达;工业分布较为平衡;新兴工业逐步向南发展;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 有利条件:丰富的;便利的;雄厚的。

?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需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b) 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是宇航、飞机制造、微电子中心。

c) 工业部门:机械(世界最大的机器设备出口国)、化学、电子、汽车是它的四大支柱产业,采煤、纺织等工业。

d) 城市:城乡差别小,以很小城市为主,发展平衡。

柏林:首都,最大城市;伯恩:目前议会及政府机构所在地汉堡:北部经济中心,最大港口和造船工业中心;慕尼黑:南部经济中心、愿以产啤酒闻名,现为全国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拓展鲁尔区盛衰与振兴的区位分析高三/P168(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2)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3)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4)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⑤便利的水运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⑤广阔的市场②离铁矿区较近▲鲁尔工业区衰落原因④充沛的水源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④世界性钢铁过剩⑥环境污染▲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①调整工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布局③发展第三产业④优化环境知识迁移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德国的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2、便利交通运输条件3、广阔的市场衰落的共同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2、环境污染3、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4、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5、新技术的冲击综合整治的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2、发展第三产业3、优化环境4、调整工业结构例:美国东北部“锈带”的振兴---南部“阳光地带”高一(下)/P8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2)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条件(3)城市众多,市场广阔(4)乳畜业产品产地,副食品供应方便(5)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1)工业结构单一;(2)国际市场的冲击使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4)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5)新科技和高新产业的冲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1)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篇二:欧洲自然地理概述第五章欧洲西部第一节欧洲西部自然地理概述一、欧洲自然地理环境(一)地理位置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面积1 016×104km2,是世界第六大洲。

欧洲的经纬度位置。

以欧洲大陆而言,大部分地区都位于36°~71°08′N,66°10′E~9°34′W之间。

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位于寒带的面积也不大,这样的纬度位置成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的基础。

欧洲的海陆位置和洲际位置。

欧洲大陆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有白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等边缘海包围。

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环抱,形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大半岛,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大特点。

欧洲的地形特征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

(三)气候特征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气候,海洋性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典型是其主要特征。

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区包括;(1)(2)(3)(4)(5)(6)(7)极地冰原气候区。

极地长寒气候区。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亚热带夏干气候区。

高山气候区。

(四)河流与湖泊1、河流欧洲河流众多、水量比较充分,多国际性大河。

欧洲具有河流多、河网密、水量丰富、分水岭不高、通航里程长等特征。

长度在1 000km以上的河流有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伯朝拉河、莱茵河、北德维纳河、易北河、卢瓦尔河、维斯瓦河等。

其中,经济意义最大的是莱茵河、多瑙河和伏尔加河。

2、湖泊欧洲大小湖泊广布,但以北欧和阿尔卑斯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由于欧洲湖泊的形成主要与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湖泊比较集中分布在第四大陆冰川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的北欧地区和山地冰川中心阿尔卑斯山区。

二、区域性人地关系基本问题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欧洲是率先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因此进入近现代社会的一洲,也是较早发生资源枯竭、环境被破坏的一洲,同时也是较早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一洲。

(一)自然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欧洲土地总面积1 016×104km2,占世界陆地面积%,是仅大于大洋洲的世界第六大洲。

但其人口总数(1998/1999年亿)却占世界的%,人口密度约为72/km2,仅低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比较稠密,人均拥有土地资源(/人)较少的一洲。

2、矿产资源欧洲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锰、镍、钾盐、铜、钨、铅锌、铝土、汞等矿种。

3、生物资源欧洲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

欧洲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

欧洲动物种类比较贫乏,大致可以分为苔原动物、温带森林动物、草原动物和亚热带森林动物四个类型。

4、淡水资源欧洲淡水资源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