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利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伊利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伊利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目录基于内蒙古伊利集团的生产管理模式调研摘要一、中国乳业领军者二、生产组织三、HACCP体系GMP体系四、打造强势品牌,瞄准世界乳业致谢词摘要:历经了“三鹿事件”后,奶制品市场慢慢回温,人们对奶制品也恢复了信心。

借此,为了解奶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以及奶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我对伊利公司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对材料采购、生产组织、车间管理以及营销策略等内容进行了调研。

去年的三鹿事件震惊了整个中国,三鹿事件所带来影响,冲击了整个奶制品行业,我国乳制品出口下降9成,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也受到严重打击。

这次食品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随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法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中国食品行也掀起整改狂潮。

一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食品安全和食品清洁环境有所改善,政府部门对于食品问题也越来越“较真”,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改善,让人们对中国奶制品又恢复了信心。

这次,我来到伊利公司,对伊利公司的生产管理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初步掌握了企业的基本情况。

现将调研掌握的情况归纳、分析和总结如下。

一、中国乳业领军者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极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乳品企业,是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伊利集团成立于1993年,现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输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和健康理念,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如今的伊利,拥有国内乳品行业中最完整、最丰富的产品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居行业之最。

伊利系列产品畅销全国600多个城市及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行业领军者,伊利以振兴中国乳业为己任,在率先完成产业升级之后,正致力于推动乳业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型。

最新的权威机构调查数据表明,奥运企业伊利集团的品牌价值由去年的167.29亿飙升至201.35亿,年内大涨34.06亿,以绝对优势第4次蝉联乳品行业首位。

这意味着伊利无论在经济影响力、技术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已经展示了行业领导者的绝对优势。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了解到了,伊利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材料采购制度,从采购员到收货员,每一个的采购环节都是层层把关,不允许有一点差错,这也是每个食品企业必须做到的,无可非议。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伊利公司的奶源基地。

奶源基地是乳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多年来伊利集团始终视奶源基地建设为重中之重。

在奶源基地的创新建设上,伊利实施了四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实施了“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第二步:2000年,伊利实施了“公司+牧场小区+奶户”的发展模式;第三步:2005年,伊利第七牧场成功建立,“公司+规范化牧场园区”的发展模式正式诞生了,这种更高一层的发展战略,大大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实现了奶牛饲养业向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

2006年伊利又实施了第四步走的发展模式,7月18日,伊利集团与内蒙土左旗政府签约,推行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模式是建立由奶牛养殖户、政府职能部门、奶站经营者等组成的奶牛合作社。

这种模式可以为社员提供技术咨询、资金协调、科普宣传、疫病防治等服务,引导社员科学管理和规范喂养,同时负责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从而进一步打通奶户与企业之间的渠道,保证高品质奶源的稳定供应。

中国有四大黄金奶源带:内蒙奶源带、东北奶源带、华北奶源带、新疆奶源带。

伊利在这些地方都无一例外地成了主角。

截止目前,伊利集团拥有优质牧场近200个,可控良种奶牛超过200万头。

在最近十几年的发展中,为了解决农民养牛资金困难的问题,伊利为养奶牛户累计发放奶款150多亿元,以滚动的方式累计向农户发放购牛款近20亿元;为确保乳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伊利一次性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防疫工作补贴和疫病防治;设立了2000多万元的风险基金,补偿奶农在养牛过程中的意外损失,从而解除奶农的后顾之忧。

在伊利的带动下,富裕起来的奶农纷纷退耕还草,仅呼和浩特市附近的一个村,退耕还草的土地就达5000亩。

奶农们不仅改变了以往单靠种植农作物为生的生存方式,还走上了“种草—养牛—卖奶”、“养牛—牛粪还原土地—种草”的良性循环之路。

仅是有优质的奶源,还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为与之配套,伊利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设备与技术。

伊利引进了德国GEA集团的无菌生产线,后来又引进了瑞典利乐公司的无菌灌装系统,并把两者有机的集合起来,建立了一条由这两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技术构成的生产线,这种完美对接使伊利的液态奶生产工艺更上一层楼。

伊利还十分重视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力争将之为自己的技术。

伊利的产品检测控制意思也先人一步。

伊利新工业园作为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乳制品加工生产基地,不仅引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可以比肩国际一流水平,对包装检测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高,引进了蓝得梅克透气性测试仪等设备用于包装材料阻隔性检测和研究。

伊利公司就是这样以质量做保证,以高品质的产品让自己具实力。

优质的牛奶来源,先进的设备,使伊利的奶制品更具竞争力,让人们对奶制品更加放心。

二、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合理组织食品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

它是指通过对各种要素和生产过程各阶段、环节、工序的合理安排,使其在时间上、空间上平衡衔接,紧密配合,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使产品在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时最少的条件下,按照计划规定的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等,生产出社会需要的食品。

任何工业生产,都必须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

食品工业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料投入生产开始,直到食品制造出来包装入库的全部过程。

它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作,使之成为某种食品的过程。

有时候生产过程的进行还要借助自然力的作用,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如:冷却、干燥、发酵、腌制恒温等。

这种情况下,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自然过称的结合。

食品生产过称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和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等待停歇过程。

对于工艺过程,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工艺过程。

这次,在伊利公司,我简单的了解到奶粉的生产工艺过程为:原料验收→过滤→消毒→浓缩→喷雾→装袋(桶或盒)→过程→封口。

还了解到雪糕的生产工艺过程为:原料处理→原料配制→灭菌→均质→冷藏灌模→加入香料→脱模包装→插棒冻结。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上,一般都设有观察点,在观察点每隔一定时间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化验测量、计算出数据,在控制图上打点,通过控制图给出的信息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正常: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必须进行终检,合格后才能入库。

运输过程即将加工对象由上道工序运往下道工序,前一车间运往后一车间继续进行加工的过程。

自然过程是指加工对象处在自然力作用下的过程。

由于工作制度规定或由于组织管理上的原因,造成加工对象等待停歇的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它直接关系着食品的形成;食品控制和产品检验过程是食品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食品的品质,如色香味,特别是卫生和理化指标有决定性的作用;运输过程和自然过程是实现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

因此,为了合理的组织生产过程,就必须不断完善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和检验过程,并使运输过程和自然过程与之密切配合,做到尽可能的减少和缩短等待停歇过程。

所谓合理组织食品生产过程,就是要使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大小环节都能相互衔接、配合、协调,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转途程为最近,生产周期为最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为最小,从而能按质、按品种、按数量、按期限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食品工业生产过程的组织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连续性这是现代食品工业生产组织的重要要求,它是指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的进行时相互衔接而连续不间断,或甚少间断。

这种连续性表现为劳动对象在整个生擦过程中不是在进行加工、检验,即便处在运输途中。

没有,或者很少有不必要的停顿和等待的时间。

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首先通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关。

实现产品加工和传递过程的机械化,是使产品生产过程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的物质基础。

特别是自动化,更能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也同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组织工作的水平有关,也就是说企业是否在现有物质技术条件下不断革新生产过程,使它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产品的停顿和等待时间,采取更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如生产线、流水线和自动线等。

其次是如何使厂内和车间内部工作地之间布置合理,尽量避免产品运转中的倒流、迂回、曲折等现象,以减少搬运的过程,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和生产面积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食品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2、比例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也叫协调性,是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各个生产环节的设备数量、工人人数、生产效率等,都必须相互协调,不发生脱节和比例失调的现象。

生产过程的协调性事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前提,只有生产过程协调,才有可能充分利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消除工序之间的停滞和等待,从而缩短生产周期。

3、均衡性均衡性又叫节奏性,是指企业及其各生产环节,都要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出产相等或递增数量的产品,或者完成相等或递增数量的工作量。

使各工作的复合保持相对稳定,不发生时紧时松、前紧后松的现象。

只用实现均衡生产,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设备和时间,避免由于突击赶工、加班加点造成的各种损失;才能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程序。

影响企业的均衡生产的因素很多,从企业内部来看,为了实现均衡生产,就必须保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加强计划管理,特别是要加强生产作业计划工作,建立强有力是生产指挥系统,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搞好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切实组织好原材料的供应。

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原料不少带有季节性,这对组织均衡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4、经济合理性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应当把经济核算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做到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生产成果。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比例性和均衡性。

最终要在经济效益上集中反映出来。

三、HACCP体系GMP体系伊利产品及服务有如此之高的品质,还来源于伊利铁面无私的管理。

伊利集团前任董事长邓俊怀认为:产品要开发,市场要开拓,企业要发展,离开严格的管理则寸步难行。

几年来,伊利集团在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伊利管理风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