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


校园环境不适应诊疗单:
• • • • 姓名: 类型:学习障碍|集体生活|交际交往|师生关系等 原因: 矫正方案:1 、 2、 3、
第二节生理我 幸运的你:父母的骄傲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敢损毁! • 成长的奥妙:身体 神经思维(最佳学习状态) 独立意识(渴望成熟) • 烦恼:美否? 运动、力量、协调 情绪(易爆发)情感(父母友谊爱情)初露
消极镜像效应的群谱面貌表现
• • • • • 1过于关注外表,对别人的意见敏感 2人际交往缺乏自信,生活态度悲观 3喜欢通过别人证明自己优秀 4为让别人接受或赞扬自己,刻意表现自己 5习惯性贬低别人,视他人为对手
辩证镜像效应
• 1、理性看待“理想标准” • 2、接纳自己的缺点不足 • 3、正确认识镜子的作用
分类标准 类型 特点 表现 活动范围的大 一般能力 小 特殊能力 创造性程度的 模仿能力 高低
创造能力
标准 根据能力的 功能 不同
类型 认知能力 操作能力 社交能力
特点
表现
• 影响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感 (建议) 1、增加成功的体验 2、增加替代性经验 3、积极正向的言语说服 4、保持合理的情绪唤醒水平
气质
•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与生俱来,不易改 变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四种类型:多血质:春 胆汁质:夏 粘液质:秋 抑郁质:冬
善用气质类型
• 1、选择学习策略
• 2、选择职业类型
性格
• 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 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 特点:后天形成,可塑性 • 类别:内向型:活泼 外向型:谨慎 中间型:兼有
首先盘点自己心理资源的特点:
优点
自评 气质 性格 兴趣 意志力 经验 价值观 他评
缺点
自评 他评
• 职业的初次选择(尝试性的)
• 从心里的角度检查自己职业选择的可行性
• 寻定方向开启新生活
主题三潜能的我
• 能力是什么?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 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分类(纬度不同)
• • • • A继续优秀下去 B昔日辉煌已过去,日渐沉沦非我意 C奋起直追向前去,管他东南西北风 D一切都是无所谓,洗洗澡看看表舒服一秒 是一秒
你还பைடு நூலகம்你么?
我是谁?
答:a我是我自己。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我不合
群 ”“我不学习对不起父母”“我这样做我同桌会怎么 想”…… b开始关注自我并逐步走向成熟:“我要成为一个怎样 的人”“我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 c学会了认识自己(感觉、认识、评价)、体验自己 (自尊、自信、自卑)、调节自己(监督、激励、控制等)
我对自己的外部形象满意么?
• • • • 特满意的是: 那些身体特质可以做谋生的资源 理想的你是: 如何改变或者弥补:
第三节心理我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 者强。
• 译文:能了解他人的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战胜 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 胜。
目前的我:

《哈里·波特》中那个长着大胡子的魔法学校校长(邓布利 多)点拨哈里: “决定你的命运的不是你面临的机会(Chance),而是你自己
做出的选择(Choice)。”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 项针对初三和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高 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 “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 75.2%,初三学生只有11.4%的城市学生 和7.1%的县镇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从容就 业。
人生命当中自然的力量就是“人性”。人性的来源,自然的禀赋,这个就 是“性”。在儒家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来是至善的,不坏的;坏是后天影响 改变的。所谓讲“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本来干净的、纯洁的、善良的、 无私的,总而言之,至真、至善、至美;拿西方的哲学观念,真、善、美的。 这就话是为了告诉我们生命的本源。 • “率性之谓道”,顺着本性做事就叫做“道”。时时率着我们身中的天性, 便是接近大道了,便是在修道、得道之中了!我们人的生命也是一样,自从 有了这个生命之后,我们已经具有一个性理与规则了,率着我们本性内的规 则,去做人做事,便能能圆满我们的生命,也是圆满了我们的一身之道。 • “修道之谓教”这话的意思是说,能够教导我们去圆满自己的一身之性的这 种团体,我们就称之为“教”!这个团体组成的目的,都是要以引导人们去 照见纯真的本性为主轴,才不失去这一个宗教团体成立的本质。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或许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起 到一些引导作用吧!无论是做什么工作,都值得去不断地探索人性,领悟人性。
第六节镜像我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当我们看镜子的时候:我会说perfect,很 符合自己预设的标准。别人会以你的长处 来衡量你并且能找到你的不足。 • 镜像效应:通过照镜子和把别人当作镜子 来镜子我评价,进而形成自我镜像。
积极镜像效应:
• • • • 强化提升信心 自信 欣赏自己 悦纳自己
认识环境 改造环境 发展自我
适应环境有哪些好处?
• 1、适应环境有助于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 • 2、适应环境有助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 3、适应环境有助于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适应环境的心理准备
• 1、认识环境 • 2、确定环境适应的态度 • 3、选择相应的行为
适应环境的一般规律
• • • • 1、紧张敏感期 2、调整适应期 3、麻木顺从期 4、危险与重新适应期
提升高中生学习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 1、研究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2、重视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 • 3、合理有效的利用学习动机
测测我现在的学习力p93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
重要事件游戏
与过去的我相遇(p65)
经验之塔:图
第五节
一、价值观是行为方式的驱动器 价值观:1、是对周围的人事物评价和态度 2、是形成的时间较长,也具有变化性
二、价值观对生涯规划的影响是方向性的
• 假如还有生命的最后24小时
• 工作价值观(血战钢锯岭)
•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谦虚当然是美好的名声,但是过于谦虚的人,应该提防他 装作谦虚其实很骄傲。
高中新生如何适应学校新环境
• 1、保持良好的心态 • 2、正确认识自我 • 3、积极参加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环境适应性自我诊断
第一步: • 学习方式:A主动B被动C无所谓 • 学习方法:A灵活B死板C找不到 • 同学、室友关系:A友好B一般C没朋友 • 老师关系:A好 B怕 C一般般 • 生活方式:A规律正常 B家校不一C逃课、乱 • 其他:------------------------------------------------. 第二步:a主动适应并且时间较短 b被逼无奈时间稍长 c长时间的不适应 第三步:矫正策略及措施(方案)1、保持良好的心态 2、正确认识自我 3、积极参加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
哈佛调查
3%:有自己清晰的长远目标 10%: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60%: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 27%:没有目标 25年后……
那3%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精英、领袖; 那10%是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事业有成; 那60%,成为社会大众群体,平凡地生活着; 那27%的人生活不如意,工作不稳定,抱怨社会不公平;
性格与生涯
• 1、性格影响学习活动 • 2、性格影响人际交往 • 3、性格影响未来职业选择
善用气质塑造性格!!
• 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带有积极情绪色 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人生的发动机(引 擎) • 兴趣发展三部曲 有趣: 乐趣: 志趣:
兴趣观
• 1具有高尚性 • 2广泛性 • 3中心性 • 4稳定性 兴趣与生涯 1、学习的发动机 2、职业选择源动力 3、人生幸福的源泉
镜子游戏p38
• 照镜子和同桌的我对照
如何培养积极的我
• 不给自己贴标签:笨、丑、无能 • 人生不同,尊重缺点说不定是别人眼中的 独特之处 • 人人都有不可知的问题和缺点,他们与你 一样面临困惑 • 积极处世,不以消极语言和想法评价别人
主题二独特的我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高考生对所选专业与学校的了解程度
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
新高考选课问题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 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 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 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 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 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志趣形成的必经之路
• 1、寻找兴趣 • 2、培养兴趣 • 3、理想支撑,毅力锤炼兴趣
找——养——炼
•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 意志力和韧性是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信 乐观 韧性应对生涯各种困难的灵丹妙药 其中韧性是意志力的核心内容
意志力是个人生涯的走向成功的保障
• 1、意志力能够成为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 • 2、增强克服困难,摆脱困境的能力 • 3、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和愉快的心情
知己 知彼
生 涯 探 索
目标
生 涯 抉 择
方法
生 涯 行 动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去向何方? 我如何到达?
第一节环境中的我
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路过贵地,去往西天拜佛求 经。 贫僧:身份(交代我是谁) 大唐:本源,我从哪里来 路过贵地:现在在干什么 西天:要到哪里去 现实目标:取得真经 理想目标:普度众生 行动:脚踏实地一步一艰辛。
• 说出你的能力
• 21世纪需要什么能力(p82七种人才)
• 加德纳教授的8个范畴的智能:言语、数学 逻辑、空间、身体动觉、音乐、人际、内 省、自然探索。 p87,认识你的智能(活动) 设计自己的多元智能扇形图
• 一、知识经济呼唤学会学习 • 1、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十传播方式革命性 变化 • 2、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 3、知识的结构呈综合化发展趋势 • 4、知识的创新竞争愈加激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