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陕南大规模移民搬迁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_冯明放
陕南大规模移民搬迁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_冯明放
岩等岩性松散的岩石为主,再加上此处地质构造作用比较强 烈,地形陡峻、相 对 高 差 比 较 大,具 备 了 地 质 灾 害 形 成 的 岩 性、结构和势能条件,因此在诱发因子( 强降雨) 的作用下,很 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以往,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减灾防 灾上,每年政府都要为此拨出专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2008 年汶川地震之后,导致山体松动、岩石破碎,发生地 质灾害的频次明显增加,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地 质灾害频发导致一般年份平均死亡人数在 30 人左右。2010 年,陕南地区遭遇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安康市汉滨区 大竹园镇七堰村 12 人死亡、17 人失踪。2011 年 7 月 5 日,陕 西略阳县暴雨造成滑坡,5 000 方左右的滑塌体瞬时倾下,造 成 18 人死亡[3]。可见,陕南移民搬迁是人们对自然规律认 识和利用的一次飞跃,是一项治本之策。 1. 2 移民搬迁是陕南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 由 于陕南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这里的贫困人口比例一 直较高,目前贫困面仍然较大,某些地方贫困程度仍然很深。 资料显示,陕南 3 市涉及搬迁的 28 个县( 区) 中,有 21 个属 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移民涉及的贫困人口 116. 6 万,约占 240 万移民总数的一半[4]。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陕南地区的贫 困问题? 事实证明,单纯的扶贫工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更 多的扶贫投入也难以实现稳定的脱贫。采用移民搬迁的形 式,就是把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适宜人类居住的 地区,通过对迁入地环境改造、发展产业,逐步使搬迁移民脱 贫致富。要使山区群众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 高幸福指数,现实的选择就是实施大规模、整建制的移民搬 迁,只有走出大山,才能结束多年形成的恶性循环,才能彻底 告别贫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3 移民搬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历史经验和 现实选择看,移民是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最紧迫、最 有效的措施。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山势陡峭,平川很少,自然 条件较差,本来很多地方就不适宜于人类居住,人口的承载 量也十分有限。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人口迅猛发展,使得人 口远远超过了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们 为了生存,不得不违背自然规律,毁林开荒,滥砍滥伐,对自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2,40(31) :15482 - 15484
责任编辑 胡剑胜 责任校对 卢瑶
陕南大规模移民搬迁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冯明放,彭 洁 (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汉中 72规模宏大、移民类型多样、搬迁周期长和所需投资大等特点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对陕南移民 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解决的思路,即提供搬迁资金援助、完善搬迁用地供求、多种模式的就业带动等。 关键词 移民搬迁; 问题; 经济学分析; 陕南 中图分类号 S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2) 31 - 15482 - 03
2010 年底,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陕西移民搬迁的重 大决策,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陕西省政府通过了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 2011 - 2020 年) 》、《白于 山区移民搬迁规划( 2011 - 2015 年) 》,正式启动陕南地区移 民搬迁安置和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分别涉及搬 迁居民 240 万人和 39. 2 万人,共计 280 万[1]。目前,陕南移 民搬迁已经进入实施阶段,2011 年 24 万人的移民搬迁任务 正在抓紧落实。 1 陕南移民搬迁的意义
2012 年,陕南汉中、安康、商洛 3 市计划搬迁人数分别 为: 10. 3 万、11. 4 万、7. 8 万,共 29. 5 万人,涉及户数约 7. 5 万 户。各 市 县 普 遍 反 映,陕 南 3 市 财 政 收 入 仅 占 全 省 的 2. 38% ,财政资金供给能力非常有限,主要依靠省级财政的 直接投入和转移支付。这样,将面临难以继续落实配套资金 的窘境,后续资金紧张将会影响到移民搬迁的进度。据民建 陕西省委员会的调研报告,陕南移民搬迁规划中测算的1 100 亿元的资金需求总量主要集中在移民建房资金上,其他如基 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因为规划弹性相对较大,估算投资 有缺口。同时,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按年均 5% 的通胀率 测算,10 年所需的动态投资接近 2 000 亿元。
正因为陕南移民搬迁前所未有,所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也比较多,就当前来看,突出的问题,主要是资金问题、选址 问题和后续产业发展与就业问题。 3 陕南移民搬迁的主要问题分析 3. 1 陕南移民搬迁资金供求分析 按照陕南移民搬迁的 要求,未来 10 年,陕南汉中、安康、商洛 3 市的 28 个县( 区) 将搬迁 60 万户、240 万人,超过 3 个市总人口的 25% ,总投资 1 100 亿元。陕南移民搬迁年度规划中,2011 年度,汉中、安 康、商洛 3 市计划搬迁人数分别为: 8. 8 万、8. 8 万、6. 4 万,共 24 万人,涉及 6 万户。陕南移民搬迁指挥部最新统计数字表 明: 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陕南集中安置点开工建设 742 个, 开工率 100% ; 启动安置户数 61 170 户,占总户数的 102% 。 完成年度任务“双过百”。同时,已竣工 12 234 户,占 20% ; 达到入住条件 9175 户,占 15% ; 主体建成 39 638 户,占 65% , 在建设户数 9 298 户,占 15% 。2011 年,全省移民搬迁共筹 集资金 27. 55 亿元,市、县完成配套资金 9 亿元,搬迁农户自 筹资金 24 亿元。此外,基础设施配套资金 12 亿元,搬迁公 司筹集资金 53 亿元,其中搬迁公司支付周转资金 14. 47 亿 元。取得上述成绩,对资金紧缺的陕南贫困地区来讲,实属 不易。
陕西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搬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为彻 底改善山地危居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人口布局调整的重 大决策; 是应对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科学抉择; 同 时也是改善民生和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实 施移民搬迁不仅是一项避灾安居工程、扶贫治本工程、生态 建设工程,也 是 推 动 统 筹 城 乡 发 展,促 进 新 型 工 业 化、城 镇 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重要抓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重要载体。 1. 1 移民搬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陕西属自然 灾害多发区,地质灾难易发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 49% ,有 23 个地质灾难易发区,9 300 多个地质灾难易发点,其中包括 55 个威胁到 1 000 人以上的地质灾难点,陕南地区尤为严重,安 康市的地质灾难易发区占到该市面积的 60% 以上。赵法 锁[2]认为,从根本来讲,陕南频发地质灾害是由于其特殊的 地质地貌条件决定的,陕南山区多以板岩、片岩、页岩、千枚
陕西移民的重点在陕南地区,这次陕南移民搬迁,和以 往的移民搬迁比较有 4 个鲜明的特点。 2. 1 搬迁规模宏大 未来 10 年陕南计划移民搬迁 240 万 人,约占陕西移民搬迁 280 万总数的 86% ,占陕南总人口的 1 /4。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此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历 史上是没有过的,长江三峡工程涉及移民约 140 万,而此次 陕南移民搬迁人数几乎相当于三峡移民的两倍,正因为如 此,有人将陕南移民称之为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移民搬 迁工程。 2. 2 移民类型多样 尽管总体上可以将陕南移民归为生态 移民的范畴,但 是,如 果 具 体 分 析,陕 南 移 民 的 类 型 比 较 多 样,也比较复杂,大致包括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洪涝灾害 避险移民搬迁、扶贫移民搬迁和生态移民搬迁等 4 个类型 ( 图 1) 。
2. 4 所需投资大 按照总体规划,陕南地区搬迁投资共需 1 109. 4 亿元,主要包括移民建设投资 772. 2 亿元,基础设施 投资 140. 9 亿元,公共服务及其它投资 159. 4 亿元,自主拆迁 投资 12. 1 亿元,以及 24. 8 亿元的土地整理项目投资[5]。这 仅仅是计划投资,还不是最终投资。考虑到物价上涨和通货 膨胀的因素,这样多的投资还是难以满足搬迁的要求,特别 是移民自身也需要有足够的积累。
陕南位于 105°30' ~ 110°1' E,31°42' ~ 34°24' N,因地处 陕西南部而称为陕南。东西最长 525 km,南北最宽约 300 km,面积 69 950 km2 ,占陕西省总面积的 34. 01% 。区域内包 括汉中、安康和商洛 3 市 、31 个区( 县) 约 920 万人,人口约 占陕西省总人口的 24% 。历史上陕南山区一直属于自然灾 害多发区。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 2011Z068) ;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 11JK0110) 。 冯明放( 1958 - ) ,男,陕西咸阳人,教授,硕士,从事经济理 论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 fmfhz@ 163. com。 2012-07-30
40 卷 31 期
冯明放等 陕南大规模移民搬迁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5483
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经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 己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的地方水土流失相当严 重,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尽管由 于国家政策的扶持,退耕还林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达不 到最终的要求。从长远发展来看,陕南地区除了要继续控制 人口过快增长之外,还要积极推进移民搬迁,优化人口资源 的分布结构,尽快减轻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这 正是陕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 陕南移民搬迁的特点
注: 数据来源于《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 图 1 陕西省陕南 240 万人移民搬迁类别及其比例分布
在 240 万移民中,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 49. 16 万人,洪 涝灾害避险移民搬迁 32 万人,扶贫移民搬迁 116. 6 万人,生 态移民搬迁 46. 88 万人。以上类型分别由陕西省国土资源 厅、省水利厅、省扶贫办和省林业厅牵头负责。由于每一种 移民的类型不同,其移民搬迁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也要求 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把工作做细,避免将 来产生后遗症。 2. 3 搬迁周期长 按照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搬迁 的时间期限为 10 年,搬迁将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 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的,但还应看到,10 年搬迁结束并不意味 着整个移民搬迁工作的终结。新的移民进入迁入地之后,往 往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包括对新环境的适应和心理的适 应。不仅如此,移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得如何,也更需要时间 来检验。所有这些,都决定了移民搬迁不是短期内的事情, 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对此,陕南各级干部群众必须有清醒 的认识,并且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