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河南中考考点研究模块一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建议作答时间:35分钟)1. (2020原创)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笔记中记载:夜幕降临,“一枚炸弹在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炸毁,至翌日凌晨三点四十分,沈阳城遭攻破,该城被占领”。
材料描述的事件( )A.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 1936年12月14日美国《民声讲坛报》评论道:“张学良此次行动,适足以肇害中国,而西方各国在远东保有利益者,亦为之感觉不安矣。
”“此次行动”指的是( )A. 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B. 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C. 签署卖国条约,出卖国家权益D. 主动围剿红军,积极反共3.(2019重庆A卷)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B.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C.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D.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 (历史解释)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
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对于材料所述事件结局的评述正确的是( )A.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 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C. 蒋介石主动接受了停止内战的主张D.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5. (2019《说明与检测》)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顾维钧这番讲话的历史背景是( )A.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但彼此之间还有矛盾C.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D. 卢沟桥事变爆发6. (2019信阳模拟)在1938~1940年间,在国民政府主导下,488家工厂和12 182个技术人员从沿海和长江下游沿江各省撤至四川、湖南、广西、陕西。
导致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 )A. 调整工业合理布局的需要B. 全面抗战爆发的影响C. 西南、西北地区资源丰富D. 官僚资本压迫民族工业的需要7. (2019苏州)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
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
这一做法( )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C. 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8. (2019百色)对下列四幅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全民族抗战B. 敌后战场的抗战C. 正面战场的抗战D. 第一次国共合作9. (2019洛阳模拟)《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中记录到:“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
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
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这记录的是( )A. 旅顺大屠杀B. 九一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南京大屠杀10. (2019青岛)《李宗仁回忆录》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这个“辉煌战果”是( )A.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11. (2019绵阳)1942年1月,美国《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
文中的军事胜利是指( )A. 淞沪会战B. 台儿庄战役C. 武汉会战D. 第三次长沙会战12. (2019开封模拟)全中国同仇敌忾,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投入到抗日的伟大洪流中。
用郭沬若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武汉沸腾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这主要体现了武汉会战( )A.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C. 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D. 促进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13. (2020原创)1938年9月29日,毛泽东给蒋介石的亲笔信:“先生(指蒋)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
……唯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之破坏阴谋,……”。
由此可以看出( )A. 抗战即将胜利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 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D.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和配合14.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和运用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以及派遣武工队等多种有效的歼敌方法,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和反“蚕食”斗争,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
这说明了( )A. 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B. 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扫荡”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C.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中国各政党共同抗敌D.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15. 下表数据主要反映出( )反法西斯军队平均毙伤一敌所耗弹药统计表中国战场八路军、新四军30发子弹、7枚手榴弹国民党军队 2 000发子弹、12发炮弹、30枚手榴弹欧洲战场苏军30发炮弹、1 300发子弹、230公斤航空炸弹太平洋战场美军 3 000公斤炸弹A. 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 法西斯军队作战顽强C. 中国抗战尤其是敌后抗战的艰难D. 反法西斯战争耗费巨大16. (2020原创)1945年6月11日,大会举行隆重的闭幕式。
毛泽东致闭幕词。
他说:“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
”他在闭幕词中向全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号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七大D. 中共八大17. (2019郑州模拟)美国总统罗斯福委派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在1943年就提出使用并装备中国共产党军队,在华北牵制和打击日军。
美国驻华使馆于1944年1月提议派出美军观察团到延安,得到了罗斯福的支持。
此举表明( )A. 美国日益重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B. 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得到认可C. 美国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失去信心D. 美国极力拉拢中国加入资本主义阵营18. (2020原创)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由此可见,抗日战争的胜利( )A. 从根本上消灭了法西斯主义B. 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C.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D.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 (2019漯河模拟)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 500余县市,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此材料主要强调( )A. 抗战对中国造成巨大损失B. 抗战胜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 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D.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20.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
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
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
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材料二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有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总额达到13亿美元左右。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共两党在抗战问题上有哪些共同点?(1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有哪些变化?(2分)(3)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分)参考答案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 A2. B3. B4. A5. D6. B7. D8. A9. D 10. D 11. D 12. C 13. C 14. A 15. C 16. C 17. A 18. D 19. A20. (1)共同点:①都认为要持久作战;②都重视游击战;③都认为要发动人民抗战。
(1分)(2)变化:①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际援助以苏联为主,之后以美国为主;②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援助变为军事援助。
(2分)(3)原因: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实现全民族抗战);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