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应知应会安全知识题库一、综合类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2、“一落实、双建设、双达标”:即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推进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狠抓生产建设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和员工操作行为动态达标。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 年8 月31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2 月1 日起施行。
4、依照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5、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6、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8、事故发生的三要素﹕(1)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违章作业﹑蛮力作业)(2)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设备故障﹑对象存放不稳固)(3)环境和管理因素(如﹕地面湿滑﹑现场安全管理不严)二、消防类9、灭火的四种方法是﹕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抑制法﹔10、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是﹕提起有效和适用的灭火器急奔火灾现场﹐拔掉铅封及插销﹐距离燃烧物3-5米时,一手紧握喷嘴,成45度角﹐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直至火焰全部扑灭﹐室外灭火,应处于上风向喷射﹔11、防火的基本方法有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和阻止火势﹔12、灭火器前方1米内禁止放置任何物品﹐以便使用﹔13、手提式灭火器失压时,指针将指向红色区域﹔指针指向绿色﹑黄色区域时可以使用﹔14、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减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15、发生火灾应该如何报警?1)外部火警电话“119”2)“119”火灾报警电话后,要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3)打完电话后,要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16、自救呼吸器怎样使用?1)打开盒盖取出面具。
2)展开面具,拉开滤毒罐前后孔的两个橡胶塞。
3)将面具带到头上。
4)对准口鼻子罩拉紧头带固定。
5)佩戴正确后,平静的呼吸,面具过滤有效时间约20分钟。
6)沿着紧急出口路线逃生。
到达安全区域,方可脱去面具。
17、身上着了火正确的灭火方法是什么?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当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灾。
但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
如果附近有水池、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
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18、火灾分为哪几类?各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E、F六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应选用水、泡沫、干粉灭火剂。
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
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镁、铝等。
切忌用水扑救,应选用干砂、镁合金熔炼用二号熔剂。
E类,指带电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断电前禁止使用水灭火。
F类,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19、发现初起火险﹐现场人员应该取用就近的灭火器材灭火﹐并立即报告主管和安全管理单位。
20、电气火灾禁止用水灭火﹐灭火前应先切断电源。
三、职业健康类21、超过工业企业噪音标准(8小时工作场所噪音85分贝以上)的强噪音作业环境,必须配戴耳塞等听觉劳动保护用品﹔22、易划伤﹑割伤﹐过热或过冷等工作条件需戴棉纱手套﹐但有旋转部位运动﹑旋转﹑铆合等工作场所禁止使用﹔23、化学品使用必须佩戴防毒口罩耐酸碱手套;24、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止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25、化学品泄漏时可用的吸收材料有砂土﹑布﹑海绵等﹔26、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27、使用危险化学品必须有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8、生产产在线的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不得超过一天的使用量﹔29、毒品(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条﹕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0、三氯氧磷源瓶转移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的原则,使用时检查源瓶是否有泄漏现象(标签腐蚀、有刺激性气味发出、包装袋发黄发黑、源瓶有裂痕等)。
31、三氯氧磷源瓶操作必须双人作业,一人监督,一人操作。
三氯氧磷源瓶更换过程中注意确认工艺已停止运行,注意确认进出气管,防止气管接反导致源瓶泄漏。
32、.因工作需要穿戴防酸碱防护用品前,应检查是否有损坏现象,如有第一时间隔离并标识,防止人员在使用时有化学品粘到身上,造成安全事故。
33、防酸碱服穿好后需确认裤腿必须在防酸碱靴外面,防止作业时化学品滴落至腿部及脚部腐蚀皮肤。
34、电池清洗返工作业完成后再次检查防酸碱防护用品是否有损坏迹象,如有第一时间隔离标识并及时更换新的防酸碱防护用品,杜绝安全事故。
35、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是﹕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指令标志﹔36、急救的原则:先救命,后救伤﹔37、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内容﹔38、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篮、黄、绿四种颜色,含义是: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39、包扎﹕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如伤口有大量出血﹐要用折迭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可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40、碰伤﹕轻微碰伤,可将冷湿布敷在伤口处.较重碰伤,应小心把受伤员工安置于担架上,等待医生处理.41、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断﹐应将受伤员工平放在担架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15厘米的木板或竹片绑敷在肢体外侧﹐夹住骨折处﹐并扎紧﹐以减轻其痛苦和伤势42、碎屑入目﹕当眼睛为碎屑所伤﹐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手帕﹑毛巾及其它东西揩擦眼睛.43、灼烫伤﹕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创面感染.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送医院治疗.44、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让其仰卧,解开衣服,但勿使受凉.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则立即实行人工呼吸抢救.45、触电: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关闭电门或用干木棍等绝缘物把电线自触电着身上拨开.进行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着.如触电着失去知觉,应使其仰卧地上,解开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如触电着呼吸停止,则应进行人工呼吸.46、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立即脱离伤害因素2)立即呼救3)立即对伤者进行抢救和紧急处理47、有机溶剂的危害性:1)有毒害性;2)易燃易爆,有腐蚀性;3)能引起肺、血液、肾、肝及神经中毒;4)能引起过敏,可导致死亡。
四、岗位操作类48、叉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训练并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驾驶叉车.49、叉车在厂区大道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转向﹑出入厂内和车间大门以及在厂内小道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5km/h;在车间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km/h.50、2米以上的登高作业属于高空作业﹐0.7米以上的登高作业需做好防护措施。
51、物流人员工作搬运工装、产品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投郑、摔打,产品、工装摆放应整齐,不得超高、不得越线等堵塞通道。
52、保持车间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无阻,保持工作环境照明适宜,保持通风。
53、为保证生产及人生安全,禁止将打火机等危险物带入车间。
54、不允许将化学物品及其他有关公司物品带出车间。
55、严禁使用无刀柄的刀具,刀具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将刀片收回,且严禁手持刀具的手做其它比划动作56、机台运行时应关闭所有防护门,禁止随意打开导致有机气体挥发。
57、生产过程中如发现机台出现异常现象,不允许私自处理,应迅速上报,并请专业人员来处理,不得拖延、虚报、瞒报。
58、机台上防护装置严禁拆除或屏蔽,不允许在机台上放置其他物品。
59、工作前穿戴好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60、工作前仔细检查所用防护用品状态是否完好。
61、机台运行时作业中严禁清理机台内部碎片,应确认机台处于停止状态方可进行。
62、禁止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烧结炉及烘干炉传送链条,以防止烫伤;印刷烘箱及烧结炉旁禁止放任何物品,预防物品掉入烧结炉引起火灾。
63、严禁将手指伸入到机器内部的运转部位。
64、避免在未断开电源的状态下进入设备内部进行维修,为防止人员误操作,应在电源位置设置警示装置或安排人员值守。
65、设备生产运行中,不准私自更改设备动作流程和工艺流程,不准超规范、超负荷的使用机器,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设备停用或下班时应及时(按顺序)关闭电源。
66、严禁从流水线设备下方通过,身体严禁触碰流水线的运动部位。
67、使用刀具时,注意佩戴好防割手套,并且严禁持有刀具的手做其他无关的手势和动作,防止划伤自己和其他员工。
68、流水线作业前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束紧衣襟、袖口,女工须将头发盘进头套。
69、特气操作时必须两人同时在场,一人按照SOP流程操作,一人监护。
当操作的时候遇到不确定的问题千万不要做试探性的操作,一定要100%确定后才能操作。
70、所有人员应注意特气管道的保护,严禁踩踏、拉弯或碰撞事故的发生,以免发生气体的泄露,造成火灾或气体中毒事故。
71、在氮氧罐区工作时,需穿戴好合适的工作服、鞋帽,带上防护手套,必要时带上护目镜,以防止低温液体伤及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