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的涵义与特征、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文献综述高等教育学王珊珊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于1933年提出的。
199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地宣称,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专业(Profession)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
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辨析(一)职业与专业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必须从事一定的职业,担负起不同的职责和业务。
因为这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从事职业也是一个社会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的解释,“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
①人类的职业生活是一个历史范畴。
职业不是从来就有、永恒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上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的。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的种类已经发展到成千上万种。
职业的种类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与各国的职业分类标准紧密相连。
中国历来有“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之说。
但是现今社会日趋复杂,分工日益精密,职业结构趋于复杂,行业划分越来越细,已经不止传统的三百六十行。
200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专业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中的“专业”或者“专门职业”,英文是profession,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而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中的“专业”涵义是指高等教育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设置的学科门类,比如数学专业、体育专业等。
而职业则泛指有金钱酬劳、用以谋生的工作。
两者有严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事专门职业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有着较高的学历要求;而从事普通职业则主要靠经验积累和个人体验;(2)从事专门职业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为基础,而从事普通职业则主要是按例规行事;(3)专门职业需要有专门的从业资格和职业道德规范,而普通职业则无明显的内行与外行之分;(4)专门职业需要把服务与研究融为一体,通过行动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而普通职业仅是提供一种服务,没有研究的意识;(5)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有强烈的事业感、职业投人感,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仅仅把自己的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以收入的高低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专业”一词最早是由拉丁语演化而来,原始的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
凯尔.桑德斯(A.M.Carr-Saunders)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之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
②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5页.②转引自《教师专业》,台湾师大书苑1992年版,第1-18页日本学者石村善助认为,所谓专门职业,是指通过特殊的教育或训练掌握了已经证实的认识(科学或高深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的特殊技能,从而按照来自非特定的大多数公民自发表达出来的每个委托者的具体要求,从事具体的服务工作,借以为全社会利益效力的职业。
③近代西方哲学家怀特海认为,专业是一种行业,其活动有理论的依据,有科学的研究,可以验证,并且能从理论分析与科学验证中积累知识来促进这个行业的活动。
尽管当前国际社会对教师职业是否是一个完全专业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普遍认为教师这个行业正处于从半专业、准专业向完全专业道路不断前进的过程当中。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
事实上,专业群体的共同性是十分明显的,即作为一种专业,它必须具备的。
核心特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具备一套“专业知识”,二是具备一种专业自主权,三是具备一个服务理想或一种服务集体或集体取向,(二)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与专业性职业这一概念的两个维度相关,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也有两个维度:地位的改善与实践的改进。
前者作为满足一个专业性职业的制度,进而从地位方面要求的过程,关注的是将教师职业作为一个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问题。
后者作为通过改善实践者的知识和能力来改进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的过程,关注的是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使用了多少专业知识技术问题。
前者一般包括提高学历要求、建立自我管理团体等要素,后者的专业化实际上等于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因此对它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将其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如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学职业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佩里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富兰(Fullan.M.)和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格拉特霍恩(Glatthorn.A.)认为:“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即:“教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和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期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
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如利特尔(Little.J.W.)指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路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教师专业一词含义的两方面:其一是教师掌握教室复杂性的过程。
这些研究主要特别关注特定的教学法或课程革新的实施,同时也研究教师是如何学会教学的,他们是如何获得知识和专业成熟,以及他们如何长期保持对工作的投入等。
其二③转引自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41页是侧重于研究影响教师和学习机会的组织和职业条件;斯帕克斯和赫什表示在文章中把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教师培训(staff development)、在职教育(inservice education))相互代替,台湾学者罗清水也指出专业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一般常与专业成长(professional growth)教师的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和教师培训(staff development)等交互使用。
第三类是指第一类与第二类兼有的。
如威迪恩(Wideen, M.指出,有以下五层含义:1.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
2.学校改革整体活动,以促进个人最大成长,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3.是一种成人教育,增加教师对其工作和活动的了解,不只是停留在提高教学效果成果上。
4.是利用最新的教学成效的研究,以改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
5.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协助教师在受尊敬的、受支持的、积极的气氛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专业化所谓教师专业化(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其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其教育的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学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叶澜认为,专业性职业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规定:第一,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第二,作为专业的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第三,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就后者而言,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化包含两层含义: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以及教师成为专业人士的过程。
前者主要是从外在的“体制”“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后者则从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来研究。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大多数研究者是从“教师个体专业化”角度展开论述的。
例如中国教育学会第15次学术讨论会综述提到,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专业化和狭义的专业化。
广义的专业化指的是改善专业人员的能力,使他们的知识合理化,它主要关心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行为时运用了多大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它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审视教师专业化得问题,关注教师的“任务”、“角色”、“实践”;狭义的专业化指的是从集体的前途和战略出发,提高一种专业的社会地位,它着眼于教学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
从教师专业化这一术语本身来看,“化”既包含了过程涵义,又包含了性质涵义。
一个是一种过程,另外的就是一种结果。
一个大家完全认同一致的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但是根据以上对专业化的理解,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指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
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它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经过终身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和社会承认形式,因此,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