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级高一地理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0级高一地理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赤道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可达到多少?北极地区是
多少?
2.赤道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约是北极地区的多少倍?
3.从赤道到北极,年太阳辐射总量呈怎样的变化趋势?
4.南半球的趋势如何?
探究结果:
5.全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呈现怎样的规律?
1. 赤道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可达到13×109J/m2;北极地区是5.5×109J/m2。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自主学习 · 阅读课本P8-P13
思考问题: 1. 除了利用太阳能发电,你知道太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生 产、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太阳辐射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概况
物质组成:炽热的气体。 主要成分:氢、氦。 表 面 温 度 : 约 6000K 。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
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 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反应。
对地球和人类 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 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 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 提供能源,如煤、石油 等。
对地球和人类 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 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 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地理 让生活更美好
课堂作业
1.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太阳是一个炽热的、不断运动的气体球 B.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11年一见的黑子 C.太阳辐射是地球全部能量的来源 D.每年7月初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比1月初大
解析 宇宙中各种天体都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主要 成分是氢与氦;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其活动周期为11年;地球 能量既有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的能量,也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主要有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不同季节其对南北半球的影响表现不同。
2. 赤道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约是北极地区的2.4倍。
3. 从赤道到北极,年太阳辐射总量呈递减的趋势。
4. 南半球的趋势:从赤道到南极,年太阳辐射总量呈递减的趋势。
5. 全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呈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趋势。
合作学习 · 思考课本P9的问题
读图1.12和图1.13,思考以下问题: 1.图1.12为何要强调"大气上界"? 2.热带雨林的生物量是亚寒带针叶林的多少倍? 3.热带雨林区和亚寒带针叶林区分别对应图1.12 中的哪个纬度带? 4.热带雨林区和亚寒带针叶林区的气温有何差异? 5.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有什 么样的关系? 探究结果: 1. 在大气下界中的大气和地面物体会影响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多少。 2. 热带雨林的生物量是亚寒带针叶林的3倍。 3. 热带雨林区对应图1.12中的低纬度带;亚寒带针叶林区对应图1.12中的中高纬度带。 4. 热带雨林区的气温高于亚寒带针叶林区的气温。 5. 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呈正相关,太阳年辐射总量决定生物量。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 提供能源,如煤、石油 等。
“太阳辐射有百利而 无一害”这种看法是否 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
太阳辐射虽然对地 球的影响具有巨大 的正面影响,但也 有一些负面作用, 例如太阳辐射中过 多的紫外线会危害 地球生物等。
合作学习 · 思考课本P9的问题
读图1.12,思考以下问题:
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
极光吗?
不能。极光产生 的原因是太阳抛出的带 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 后,根据异性相吸原理, 向地球磁场最强的两极 地区运动,与高空空气 分子碰撞,产生极光。 所以,不能在低纬度地 区看到极光。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课堂总结
课堂作业
5.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D )
A.短波通讯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太阳东升西落
解析 第5题,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
课堂作业 6.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太阳辐射最不丰富的地
区是( C ) A.大兴安岭北部 B.台湾岛
课堂作业
2.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C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解析 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发生的带电粒子流可引起电离层的扰
动,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并出现短暂中断。因此最有可能干
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太阳活动。
课堂作业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 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 “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图所示), 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 约为3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 摄氏度。据此回答3~5题。
3.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A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中心区域
课堂作业
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 波通信中断 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知识拓展 · 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纬度
纬度越低,,正 午太阳高度一 般越大,太阳 辐射能越大
地形
海拔越高,大气密 度越小,空气越稀 薄,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越弱,获得的 太阳辐射能越大。
天气
降水多的地区, 空气中云量大, 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强,获得 的太阳辐射能 小。
太阳活动
日冕 日冕物质抛射
色球 耀斑、日珥 光球 黑子 太阳内部
探究活动 · 完成课本P13的问题
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 在a图中找出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最间左隔侧。波大谷约约11在年1710年,最右侧波谷约 2. 在b图中找出最左侧和最后侧波谷的在年2份01,0年数,出这共两27个个年波份峰间,波相峰邻的两个个数波,谷计 算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间的平均时间间隔约是11年。 3. 对比1、2两题的计算结果,总结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规律。 变化周期约为11年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 规模运动的现象。
由 内 而 外 厚 度 温 度 增
由 外 而 内 日冕 亮 度 增 色球 加

光球
太阳内部
太阳黑子
黑子其实并不黑, 只不过它比其它区域温 度稍低,所以显得暗一 些。
耀斑
能在短时间内释放极强的无线电 波,同时抛出大量的高能粒子。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 规模运动的现象。
合作学习 · 思考课本P9的问题
思考: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样的关系? 1. 生物量和太阳辐射量都随纬度的升高不断降低。 2. 太阳辐射量大,生物量多;太阳辐射量小,生物量少。
知识拓展 ·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总体特征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 增强。高值中Biblioteka 在青藏高原,低 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黑子和耀斑的活动都有周期 黑子活跃的年份耀斑也活跃 黑子活跃的区域耀斑也活跃
周期长约 11 周年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 规模运动的现象。
日冕 日冕物质抛射
色球 耀斑、日珥 光球 黑子 太阳内部
影响无线短波通信
N
NW
NE
W
E
SW
SE
S
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