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血病与砒霜治疗

白血病与砒霜治疗


Forward
Scatter) 入射激光的同向散射光信号:细胞相对 大小及其表面积。 •侧向角散射(SSC, Side Scatter) 入射激光90角的散射光信号细胞颗粒 度及细胞内相对复杂性。
前向角散射光 ——FSC
►Forward
Angle Light Scatter
Laser
FALS Sensor
抗血管新生治疗
►近来研究发现,恶性血液淋巴肿瘤与
实体瘤一样,具有血管增生现象,推 测肿瘤的发生与血管新生相关,甚至 呈血管增生依赖性。
Optical Filters
Longpass
460 500 540 460
Shortpass
500 540
460
Bandpass
500 540
LP 500
SP 500
BP500/50
FACSCalibur光路图
分子生物学方法之荧光原位杂交
Molecular Methods the Ph Chromosome
白血病
概述
►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
恶性克隆性疾病。 ► 发生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细胞: 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 的不同阶段, ► 积聚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并浸润其 他组织器官 ► 正常造血受抑制 ► 感染、贫血、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
分类
► 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 ► 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
► 诱导缓解 →
化疗治疗
►缓解后治疗→目的是消灭微小残留白
血病细胞,防止复发。 采用与诱导缓解方案无交叉耐药 的新方案,连同原方案进行交替序贯 治疗;通常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2 月1次,第3年每3月1次。
诱导分化与促凋亡
►诱导分化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ML-M3,APL)的特效性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凡导致染色体
异常、癌基因突变、活化和抑癌基因 失活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发 生。 ►多认为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 相关,尤其病毒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已证实鸡、小鼠、
猫、牛和长臂猿等动物的自发性白血 病组织中分离出白血病病毒。从人类 T 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分离出一种逆转 录病毒,称HTLV。 ►(二)电离辐射:已证实电离辐射可 引起白血病,与放射剂量及放射部位 相关。
C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luster designation
免疫分型 Immunophenotyping
CD4
CD # = cluster designation number
CD2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简称 FCM)是一种可以快速、准确、客观, 并且同时检测单个微粒(通常是细胞)的 多项特性的技术,同时可以对特定群体加 以分选 研究对象为生物颗粒,如各种细胞、染色 体、微生物、及人工合成微球等 研究的微粒特性包括多种物理及生物学特 征,并加以定量
其中: FSC:反映细胞的大小 SSC:反映细胞内颗粒性 ► FSC/SSC:不能将淋巴、单核及幼稚细胞区 分开 ► CD45/SSC:CD45是WBC抗原,RBC.PLT为 阴性。CD45在成熟细胞表达强,幼稚细胞表 达弱。在淋巴,单核及粒细胞表达强度不同。 优点:能将淋巴单核及幼稚细胞区分开,特 异分析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
►出血:与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如DIC)
相关。 ►贫血:与骨髓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使正 常造血受到抑制相关。 ►组织器官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 疼痛、齿龈增生、皮疹及皮下结节等;急 淋常累及神经系统及睾丸等。
实验室检查
►血象:WBC正常、增多或减少,但DC
常可见原始+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 可伴贫血和/或BPC减少。 ►骨髓象:多数增生活跃及以上,分 类中以原始细胞+幼稚细胞≥30% (FAB,髓系ANC),(2000年WHO标 准:AML≥20%ANC)正常造血受到抑 制。
分类
按细胞分化程度与病程缓急分类
发病 自然病 程 急性白血 较急 一般仅 病(AL) 几个月 慢性白血 缓慢 一般为 病(CL) 数年 分类 血及骨髓细胞形 态 异常原始及早期 幼稚细胞为主 异常成熟细胞与 晚期幼稚细胞为 主
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征分类
A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L2、 L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0、M1、M2、 M3、M4、M5、M6、M7。 C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单核细 胞白血病(CMO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CL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CMML) 特殊 浆细胞白血病(PCL)、多毛细胞白血病 (HC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EL、BL
疫苗治疗
►疫苗策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细胞因子
GM-CSF、IL-2、IL-12及(或)共刺激 分子b7-1、b7-12基因转导入肿瘤(白 血病)细胞,增强免疫原性,提高宿主 识别能力,又可引起有效的体液免疫。
基因治疗
► 白血病系一类具有遗传学异常的疾病,理
论上基因治疗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手段。 ►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免疫调节基因导入 小部分白血病细胞内,从而激发体内其他 部位众多表达相同白血病特异相关抗原的 未经基因转染的白血病细胞,产生抗白血 病效应。
分类
►由于细胞形态学对细胞之识别能力有
限,采取以下分型方法。 ►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免 疫学(immunology,I)、细胞遗传 学(cytogenetics,C)、分子生物 学(molecularbiology,M)。
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白细胞(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 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 中在这些不同谱系(lineage)细胞胞浆或 细胞膜表面出现或消失的标记,参与机体 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八十年代在WHO和 国际免疫学联合会(IUIS)组织下,将识别 同一分化抗原的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 抗体归为一个分化群
► 基因治疗
► 抗血管新生 ►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般治疗
►防治感染:预防、抗炎(广谱、杀
菌、联合、早期、足量)、支持等; ►防治出血:止血、输注血小板等; ►纠正贫血:输注红细胞; ►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水化碱化、别 嘌呤醇等。
化疗治疗
系迅速杀灭尽量多的白血病 细胞,使造血功能恢复,达到完全缓解标 准(症状、体征消失,血象与骨髓象基本 恢复正常,原始+幼稚细胞<5%)。 ► 依据AL类型,确定化疗方案: AML(非M3):DA、MA、HA等 ALL:VP、VDLP、HD-MTX/AC等
WHO分型
Ⅱ. AML伴有多系增生异常 继发于MDS或MDS/MPD 先天期MDS或MDS/MPD Ⅲ. AML和MDS,治疗相关性 烷化剂相关性 表鬼臼脂素相关性(有些可能是淋巴细胞 性) 其他 Ⅳ. AML不另做分类(沿用FAB标准)
病 例
► 某女,58岁,因糖尿病入院。 ► 临床除下肢散在少许紫癜外,余无特殊
流式细胞仪系统
简介 ►通过流式细胞仪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相对细胞大小 - 相对细胞颗粒密度和内部复杂度 - 染色过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
Injector Tip
Sheath fluid
Fluorescence signals Focused laser beam
1. 散射光信号
•前向角散射光(FSC,
侧向角散射光——SSC
Laser
FALS Sensor
90LS Sensor
散射光
►散射光能被用来区分不同细胞群体
的基本形态上的差异 - 通常使用“散点图”来看散射光 信号 - 散点图上的一个点就代表一个细 胞颗粒的数据
散点图——Dot Plot
lysed whole blood
FCM设门法
►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sation (FISH)
Metaphase
Interphase
Courtesy of Charles Sawyers, UCLA.
细胞遗传学
Cytogenetic Abnormality of CML: The Ph Chromosom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x
Y
急性白血病
►我国白血病年发病率为 2.76/10 万,急
性 > 慢 性 ( 约 5.5:1 ) , 男 性 > 女 性 (1.81:1),儿童中以ALL较多见,成年 人以AML为多见。
临床表现
►发热:与白血病本身和感染相关。
全反式维甲酸 30-60mg/d×45
天。
诱导分化与促凋亡
►促细胞凋亡
针对APL的具有中医特色特殊 治疗方法:砷制剂(砒霜、雄黄)。
亚砷酸(AS2O3)注射液、白 血康(含雄黄等)等通过促进细
胞凋亡达到治疗目的。
生物学治疗
►细胞因子治疗:干扰素(IFN)、白介
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 等。 ►单克隆抗体治疗:CD20(美罗华)治疗 淋巴瘤等。
2. 荧光信号
荧光素吸收激光能量
荧光素将吸收能量释放,转换为
振动能和热能 释放较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光量子 荧光素与特异抗体结合 荧光抗体与细胞抗原结合越多,产生的荧光信 号越强
荧光检测器
FALS Sensor
Freq
Fluorescence
Fluorescence detector (PMT3, PMT4 et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