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检验赛项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工业分析检验二、竞赛地点:三、竞赛内容:(工时:4-5小时)赛项竞赛内容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要求进行设计,设立仿真操作考核、采样操作考核、化学分析以及仪器分析四个竞赛项目。
仿真操作竞赛时长为60分钟;采样操作竞赛时长为30分钟;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实践操作竞赛时长各为180分钟。
1、仿真操作项目考核目标:掌握大型分析仪器测定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方法;具备技能:(1)按照指定测定方案对样品进行测定的能力;(2)进行样品预处理、设备开关、样品配制、定性分析、定量检测等的能力;(3)分析数据处理的能力;(4)计算机及常规软件的使用能力。
2、采样操作项目考核目标:掌握工业产品及环境样品的采集方法;具备技能:(1)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做好采样实验个人安全规范操作;(2)按照指定方案对水样进行采集的能力;(3)对采样瓶等设备的使用能力;(4)样品封装及保存能力。
3、化学分析项目考核目标:掌握化学分析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物质含量的方法;具备技能:(1)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做好化学分析实验个人安全规范操作;(2)按照指定测定方案对样品进行测定的能力;(3)对电子天平、滴定管等常见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能力;(4)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5)实验室的三废处理能力。
4、仪器分析考核目标: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物质含量的方法。
具备技能:(1)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做好仪器分析实验个人安全规范操作;(2)按照指定测定方案对样品进行测定的能力;(3)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设备的使用能力;(4)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5)实验室的三废处理能力。
四、竞赛设备、器材与工具(一)竞赛所用软件、设备、仪器及药品仿真操作考核:采样操作考核: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二)竞赛采用软件按照产品分析的国家或行业规范和标准设计,良好地模拟广泛使用的大型设备操作过程。
(三)玻璃量器按照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采购,玻璃仪器符合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五、竞赛规则1.入场规则(1)参赛选手按赛区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赛场检录区集合。
(2)裁判将对各参赛选手的身份进行核对。
参赛选手须提供参赛证、身份证、经学校注册的学生证,证件上的姓名、年龄、相貌特征应与参赛证一致。
(3)裁判检验参赛选手的工具、量具及书写物品,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及存储设备、纸质材料等物品,检查合格后进入赛场抽签区。
(4)一级加密裁判处,选手按领队抽取的抽签顺序号依次抽取参赛编号,在二级加密裁判处凭参赛编号抽取比赛工位号,然后在指定区域等待;待所有选手抽取比赛工位号后,在现场裁判的指挥下有序进入赛场,按抽取的比赛工位号就位。
(5)比赛开始30分钟后不得入场,迟到的选手必须在赛场记录表相关栏目中说明到场时间,迟到原因并签比赛工位号确认。
2.赛场规则⑴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必须听从现场裁判人员的统一布置和安排,比赛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⑵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开参赛队及个人信息。
⑶竞赛使用的仪器部分,自带检定或校准过的量具和玻璃仪器,其他玻璃量具和器皿可以自带,也可以使用现场准备的仪器设备。
(4)参赛选手穿戴的个人防护用品除工服外,可以自带。
(5)参赛选手按照参赛时段进入竞赛场地,自行决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实践操作考核在操作竞赛场地完成。
⑹参赛选手须在确认竞赛任务和现场条件无误后开始竞赛,并在限定的工作区域内完成竞赛任务。
⑺竞赛过程中,选手休息、饮水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竞赛时间内。
⑻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确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竞赛,由竞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补时或延时的决定;确因设备终止竞赛,由竞赛裁判长决定选手重做。
参赛选手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竞赛的,将被终止竞赛。
⑼若参赛选手欲提前结束竞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竞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参赛队结束竞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⑽竞赛结束后,参赛选手须完成现场清理并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经裁判员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
2.离场规则(1)比赛结束前15分钟,裁判长提示一次比赛剩余时间。
(2)比赛结束信号给出,由裁判长宣布终止比赛。
(3)裁判长宣布终止比赛时,选手(包括需要补时的选手)应停止完成工作任务的操作。
工作任务书等所有资料放在工作台上,不能带出赛场;工具、任务书作答的文具等,保持现状,不需整理。
(4)裁判长宣布终止比赛后,现场裁判组织、监督选手退出工位,站在工位边的过道上。
现场裁判现场清点工具,并由参赛选手签字确认。
(5)完成确认的选手,在现场裁判的组织下,按职业岗位的要求,清理赛位上的工具、整理赛位及其周边的清洁,使之符合职业规范。
(6)裁判长宣布离场时,现场裁判指挥选手统一离开赛场。
离开赛场时,不得将与比赛有关的任何物品带离现场。
(7)全部选手离场后,需要补时的选手重新进入工位,现场裁判宣布补时操作开始后,补时选手开始操作。
现场裁判宣布补时时间到,选手应停止操作,离开赛场。
六、评分(一)评分标准1.仿真操作依据软件操作步骤,按照操作顺序、设备运行情况、数据分析结果等核对成绩,系统自动完成评分。
2.采样操作依据采样前准备、采样过程操作、采样记录情况等规范性、正确性、完整性等综合评价。
3.化学分析依据基准物质的称量情况、滴定操作、原始数据记录、结束工作、文明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分析等规范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性等综合评价。
4.仪器分析依据基准物质的称量情况、溶液配制操作、移取溶液操作、设备使用情况、文明操作情况、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分析等规范性、正确性、完整性、准确性等综合评价。
(二)评分及阅卷1.仿真操作考核成绩:采用机考评分,参赛选手登录答题系统并核实个人信息后限时完成答题,由计算机直接对参赛选手各操作单元进行自动评分。
2.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过程性评价部分:2名裁判员依据选手现场实际操作情况、操作质量和文明操作情况,按照操作评分标准实施过程评判。
结果性评定部分:2名裁判依据真值和选手现场测定的结果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评定。
选手成绩经项目裁判长及裁判长的复核签字确定,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最终成绩确定。
3.各竞赛项目分值比例:仿真操作考核、采样操作考核、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考核均以满分100分计,按照仿真操作考核占10%,采样操作考核占10%,化学分析实践考核占40%、仪器分析占40%的比例计算参赛总分。
4.总成绩确定:加密裁判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下,对参赛队伍的各单项评分结果进行分项汇总并进行加权统计,经解密得到参赛队的总成绩。
成绩按要求进行复核无误后,经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
5.竞赛名次按照得分高低排序。
当总分相同时,以实践操作成绩高者为排名在前。
七、名次排列按比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参赛选手的名次。
比赛成绩相同,完成工作任务所用时间少的名次在前;比赛成绩和完成工作任务用时相同,实践操作成绩较高的名次在前;比赛成绩、完成工作任务用时相同、实践操作成绩相同,名次并列。
八、赛项安全1.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赛场周围要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
比赛现场内应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
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2.承办单位应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必须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
3.参赛选手进入工位、赛事裁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严禁携带通讯、照相摄录设备,禁止携带记录用具。
如确有需要,由赛场统一配置、统一管理。
赛项可根据需要配置安检设备对进入赛场重要部位的人员进行安检。
4.各学校组织代表队时,须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各学校代表队组成后,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所有选手、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各参赛队伍须加强对参与比赛人员的安全管理,实现与赛场安全管理的对接。
5.应急处理: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执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执委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报告组委会。
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执委会决定。
事后,执委会应向组委会报告详细情况。
6.处罚措施:因参赛队伍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获奖资格。
参赛队伍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告无效的,可取消其继续比赛的资格。
赛场工作人员违规,按照相应的制度追究责任。
情节恶劣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九、竞赛须知1.参赛队须知(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学校代表队名称,不使用其他组织、团体名称。
(2)参赛队员在报名获得审核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队员,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3)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
(4)各参赛队按组委会统一安排参加比赛前熟悉场地环境的活动。
(5)各参赛队按统一要求,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
(6)各参赛队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7)各参赛队在比赛期间,应保证所有参赛选手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为参赛选手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8)各参赛队要发扬良好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
2.指导老师须知(1)各指导老师要发扬良好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
指导老师经报名、审核后确定,一经确定不得更换。
(2)指导老师应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比赛的技术规则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 自觉遵守竞赛规则,不随意进入比赛现场及其他禁止入内的区域,确保比赛进程的公平、公正、顺畅、高效。
(4) 选手对比赛进程中出现异常或疑问,应及时了解情况,客观做出判断,并做好选手的安抚工作,认为有必要时可在规定时限内向大赛仲裁委员会反映情况或提出书面仲裁申请。
对申诉的仲裁结果,领队和指导老师应带头服从和执行,还应说服选手服从和执行。
3.参赛选手须知(1)参赛选手应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和赛场工作人员,自觉遵守赛场秩序,服从执委会的领导和裁判的管理。
(2)参赛选手应佩戴参赛证,带齐身份证、注册的学生证。
在赛场的着装,应符合职业要求。
在赛场的表现,应体现自己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
(3)进入赛场前须将手机等通讯工具交赛场相关人员保管,不能带入赛场。
未经检验的工具、电子储存器件和其他不允许带入赛场物品,一律不能进入赛场。
(4)比赛过程中不准互相交谈,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有影响其他选手比赛的行为,不准有旁窥、夹带等作弊行为。
(5)参赛选手在比赛的过程中,应遵守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身、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