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是利用适当的 持续牵引力和对 抗牵引力达到整 复和维持复位的 治疗方法。
(一)牵引的目的和作用
1、骨折、脱位的整复和维持复位 2、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 3、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
4、骨、关节疾病治疗前准备
5、防止因骨骼病变所致的病理性骨折
(二)牵引的种类和方法
短时牵引 主要是手力牵引,通过短时间的牵引
2、X线造影
脊髓造影术(椎管造影)、动静脉造影及窦道造影
3、CT扫描
4.MRI 检查软组织的最佳手段,在骨质疏松、肿 瘤、感染、创伤,尤其在脊柱脊髓的检查方面 用途较广。 5.放射性核素检查
第二节
牵引术与护理
如果你能量不足,想加好油,枷 马老中医的徽/亻言msdf003吧
一、牵引术(traction)
【治疗】
1、切开减压 一经确诊,立即充分切开减压 2、对疑有筋膜室综合征的肢体不应抬高, 以免加重肢体缺血,一般保持在水平位 3、全身治疗
六、护 理
(一)护理诊断
(二)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恐惧 与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2、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 与骨折和局部石膏压迫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石膏压迫局部组织及长期卧床有关 4、躯体移动障碍 与石膏固定后体位限制有关 5、知识缺乏
使新鲜骨折和关节脱位复位。 持续牵引:皮牵引、
骨牵引、 兜带牵引
1、皮肤牵引 优点:操作简单、无创性
缺点:①不能承受过大的牵引力(≤5kg) ②应用比较局限 ③牵引时间不能过久(2~4w)
(1)胶布牵引
(2)海绵带牵引
2、兜带牵引 (1)枕颌带牵引 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症和 神经根型颈椎病等 (2)骨盆带牵引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 出症及腰神经根刺激 症状者
骨牵引时的注意事项
1、牵引前应检查病人有无其他并发症
2、局麻下进行,除颅骨牵引外,一般不作皮肤切口 3、进针尽量远离创伤部位
4、穿克氏针时切勿用电钻(速度太快)
5、克氏针宜用张力牵引弓,斯氏针可用普通牵引弓
6、暴露针眼,每天用酒精涂擦一次
7、牵引重量视病人具体情况而调整
(三) 牵引用物
1、牵引床 ( 硬板牵引床 )
3、4蚓状肌(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环指、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
尺侧小指、环指尺侧皮肤
小指末节指腹为绝对区
感觉相对消失
桡神经损伤
畸形 ——腕下垂 感觉 ——虎口部
桡 神 经 ( 垂 腕 )
伸腕肌、伸指肌
不能伸指、伸腕
腕及桡侧三个手指手背皮肤
感觉异常
虎口区为绝对区
正中神经损伤
畸形 ——猿手 感觉 ——桡侧3个半手指
二、牵引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1、皮肤水疱、皮肤溃疡、压疮
2、血管和神经损伤 3、牵引针、弓的脱落 4、牵引针眼感染 5、关节僵硬
6、足下垂
8、便秘
7、颅内血肿
9、呼吸、泌尿系统并发症
三、护理
(一)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恐惧 2、有牵引无效的可能 3、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
(一)脊柱的特殊检查 (二)骨盆环检查的特殊检查 (三)四肢关节特殊检查
(一)脊柱的特殊检查
1、颈部特殊检查 (1)压头试验: 阳性常见于颈椎疾病 (2)上肢牵拉试验
2、胸椎与背部特殊检查
3、腰骶椎及腰骶部特殊检查 (1)托马斯征:阳性常见于腰椎疾病和髋关节疾病 (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3)直腿感染:骨牵引针眼处每日用75%酒精消毒 (3)关节僵硬 鼓励病人进行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
(4)足下垂 ①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
②应用足底托板 ③加强足部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 ④经常检查有无局部受压 (5)便秘 ①保证有足够的液体摄入量 ②鼓励病人多饮水 ③按摩腹部、刺激肠蠕动 ④鼓励和协助病人适当变换体位 ⑤及时缓解便秘症状
4)医源性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1、局部改变 (1)Pain & Painless(疼痛和无痛) (2)Paresthesia (感觉异常) (3)Pallor (皮肤苍白) (4)Paralysis (麻痹或瘫痪) (5)Pulselessness (无脉) 2、全身改变
【病理】
1、组织内压 vs 小动脉血压 当前臂和小腿组织压分别升至65mmHg和55mmHg, 则小动脉供血停止 2、神经功能:缺血30s出现异常;缺血12-24h则功 能完全丧失 肌肉功能:缺血2-4h发生功能障碍;缺血4-12h后 产生不可逆性功能丧失→肌挛缩、坏死
四、石膏的类别
1、固定躯干的石膏 石膏床:用于胸椎结核、腰椎结核、髋关节结核、 骨盆结核及合并膝关节、踝关节结核 石膏背心:T9~L5的骨折、脱位、结核等 石膏围腰: 石膏围领:C1~C7椎体骨折、脱位、结核
2、固定肩部的肩人字石膏
(1)肩外展“人”字石膏 (2)肩上举“人”字石膏
3、固定上肢的石膏
二、适应证
1、骨折整复后的固定 2、关节损伤和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 3、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皮肤 缺损,手术修复后的制动 4、急慢性骨与关节炎症的局部制动 5、矫形手术后的固定
三、禁忌证
1、全身情况差,如心、肺、肾功能不全,进 行性腹水等。 2、伤口发生或疑有厌氧菌感染 3、孕妇禁忌作躯干部大型石膏 4、年龄过大、新生儿、婴幼儿及身体衰弱者
第三节 石膏绷带固定术
一、医用石膏的特性及其应用
石膏绷带是将熟石膏粉撒在特制的稀孔纱 布绷带上卷制而成的。 将石膏绷带经温水浸泡后,即可使用。 从浸湿到硬固定型约需5-10min,从初步硬 固到完全干固需24-72h,提高水温或加入食盐 可缩短硬化时间。 常用类型有石膏托、石膏夹板、石膏管型、 躯干石膏及特殊类型石膏。
课堂目标
1、熟悉 运动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2、掌握 骨科各部位常用特殊检查的方法 3、熟悉 牵引的目的、种类 4、了解 皮肤牵引和颅骨牵引的方法 5、掌握 牵引治疗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原则 6、了解 石膏绷带的包扎技术、常用的石膏类 型和注意事项 7、掌握 石膏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第一节 运动系统的检查法
5、固定下肢的石膏
(1)长腿管型石膏、长腿石膏夹托及长腿石膏托 用于股骨远端骨折、膝关节损伤、胫骨近端骨 折复位后 (2)小腿管型石膏、小腿石膏夹托及小腿石膏托 用于胫骨远段骨折、踝关节损伤、足骨骨折复 位后的固定
五、石膏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
(一)骨筋膜室综合征 (二)压疮 (三)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 (四)化脓性皮炎 (五)石膏综合征 勿食过饱、注意呼吸观察
(1)长臂管型石膏、长臂石膏夹托及长臂石膏托 (2)前臂管型石膏、前臂石膏夹托及前臂石膏托
4、固定髋部的石膏
(1)单侧髋“人”字石膏 用于单侧股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及病变,股骨 截骨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固定 (2)双侧髋“人”字石膏 用于一侧股骨骨折,对侧髋关节骨折及病变, 以及双侧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 股骨近端骨折等的外固定
(二)护理措施
1、石膏干固前的护理 (1)适当支托:手掌平托,避免牵拉、手指压 迫 (2)体位: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直至完全干固, 抬高患肢 (3)寒冷季节,可适当提高室温,加快干固 (4)防止石膏折断
2、干固后的护理
(1)病情观察: 皮肤的色泽、温度;末端血液循环;石膏 有无潮湿、污染、变形或断裂;有无异常的 “热点”;有无感染的迹象;有无出血或渗血 (2)皮肤的护理: (3)保持石膏的清洁 (4)石膏的切开及更换 (5)预防并发症 (6)功能锻炼:每日坚持主动和被动活动。 (7)石膏的拆除
(3)骨盆悬吊牵引 适用于:骨盆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4)脊柱悬吊牵引 适用于:胸腰椎楔形骨折者
3、骨牵引(直接牵引) (1)颅骨牵引
(2)尺骨鹰嘴牵引 (3)尺桡骨茎突牵引 (4)掌骨牵引 (5)指骨牵引 (6)股骨大粗隆牵引 (7)股骨髁上牵引 (8)胫骨结节牵引 (9)踝上牵引 (10)跟骨牵引 (11)跖趾骨牵引
一、检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体位(卧位、坐位、蹲位) 2、暴露范围(充分暴露、健侧对比) 3、检查顺序:视、触、叩、听、动、量 4、检查手法:自动检查与被动检查结合
二、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一般项目 1、发育和体型 2、营养状态 3、体位与姿势 4、步态
(二)基本检查方法 1、视诊: 皮肤、肌肉、软组织、包块、瘢痕、伤口情况、 局部包扎及固定情况、有无畸形 2、触诊 3、动诊 (1)主动运动 (2)被动运动 (3)异常运动
特点如下: (1)床板分成两节 (2)床板中央有圆孔 (3)附有带拉手的床架 (4)带有牵引用的滑轮
2、牵引架
布朗架
托马斯架
琼斯架
机械螺旋牵引架
小儿双下肢 悬吊牵引架
3、牵引器具 (1)牵引绳 (2)滑车 (3)牵引重量 (4)牵引弓 (5)牵引针 (6)穿针用具 (7)牵引扩张板(8)床脚垫
4、量诊 (1)长度测量 (2)周径测量 (3)轴线测量 (4)角度测量 (5)畸形疾患的测量
5、叩诊(叩击痛)
6、听诊
三、四肢主要神经损伤的表现
尺神经损伤 畸形 —爪形手 感觉 —尺侧一个半指
小鱼际肌
萎缩 各手指不能内收外
尺 神 经 ( 爪 形 手 )
骨间肌(手指内收外展) 展 拇收肌 拇指不能内收
骨筋膜室综合征
定义:是由于骨折部位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增加 致室内肌肉和神经缺血、水肿、血循环障碍而 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一组症候群。
前臂和小腿的骨筋膜室
【病因】
使骨筋膜室内的血供突然受阻而诱发缺血及 水肿恶性循环的各种因素 1、血管内因素 主干动脉损伤或血栓形成 2、血管外因素 肢体局部受压或损伤 1)直接损伤 (1)筋膜室内容积锐减 (包扎过紧) 2)缺血反应 (2)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 3)自发性筋膜室综合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