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硕考研语法部分专项专练之名词解释

汉硕考研语法部分专项专练之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专项专练之名词解释五、术语解释题1、语法;2、词类;3、词的语法功能;4、实词和虚词;5、量词;6、区别词;7、助词;8、动态助词;9、词的兼类;10、句法结构;11、直接成分;12、句法成分;13、谓词性宾语;14、趋向补语;15、句子;16、复说语;17、插说语;18、句型;19、句子分析;20、句式;21、主谓句;22、非主谓句;23、主谓谓语句;24、连动句;25、兼语句;26、存现句;27、“把”字句;28、“被”字句;29、复句;30、关联词语;31、倒装句;32、省略;33、紧缩句;34、名词谓语句;35、双宾语句;36、联合复句;37、偏正复句;38、词性;39、方位短语;40、名量词;41、动量词;42、体词;43、谓词;44、加词;45、结构助词;46、词的活用;47、短语的结构关系;48、短语的结构功能;49、体词性句法结构;50、谓词性句法结构;51、加词性句法结构;52、层次分析;53、谓词性主语;54、体词性宾语;55、句类;56、语法意义;57、语法手段;58语法特征;59复合量词;60、列举助词。

丹丹老师Q:一九一五三三六四一二答案:1、语法: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语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中词组成短语、词或短语组成句子的各种规律,语法科学是人们对语法规律研究的结果,把研究的结果加以提取,得到的是语法教材。

2、词类是指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由语法功能决定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3、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和关系。

4、能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词是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区别词等;不能充当句法结构成分只在句法结构中起附着或连接作用的词是虚词,如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5、量词是用来计算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包括名量词、动量词、时量词。

6、区别词是指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的词。

7、助词是指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大都念轻声,像结构助词、动态助词等即是。

8、动态助词是附着在谓词后表示某一过程中动作变化的状态的词,如“着、了、过”等。

9、词的兼类是指少数词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现象,即该词既具备甲类词的特点,又具有乙类词的特点。

兼类词主要存在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

如“报告”、“联系”等是名动兼类词,“困难”、“矛盾”是名形兼类词,“端正”、“丰富”是动形兼类词。

10、句法结构是指词和词按一定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构成的结构体,包括实词跟实词的组合,也包括实词跟虚词的组合,也叫短语或词组。

11、直接成分是指直接组成某一句法结构同一结构层次的两个组成成分。

12、句法成分是指在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结构成分的简称。

13、谓词性宾语是指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宾语。

14、趋向补语是指由趋向动词充任的补语,如“走上去、跑出”中的“上去、出”就是趋向补语。

15、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表示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形式上每一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要用句号、问号、叹号等句末标点。

16、两个词语同指一个事物,这两个词语一个用在句首或句末,另一个用在主语或谓语里,这句首或句末不属于主语或谓语的那个词语就是复说语,复说语是句子的特殊成分之一。

17、插说语是句子的特殊成分之一,它用在句子里表示呼应、感叹、提醒、强调、推测、估计、依据、来源、总括等各种附加意义,但在结构上跟句子的其他成分不发生结构关系,位置也较为灵活。

18、句型是句子的格局,是从句子句法结构角度归纳出的句子类型。

19、句子分析是指对句子的结构和格局的分析,通过句子分析以了解句子的结构层次、结构成分、结构关系、结构功能等结构规则,归纳和掌握句型、句式。

20、句式是指依据句子结构上某些特殊结构或特殊标志划分出的句子类型。

21、主谓句是指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22、非主谓句是指由单个的词或者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构成的句子。

23、主谓谓语句是指由主谓短语做谓语构成的句子。

24、连动句是指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构成“名+动1+动2”结构,连动短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词语连用,且它们之间没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关系的那种短语。

25、由兼语短语充任谓语的句子叫兼语句,兼语短语中有前后两个动词,前一个动词同后面的名词构成述宾关系,这个名词又跟后一个谓词发生主谓关系,即短语中有宾语兼主语的成分。

26、存现句是指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式,其基本结构是:处所词(或时间词)+动词+名词。

27、“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为虞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放到动词前边的一种句式。

28、“被”字句是受事做主语,用介词“被”引进施事做状语或只用“被”字施事不出现的一种句式。

29、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的句子。

30、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31、汉语句法结构中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可是在一定条件下,句中到处粉的位置可以倒过来,如变成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宾语在动词前、中心语在修饰语前,而且原来的主谓关系、述宾关系、修饰关系不变,这就是倒装现象,有这种现象的句子就是倒装句。

32、省略是指句子里原来该有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没有出现的现象,是对语言理解而言的。

33、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的,紧是指复句内部的语音停顿取消了,分句间的联系更紧密了,缩是指有些成分给缩略掉了,或者形成一些固定格式,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既不同于复句,又不同于单句的特殊句子,即紧缩句。

34、由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做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

35、谓语动词带两个可以同时跟动词发生述宾关系的宾语的句子叫双宾语句,这两个宾语之间不能发生结构关系。

36、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不分主次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叫联合复句。

37、由具有主从关系的分句构成的复句是偏正复句。

38、词性是一类词的语法特性,也就是一类词所具有的语法功能。

词性和词类都是以词的语法功能为基础的,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基本概念:词性是词的归类的结果,是以个别词为对象进行归类的结果;词类是词的分类的结果,是以全部词为对象进行分类的结果。

39、方位词用在其他词语或短语后,组成的就是方位短语,可以表示处所,如“桌子上”、“学校旁”,表示时间,如“开学前”、“放假后”,可以表示某个方面,如“思想上”、“工作上”,可以表示界限,如“五十上下”、“春节前后”等。

40、名量词表示事物的量,组成的量词短语一般用在名词前边,包括个体名量词,如“个、只、条、张”等,有表示集体概念的名量词,如“副、双、对、群”等,有度量衡名量词,如“斤、胜、亩、元”等。

41、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组成的量词短语一般用在动词的后边,主要的量词有“次、回、趟、遍、阵、番、下”等。

42、体词包括名词、数词、量词,体词经常做主语、宾语,一般不做谓语。

43、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谓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一般能受“不”的修饰。

44、加词包括副词和区别词,加词不能做主语、宾语,也不能做述语,只能做名词或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

45、结构助词:助词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词,在句中大都念轻声。

结构助词是助词中的一种,主要有“的、地、得”三个。

“的”经常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地”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它后边的词语是补语。

“的”还可以附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后面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名词功能的“的”字短语。

46、词的活用是由于修辞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当作乙类词来用。

如“这个人太本位主义了”中的“本位主义”,在这个句子中临时用作形容词。

词的活用与词的兼类是不同的。

47、从结构的内部关系分析,汉语短语的基本类型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这五类类型反映了汉语里五种基本的结构关系。

除联合结构外,其他几种结构都由两项组成。

除这五种基本类型的短语外,还有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和同位短语。

48、一个句法结构可以从整体上考察它同别的词或短语组合的能力,这就是它的外部结构功能。

句法结构的功能可以分为体词性句法结构、谓词性句法结构和加词性句法结构三类。

49、体词性句法结构的语法功能和体词相当,主要作主语、宾语,一般不能作述语。

体词性句法结构包括以体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由各类体词组成的联合短语、同位短语和“的”字短语。

50、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谓语,功能与谓词相当。

谓词性句法结构包括述宾短语、述补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动词与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短语、带有状语的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51、加词性句法结构经常用作定语和状语,一般不作主语、宾语或谓语。

介词短语是加词性的,“大规模”、“高速度”一类实词加实词的组合也是加词性句法结构。

52、复杂的句法结构里的若干个词,逐层组合起来的:先是一个词和另一个词组合成较大的成分,然后跟其他的词组合成更大的成分,一层一层组合起来。

逐层、顺次地找出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层次分析。

53、由谓词充当主语的就是谓词性主语,汉语里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充当主语,如“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骄傲使人失败”中的主语都是谓词性主语。

55、体词性宾语:由体词充当宾语的就是体词性宾语,汉语里体词和体词性短语都可以充当宾语,这是常见的。

55、句类是按句子的语气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别,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

56、语法意义是对语法形式而言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的统一,构成了语法范畴和语法类别。

语法意义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类语言单位的关系意义和功能意义。

语法意义是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的。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实词的语法意义是伴随着词汇意义而存在的,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都是抽象、概括的,而且总是处于严格的对立、互补的系统之中。

57、语法手段是把语法形式的共同点加以归纳成的。

语法手段种类很多,常用的四种是:语序、虚词、语调、重叠。

语序就是通过词和词结合时排列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不同虚词在相同的结构中可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

语调在书面上只能借助标点符号,在口语中具有表义作用。

不同的词类、不同的重叠方式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58、词的语法特征指的是: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词的重叠、粘附能力。

前两项又统称为词的语法功能。

同一类别的词大体有相同的语法特征和功能,所以可以将语法特征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