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战略分析
联盟原因:投降必 称臣,奋起反抗才 有一线生机保住江 东基业,兵不在多, 在于精,善用就好。 联盟拥有共享资源 据地理优势。
刘备 集团
• 诸葛亮 • 关羽 • 张飞 • 赵云 • 周瑜 • 陈普 • 鲁肃 • 黄盖
孙权 集团 曹操 集团
• 荀彧 • 程昱 • 贾诩 • 荀攸
魏蜀吴战略军事人才
• 曹魏以天时,东吴以地利蜀汉以人和立国,构成三国鼎立 的相对均衡格局的基础。 • 孙刘集团以赤壁之战的胜利瓜分荆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 雏形。 • 舌战群儒—排除合作障碍 • 激孙、周—确定了战略联盟 • 黄盖献火攻计—定战略 • 蒋干盗书,苦肉计—诈曹操 • 草船借箭—重置两军资源 • 借东风—吴攻,曹败,刘追杀,分荆州。 • 战争结束后曹魏退居北方,孙权经营长江,刘备进入川蜀。
三国总体发展战略
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具资源
曹操 孙刘
• 80万曹军 • 众多谋士荀彧, 程昱,贾诩,荀 攸 • 曹操自身善用兵 将
• 5万大军 • 精于水站周瑜, 鲁肃 • 神机妙算的诸葛 亮 • 依长江,士兵多 会囚水
定错主战场,曹军不习水战。 多北方人,水土不服。 过于自大,轻信庞统。 确定攻曹战术—火。 借天时欺骗多疑曹操使其采用铁链连船战术。 据地利调遣精于水上作战的周瑜、鲁肃等人。 计除蔡瑁,张允。 说服孙权联盟刘备主战不主和。
孙刘集团
5万大军,多南方人精于 水战,草船借箭也筹备了 军需。 周瑜、鲁肃精于水战。 诸葛亮神机妙算借东风。 人才结构有所不同。
差异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
错选主战场失天时,失 地利。
发挥人才的巨大优势,有 名将又善水站专业对口。 得天时,据地利,占人和。
竞争战略理论
战后总结
• 孙权和刘备瓜分荆州 • 孙权守住祖辈打下的江 山 • 刘备为今后发展求得一 席之地
战败总结
• 曹操痛失大将 • 军资损失巨大 • 自以为是,兵不在多, 在于精。
谢谢观看!
苦肉计打黄盖诈降。
舌战群儒共抗曹军。 草船借箭充实装备。 精于计算借得东风。
孙刘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苦肉计
诈蒋干、杀 蔡瑁、张允
庞统献连环 计
孔明借东风
关键策略
曹操集团
成本领先战略 80万大军,多北方人不 善水上作战,在训练方 面曹操需要消耗大量人 财物。 周瑜计除善于水战蔡瑁、 张允。曹操错用毛玠、 于禁等不同水性的人委 以大任。
赤壁之战战略分析
组长:张红 组员:张帆 杨桃桃
杨蓉 于宏婧
目录 赤壁之战简介 魏蜀吴战略军事人才 三国总体发展战略 双方所具资源
孙刘联盟成功关键因素
关键策略
竞争战略理论
赤壁之战简介: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大败曹操军队 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 自宛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 九月,曹军进占新野,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 城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 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会 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 水军,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 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 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 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 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 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 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 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 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