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龙吟,摸鱼儿——辛弃疾

水龙吟,摸鱼儿——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 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 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作家作品知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是 豪放词派的代表。其词意境深远,善于用典。有词集《稼 轩长短句》。 二、中心 本词借登临观览,抒发了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郁愤 之情。 三、写作特色 本词上片写景,抒发飘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 之地的幽愤。下片述怀写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丰富的 情感:思乡之情,不谋私利,功业无成等,体现了辛词擅 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点。 本词写景,既有比喻,又有拟人和“落日、断鸿”等 使人易生国势衰颓、身世孤危的象征性联想,表现手段多 样,主观色彩浓厚,而统一于沉郁悲凉的情调之中。
(7).谁用“千金”买了“相如赋”?“佳期又误”的寓 意是什么? (8).“闲愁最苦”的情感内涵是什么? (9).“斜阳”、“烟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1)象征着词人和其他抗金志士的爱国正义行为遭到了 投降派的排挤打击(2)象征着词人和其他抗金志士都曾 有许多好的抗金收复失地的献策,但却都因投降派当道而 无处诉说。(3)象征着主张投降的奸臣终究不会有好下 场。(4)象征着黯淡无望的国家形势。(5)下片主要抒 发词人对排斥打击抗战派的投降派的憎恨和自已长期被投 闲置散的痛苦。(6)典故:陈皇后长门事、赵飞燕自杀 事、杨玉环赐死事 (7)汉武帝时陈皇后因失宠用千金请 司马相如作赋。“又误佳期”的寓意是忠良之士被重用的 机会又失去了(8)“闲愁最苦”指被闲置,报国无门的 悲愤。(9)“斜阳”指夕阳西下,“烟柳”指暮春景象, 两者的象征意义都是指国势衰危。
一、单项选择题 1.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的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是 ( ) A.苏轼 B.陆游C.陈同甫 D.辛弃疾 2.继承、发展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的是 ( ) A.陈同甫B.刘克庄 C.陆放翁 D.辛弃疾 3.辛弃疾的《摸鱼儿》是一首 ( ) A.宫闱词 B.咏史词C.抒情词 D.豪放词 4.以比兴手法通贯全篇的词作是 ( ) A.辛弃疾《摸鱼儿》 B.苏轼《江城子》 C.李清照《声声慢》 D.李煜《虞美人》 5.《摸鱼儿》的抒情主旨是 ( ) A.伤春,惜春 B.叹息美人遭受冷落 C.抒写思古幽绪 D.担忧国事,感慨身世 6.《摸鱼儿》上片的比兴方法是 ( ) A.借景物比兴B.借事件比兴 C.借人物比兴 D.借典故比兴 7.《摸鱼儿》上片借以抒情的中心意象是 A.落红 B.残春C.芳草 D.飞絮 8.“春归去”的比兴意义是 ( ) A.良辰美景逝去B.收复时机丧失 C.国土片片沦丧D.国势日趋衰微 9.《摸鱼儿》下片采用的抒情方法是 ( ) A.直接抒情B.借景抒情 C.借典故抒情D.借叙事抒情 10.《摸鱼儿》中“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比兴象征意义是( ) A.美人迟暮B.作者本人壮志未酬 C.南宋国运衰微D.朝廷上小人当道 11.辛弃疾《摸鱼儿》的风格特点是 ( ) A.自然朴素 B.沉郁顿挫 C.苍凉悲壮D.寓刚于柔
一、中心 本词借伤春、闺怨的传统题材作词,注入现实政治和人 生 遭际的内涵,抒发了对国势衰颓的担忧,以及报国无 门的怨愤。 二、写作特色 上片借物起兴,以伤春、惜春、留春、怨春,来象征 当时抗金形势的潮起潮落,表达作者对时局的沉重忧虑。 下片托古喻今,以美人的失宠、见妒、闲愁、苦思,比况 自己的遭遇、抗金人士的现实处境。结尾三句,以残春景 象照应开篇,合伤春与闺怨于一处,富含象征意味,全篇 层层勾连、层层折转,读来沉郁顿挫,回肠荡气。 作者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而且比兴的运用融 贯全篇,构成了整体性的象征意蕴。词的外在形象与深层 寓意,若即若离,含蕴深永,耐人寻味,是辛弃疾婉约词 的代表作。
三、词语解释题 1.更能消几番风雨。 2.惜春长怕花开早。 3.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4.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5 5.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6.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7.休去椅危栏。
四、简答题 1.作者借伤春、闺怨的传统题材,表达了怎样的现 实感慨? 2.结合上片借物起兴、下片托苦喻今的内容,分析 这首词融贯全篇的比兴手法。 3.后人为何将苏拭、辛弃疾并称“苏辛”? 4.本词的主旨。 5.词中的“闲愁”实际意蕴是什么? 6.这首词的风格有何特点? 7.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
五、简析题 1.阅读,回答问题: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1)此词上片可以划分几个层次? (2)各个层次的中心语是什么? (3)词中所写的“春”有何象征意义? (4)“匆匆春又归去”的比兴意义是什么? (5)“落红无数”有何象征意义? (6)“蛛网”喻指哪种人? (7)词的上片主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阅读,回答问题: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 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蛾眉曾有人妒”有何象征意义? (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有何象征意义? (3)“玉环、飞燕皆尘上”有何象征意义? (4)“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象征什么? (5)词的下片主要抒发词人怎样的感情? (6)这里运用了哪几个典故?
一、选择题 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所表述的思想情怀是( ) A.山河破碎,有家难归 B.时光易逝,年华虚度 C.不谋私利,国事为重 D.知音难觅,孤独寂寞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紧接“楚天千里 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词句是 ( ) 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二、简答题 1.前人说这首词有“潜气内转”的特点,请据此分 析词中复杂的情感内容。 2.分别说明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体会稼轩词“以 文为词”的艺术特色。 3.词中描写自然景物,是怎样呈现浓厚的主观色彩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 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 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 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 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 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 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 在,烟柳断肠处。
二、多项选择题 1.本词“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一节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喻 B.比拟C.对偶 D.用典E.夸张 2.宋代词坛上,豪放派词作家有 ( ) A.柳永B.苏轼C.辛弃疾 D.李清照 E.李煜 3.辛弃疾《摸鱼儿》中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 ) A .对国势殆危的忧虑 B.对妥协政策的怨剌 C,对权奸当道 的怒斥 D.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E.对收复失地的信心 4.《摸鱼儿》上片描绘的暮春景象有 ( ) A.风雨交加B.落红无数C.芳草拦路 D.飞絮满天E.画檐蛛网 5.《摸鱼儿》下片所借用的典故有 ( ) A.陈皇后长门事B.周公一饭三吐哺事 C.吕尚垂钓事D.赵飞 燕自杀事 E.杨玉环赐死事 6.《摸鱼儿》中作者用以自喻的事物有 ( ) A.蛛网B.飞絮C.蛾眉 E.尘土 D.画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