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10)——华东篇(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作者:牛汝辰(1)上海上海市、县(Shanghai Shi、Xian)位于东经121.4°,北纬31.2°,在长江口,简称沪。

北宋年间,因上海最初兴起于上海浦岸上,而聚落形成后即用浦名,称这个是的市集为上海,以其“地居海之上洋”故名。

沪,得名于海滨的捕鱼工具,即“扈” (即今天的鱼簖)。

后来“扈”演变为“滬”,后简化为沪。

一说因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简称“沪”。

又误传战国时春申君疏凿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别称“申”。

1928年设特别市。

1949年改为中央直辖市。

甫汇县(Nanhui Xian)位于东经121.7°,北纬31.0°,在上海市东南部。

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南汇县。

县东邻东海,向海伸出南汇咀,海水至此作一曲折,潮汐南北分,南派入钱塘江,北派入长江,故名南汇。

青浦县(Qingpu Xian)位于东经121.1°,北纬31.1°,在上海市西端。

清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置青浦县。

因北濒松江,又称青龙江而得名。

据《青浦县志》:“孙权造青龙战舰于此,故名。

”奉贤县(Fengxian Xian)位于东经121.4°,北纬30.9°,在上海市南。

1726年置县。

原奉城镇城皇庙旁建有一祠,相传为孔子学生子游曾到此,后人为他建祠,当时乃是“祟奉贤人”之意。

祠前原有一条街叫奉贤街。

崇明县(Chongming Xian)位于东经121.3°,北纬31.6°,在上海市北端。

唐置祟明镇,元置崇明州,1369年因置崇明县。

松江县(Songjiang Xian)位于东经121.2°,北纬31.0°,在上海市西南。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松江府,以北境吴淞江,古名松江而得名。

1912年置松江县。

金山县(Jinshan Xian)位于东经121.1°,北纬30.9°,在上海市西南端。

1726年置金山县,相传因东南海上有大、小金山而得名。

(2)江苏省江苏省(Jiangsu Sheng)简称苏。

在我国东部沿海,长江下游。

汉属徐、扬二州,唐属淮南、江南等道,元属河南及江浙行中书省,明直隶南京。

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有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今南京)和巡抚驻所苏州府(今苏州)的首字为名。

南京市(Nanjing Shi)位于东经118.7°,北纬32.0°,在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上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曰南京。

1912年称南京府,1927年置南京特别市。

1930年改称南京市。

取南部京城之意。

江宁县(Jiangning Xian)位于东经118.8°,北纬31.9°,在江苏省西南部。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建业置临江县,二年更名江宁县,寓“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之意。

溧水县(Lishui Xian)位于东经119.0°,北纬31.6°,在江苏省西南部,秦淮河上游。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溧阳县西境及丹阳故地东境置溧水县,因溧水得名。

一说县名源于漂山,又名粟山,以其形如粟,故名。

高淳县(Gaochun Xian)位于东经118.8°,北纬31.3°,在江苏省西南隅。

明弘治四年(1491年)析溧水县西南部置高淳县,县治设在高淳镇,因以得名。

六合县(Liuhe Xian)位于东经118.8°,北纬32.3°,在江苏省南京市北。

隋开皇四年(584年)改尉氏县为六合县,以境内有六合山而得名。

江浦县(Jiangpu Xian)位于东经118.6°,北纬32.0°,在江苏省西端,东临长江。

明洪武九年置江浦县,以古六合县宣化镇(即今浦口镇)旧称而名江浦县。

徐州市(Xuzhou Shi)位于东经117.1°,北纬34.2°,在江苏省西北部,微山湖南岸。

秦称彭城县。

为古九州之一。

据《晋书?地理志》:“盖取舒缓之义,或云因徐丘以立名”。

一说徐州因徐戎或徐方而得名。

1945年设市。

铜山县(Tongshan Xian)位于东经117.1°,北纬34.2°,在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微山湖。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铜山县,以县东北境有铜山(今已沦入湖中),故名。

睢宁县(Suining Xian)位于东经117.9°,北纬33.9°,在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东南。

汉置睢陵县。

金兴定二年(1218年)以宿迁县古城置睢宁县,取“睢水安宁”之意。

邳州市(Pizhou Shi)位于东经117.9°,北纬34.3°,在江苏省北部,邻接山东省。

秦置下邳县。

元改邳州。

1912年改为邳县。

1992年改为市。

沛县(Pei Xian)位于东经116.9°,北纬34.7°,在江苏省北端,邻接安徽、山东两省。

秦置沛县,因沛泽得名。

新沂市(Xinyi Shi)位于东经118.3°,北纬34.3°,在江苏省北缘,邻接山东省。

1949年置新安县。

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1958年以县境新沂河改今名。

1990年改市。

连云港市(Lianyun'gang shi)位于东经119.1°,北纬34.6°,在江苏省东北端,东邻黄海。

1912年设东海县。

1938年在灌云县老窑筑港,取连岛、云台山首字命名连云港,1936年于港置连云市。

1961年改为今名。

东海县(Donghai Xian)位于东经118.7°,北纬34.5°,在江苏省北部,邻接山东省。

唐置东海县,以其东邻黄海而得名。

灌云县(Guanyun Xian)位于东经119.2°,北纬34.3°,在江苏省北部,东邻黄海。

1913年析东梅县东置灌云县,因南邻灌河,北依云台山,取二地名首字命名。

赣榆县(Ganyu Xian)位于东经119.1°,北纬34.8°,在江苏省东北部,东邻黄海。

汉置赣榆县。

据《赣榆县志》:“其得名赣榆也,以山。

”灌南县(Guannan Xian)位于东经119.3°,北纬34.1°,在江苏省北部,灌河下游。

1958年置灌南县。

因地处灌河流域,又在灌云县南(一说在灌河之南),故名。

淮阴市、县(Huaiyin Shi、Xian)位于东经119.0°,北纬33.5°,在江苏省北部,西南邻洪泽湖。

秦置淮阴县。

因在淮河之南故名。

1958年设淮阴市,后撤销,1987年复市。

淮安市(Huai'an Shi)位于东经119.1°北纬33.5°,在江苏省中部。

汉置谢阳县。

南宋初,金兵南侵,韩世忠屯兵八万于山阳县,如老熊当道,而淮东得以安寝,遂改山阳县为淮安县。

1987年县改市。

泗阳县(Siyang Xian)位于东经118.6°,北纬33.7°,在江苏省北部,南临洪泽湖。

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置泗阳县,在古泗水北岸,故名。

涟水县(Lianshui Xian)位于东经119.2°,北纬33.7°,在江苏省北部,汉置淮浦县。

隋开皇三年废海安郡,五年(585年)设涟水县。

以县境涟水命名。

洪泽县(Hongze Xian)位于东经118.8°,北纬33. 2°,在江苏省西部,洪泽湖东岸。

1956年置洪泽县,县因洪泽湖得名。

盱眙县(Xuyi Xian)位于东经118.5°,北纬33.0°,在江苏省西部,洪泽湖南岸。

秦置县。

许慎《说文》曰:张目为盱,举目为眙,城居山上,可以瞻远,故名。

金湖县(Jinhu Xian)位于东经119.0°,北纬33.0°,在江苏省中部,高邮湖西岸。

1960年置金湖县。

因境内湖面宽广,水产丰富,好似取之不尽的金银之湖,故名。

宿迁市(Suqian Shi)位于东经118.3°,北纬33.9°,在江苏省北部,北邻骆马湖。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置宿预县。

唐宝应元年(762年)避代宗讳改今名。

以春秋时宿国人迁此,故名。

1987年县改市。

宿豫县(Suyu Xian)位于东经118.8°,北纬33.3°,在江苏省北部。

1996年设县。

因从原宿迁市析置,故名。

泗洪县(Sihong Xian)位于东经118.2°,北纬33.4°,在江苏省西部,洪泽湖西岸。

1949年置泗洪县,取泗水和洪泽湖首字命名。

沭阳县(Shuyang Xian)位于东经118.7°,北纬34. 1°,在江苏省北部,沭河南岸。

北周建德七年(578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以县治在沭水之阳,故名。

盐城市(Yancheng Shi)位于东经120.1°,北纬33.3°,在江苏省东北部。

汉置盐渎县。

东晋改盐城县。

因境内产盐,故名。

1945年置盐城市。

1983年设市。

东台市(Dongtai Shi)位于东经120.3°,北纬32.8°,在江苏省东部,东濒黄海。

清析泰州东北境置东台县。

以该县地势较泰州高,又处于泰州之东,故名。

一说以东台场为名。

1987年县改市。

盐都县(Yandu Xian)位于东经120.2°,北纬33. 0°,在江苏省中东部。

1996年从盐城市析置盐都县,故名。

建湖县(Jianhu Xian)位于东经119.8°,北纬33.4°,在江苏省东部,北邻苏北灌溉总渠。

1941年置建阳县,后因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1951年取建阳镇、湖垛镇首字改今名。

响水县(Xiangshui Xian)位于东经119.5°,北纬34.2°,在江苏省北部,东北邻黄海。

1966年设响水县,以县治在响水口,因村傍灌河,河床陡深,潮汐差大,每逢潮起潮落,村境支流,跌水轰鸣,数里皆闻水响,遂名响水口。

一说因境内唐响河而得名。

阜宁县(Funing Xian)位于东经119.8°,北纬33.7°,在江苏省北部,居射阳河北岸。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置阜宁县,以驻海边土埠,安宁无患,名埠宁县。

1911年雅化为阜宁县。

射阳县(Sheyang Xian)位于东经120.2°,北纬33.7°,在江苏省东部,东临黄海。

1942年设射阳县,以县境射阳河而得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