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试题
1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
2鲁迅1925年翻译出版《苦闷的象征》前后,将此作为讲义,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开课,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最早在高等学校开设的文艺心理学课程。
3在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中,审美体验是一个核心的命题。
4社会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等心理学分支用于是文艺心理学。
5贝里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唤醒理论。
6华兹华斯说“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7王国维作为现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拓荒者,他的《〈红楼梦〉评论》运用叔本华的观点来阐明《红楼梦》的悲剧。
8郭沫若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来解释《西厢记》的创作动机和自己的小说《残春》主人公梦的起因和变态。
9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正出现一种走向综合的趋势。
10 文艺欣赏的心理特性主要有心理实验的性质、自我发现的性质、心理交流的性质、心理愉悦的性质和人生体验的性质。
11唤醒理论分为“渐进性”的唤醒和“亢奋性”唤醒
12明代李贽提出了“童心说”。
13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了出前意识和意识的表层再现出来。
然而,意识的抵制作用强迫它们留在潜意识深处。
因此,潜意识是人的内心生活的能量的蓄积库,是一种被压抑的东西。
14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概念,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15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
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所掌握,它包含了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积淀的经验及其影响。
16高原体验:指的是对于感受的敬畏与神奇做出的平静的、稳重的积极反应,是一种平和而又持续的欢乐心境。
17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A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这即是他的精神结构说和心理结构说。
B意识:处于表层,是人能把握的心理状态。
C前意识: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不属于意识,但还是有可能返回到意识领域中去。
D潜意识:处于人类精神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意识和意识的表层再现出来,然而,意识的抵制作用强迫它们留在潜意识深处,因此,潜意识是被压抑的东西。
18举例说明,什么是艺术家(作家)的缺失性体验?
A缺失性体验的内涵: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的体验。
需要的未满足,都是个体的缺失,都可能使个体产生缺失性体验。
B举文学或艺术的实例说明缺失性体验对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19举例说明简述童年经验与艺术家的体验生成?
A童年经验的内涵。
B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和意义。
C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0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结构理论?
A弗洛伊德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阐述了精神结构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
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B本我是原始的、生来就有的潜意识部分,它遵循快乐原则。
C自我是协调于现实,代表着理智,遵循现实原则。
D超我是伦理化的自然,带有理想的特征。
21举例说明,什么是艺术家(作家)的丰富性体验?
A丰富性体验的内涵:指的是艺术家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时的内心感受。
丰富性体验是一种欢悦、幸福的体验,它使艺术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的心灵的美好。
这种经验成为他们心灵的宝贵财富。
艺术家的丰富性体验,尤其是童年时期对爱的温暖的体验,是他们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B举文学或艺术的实例说明丰富性体验对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22简述归依体验有哪三种类型,并列举事例?
A向宗教的归依并举例。
B向自然的归依并举例。
C向童年的归依并举例。
23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如何培养欣赏能力?
A多欣赏最好的作品;B博览;C比较;D读点好的评论;E多读书多穷理。
F阅读体验深刻到位。
24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有哪些?
A政治、思想偏见;B心理定势;C势利之心;D从众心理;E逆反心理;F约拿情结;G “不懂”崇拜。
24运用孤独体验的理论,细读李白诗歌《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云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赏析文,题目自拟.
25运用孤独体验的理论,细读杜甫诗歌《十五夜对月》:秋月仍满夜,江村独老身。
卷廉还照客,倚仗更随人。
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赏析文,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