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五脏中称为“后天之本”的是哪一脏:A.肺B.心C.肾D. 肝E. 脾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火的“所不胜”之行为:A.木B.火C.金D.水E.土3、具有“灌心脉以行气血”作用的是A. 卫气B. 经气C. 元气D.营气E. 宗气4、“受纳、腐熟水谷”是哪一腑的功能:A. 膀胱B.胃C.胆D.小肠E. 大肠5、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脉经》E.《诸病源候论》6、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气是:A.肺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元气7、激发人体生长发育,津液的生成、输布有赖于气的()作用:A.推动B.温煦C.防御D.固摄E.气化8、在五体中主脉的脏是:A. 脾B. 肾C.肝D. 肺E.心9、五行中“火”的特性为:A. 炎上B.曲直C. 从革D.稼穑E. 润下10、肝的功能是:A.主神志B.主生长发育C.主运化D.主水液输布E.主疏泄11、肾在体合:A.骨B.肉C.皮D.脉E.筋12、具有善行数变特性的邪气是:A. 湿邪B.寒邪C.火邪D. 风邪E. 燥邪13、具有易伤阳气、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气是:A. 湿邪B.寒邪C.燥邪D. 风邪E.火邪14、具有传染性外感病因是:A.六淫B.饮食不节C.疫疠D. 七情E.劳逸1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行是:A. 火B.木C. 土D.水E. 金16、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A.《本草纲目》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和剂局方》17、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是:A.《本草纲目》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和剂局方》18、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的药是A.麻黄B.桂枝C.薄荷D.石膏E.知母19、属于发散风热药的是:A.麻黄B.桂枝C.薄荷D.石膏E.知母20、中药的四气是:A.气血阴阳B.酸苦甘辛C.寒热温凉D.升降沉浮E.有毒无毒21、中药处方中针对主病或主证的药物:A.君B.臣C.佐D.使E.淡22、中药配伍禁忌中“乌头”反:A.半夏B.大戟C.苦参D.芫花E.甘遂23、具有“实而不满”特点的是:A.肝B.脾C.膀胱D.心E.肺24、其华在唇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 肺,E. 肾25、主通降作用的腑是:A.大肠B.小肠C.膀胱D.胆E.胃26、主藏精,其华在发的脏是:A.肺B.脾C.肝D.肾E.心27、主疏泄,喜条达,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的脏腑是A. 心B.肝C.脾D.肺E.肾28、具有清热解毒,主要用于疮疡的药是:A.金银花B.桂枝C.独活D.苦杏仁E.熟地黄29、以下有补血作用的药是:A. 当归B.麻黄C.干姜D.黄连E.知母30、具有泻下热结作用的药:A. 黄连B.大黄C.黄柏D.麻黄E.黄芪二、多项选择1、根据五行归类,以下属“土”包括:A.肝B.思C.筋D.酸E.风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A.对立B.相生C.互根D.转化E.消长3、肝的生理功能包括:A.主运化B.主疏泄C.主生长D.主升清E.主藏血4、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主动B.炎上C.生风D.善行数变E.易致肿疡5、卫气其特点有:A.有防御作用B.由水谷精微化生 C.行呼吸D.温煦脏腑经络 E 灌心脉行气血6、六淫中暑邪的性质是:A.性升散B.伤津耗气C.多夹湿D.炎上E.主收引7、气和津液均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 津能阻气8、经络的生理功能为:A.沟通联络,B.运输气血,C.传导感应D.调节机能平衡,E.濡养脏腑9、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有:A.手阳经从胸走手B.手阴经从手走胸C.足阴经从腹走足D.足阳经从头走足E.足阴经从胸走手10、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主要有:A.正胜邪退B.邪胜正衰C.正虚邪恋D.邪去正虚E.阴阳亡失三、名词解释1、辨证论治:2、经络:3、证:4、中药:5、方剂:三、简述题1、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2、简述肺的功能:3、简述附子的功效和运用4、简述中药的配伍禁忌。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肝主()A. 血脉B. 皮毛C. 肌肉四肢D. 筋E. 骨2.血液正常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依赖于()A. 肝藏血B. 心主血C. 脾统血D. 肺主气E. 肾藏精3.内脏下垂属于下列何症?()A. 气滞B.血瘀C. 气陷D. 血虚E. 气逆4.“热者寒之”具体应用的治法是()A. 和法B.清法C. 温法D. 消法E. 汗法5. 便秘病人自购番泻叶泡水饮用通便,常咨询番泻叶的每次泡用量,应该是()A. 1.5-3gB.5-10gC. 15-20gD. 25-30gE. 50g6. 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煅后还具有()作用。
A. 除烦止渴B.滋阴润燥C. 收敛生肌D. 清肝明目E. 解毒消肿7. 具有较强的燥湿健脾的功效的药物是()。
A. 苍术B.藿香C. 佩兰D. 砂仁E. 厚朴8. 具有毒性的温里药是()。
A. 吴茱萸B. 肉桂C. 附子D. 干姜E. 丁香9. 病人出现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首选药物是()。
A. 郁金B. 红花C. 桃仁D. 牛膝E. 地榆10. 患者,女,56岁,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病证()。
A. 杏仁B. 川贝母C. 百部D. 桔梗E. 前胡11. 当归的功效应除外()。
A. 补血B. 活血C. 止痛D. 助阳E. 调经12. 患者每于早晨腹痛,大便稀溏,最适合的药物是()。
A. 党参B. 白术C. 补骨脂D. 益智仁E. 黄芪13.使君子的功效市()。
A. 行气利水B. 杀虫消积C. 清热解毒D. 燥湿杀虫E.凉血止血14. 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柔肝止痛的药物是()。
A. 白芍B. 白蒺藜C. 白僵蚕D. 白花蛇E. 白附子15. 延胡索的功效是()。
A. 疏肝理气止痛B. 温里散寒止痛C. 化血化瘀止痛D. 活血行气止痛E. 祛风通络止痛16. 下列哪项不是麻子仁丸的主治证()。
A.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B. 痔疮便秘C. 习惯性便秘D. 血虚便秘E. 老年便秘属于肠胃燥热者17. 炙甘草、枳实、柴胡和白芍组成,治疗手足不温,或身微热,胸胁胀闷,脘腹疼痛,或泄痢下重,脉弦的方剂是()。
A. 四逆汤B. 四逆散C. 当归四逆汤D. 逍遥散E. 柴胡疏肝散18. 下列方剂中不属于清热类方剂的是()。
A. 清营汤B. 普济消毒饮C. 防风通圣散D. 导赤散E. 龙胆泻肝丸19. 加味逍遥丸比逍遥丸多哪两味药()。
A. 柴胡、当归B.当归、白芍C. 白术、茯苓D. 甘草、牡丹皮E. 牡丹皮、栀子20. 一病人两目昏花,视物模糊,并且眼睛干涩应选用以下哪种方药()。
A. 七味都气丸B. 归芍地黄丸C. 杞菊地黄丸D. 麦味地黄丸E. 六味地黄丸21. 一病人自诉近日饮食不化,泄泻伴肠鸣,自觉胸脘痞闷、乏力,以下哪种适宜该病人()。
A. 当归养血丸B. 玉屏风口服液C. 参苓白术散D. 补中益气丸E. 归脾丸22. 若出现失眠多梦,惊悸怔仲,心烦神乱,舌红,脉细数,宜选用()。
A. 天王补心丹B. 朱砂安神丸C. 磁朱丸D. 酸枣仁汤E. 甘麦大枣汤23. 五苓散的功效是()。
A.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B. 利水渗湿、清热养阴C. 利水渗湿、通淋利浊D. 清热利湿、行气消肿E. 健脾利水、益气祛风24. 治疗上实下虚之咳喘,宜选用()。
A. 定喘汤B. 苏子降气汤C. 麻黄汤D. 小青龙汤E. 都气丸25. 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功用的方剂是()。
A. 九味羌活汤B. 大秦艽汤C. 独活寄生汤D. 羌活胜湿汤E. 川芎茶调散26. 病人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倦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治宜首选()。
A. 藿香正气散B. 保和丸C. 枳实导滞丸D. 健脾丸E. 平胃散27. 川芎茶调散主治()。
A. 外感风邪头痛B. 肝阳上亢头痛C. 气虚不升头痛D. 血虚不荣头痛E. 瘀血阻络头痛28. 地黄饮子主治证是()。
A. 须发早白B.暗痱C. 脱发D. 遗精E. 命门火衰29. 病人猝然血崩,色淡质稀,头晕肢冷,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脉微细。
治用()。
A. 归脾汤B. 固冲汤C. 温经汤D.固经丸E. 四物汤30. 流行性腮腺炎首宜选用()。
A. 白虎汤B. 黄连解毒汤C. 普济消毒饮D.清热地黄汤E. 清营汤(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 肝胆并常出现()。
A. 眼花B.黄疸C. 口苦D. 烦躁易怒E. 胁痛2. 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A. 未病先防B.治标治本C. 既病防变D. 正治反治E. 调整阴阳3. 麝香的功效是()。
A. 开窍醒神B. 活血散结C. 止痛D. 催产E. 和气养胃4. 三七的主要治疗有()。
A. 体内外出血B. 跌打损伤C. 瘀滞肿痛D. 胸腹刺痛E. 经闭5. 杜仲的主治是()。
A. 腰膝酸软B. 滑胎C. 阴虚咳嗽D. 头晕目眩E. 骨折肿痛6. 半夏药性温燥,临床使用时不宜用于()。
A. 痰湿咳嗽B. 寒痰咳嗽C. 阴虚燥咳D. 出血症E. 热痰7. 茵陈蒿汤的证治要点是()。
A. 午后身热B.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C. 舌苔黄腻D. 胸闷不饥E. 脉沉数8. 理气剂中用药多为芳香辛燥之品,易伤津耗气,须慎用者包括()。
A.孕妇B. 产妇C.阴虚火旺者D. 阳虚畏寒者E. 年老体弱者9. 下列哪些属于健脾丸的主治症状()。
A. 脉虚弱B.倦态无力C. 大便不通D. 大便泄泻E. 苔腻微黄10. 一病人平素食少,乏力,时常腹胀,泄泻,可选用以下哪种药物治疗()。
A. 肾气丸B. 玉屏风口服液C. 启脾丸D. 八珍丸E. 人参健脾丸11. 独活寄生汤的功用()。
A. 祛风湿B. 止痹痛C. 益肝肾D. 清湿热E. 补气血12. 鸡内金的主治证有()。
A. 食积不化B.小儿疳积C. 肝胆结石D. 遗尿遗精E. 咳嗽气喘13. 白芍适用于()。
A. 肝气不和,胸胁作痛B. 肝脾不和,脘腹挛痛C. 血虚,四肢拘挛作痛D. 肝阳上亢,眩晕头痛E. 行经腹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D2.C3.C4.B5.A6.C7.A8.C9.A 10.A11.D 12.C 13.B 14.A 15.D 16.D 17.D 18.D 19.E 20.C 21.C 22.B 23.A 24.B 25.C 26.E 27.A 28.B 29.B 30.C(二)多选题1. ABCDE2. AC3. ABCD4. ABCD5. ABE6. ABE7. BCE8. ABCE9. ABD 10. CE11. ABCE 12. ABCD 13. ABCDE 14. CDE 15. AB二、填空题1.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2.包煎、后下、先煎3.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4. 吸收快、奏效速、随症加减5. 扶助正气,增强体质,6. 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7. 纲领,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