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嫦娥奔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了解AABB 和ABAB 勺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 学会 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济”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 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5、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 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基础性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会读、会写生字词,掌握多音字3、 初步感知课文, 弄清文章层次, 复朗读,大体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提高性目标] 能熟练朗读课文,能借助小标题说出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1. 课件2. 按要求预习课文 . 教学过程:一、由“月”入题,构建学生兴趣阅读的平台。
1、(板书“月”)月是文人墨客的最爱,许多诗词曲赋中都有“月” 的身影,谁能背上几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提到月亮,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节日——中秋节、 关于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人物的心灵美。
2 课时济”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故事大意,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反 A 、 B 、 C 、 D 、E 、亮,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如——(课件)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嫦娥奔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仔细阅读中去感受,去品味,去想象,走进嫦娥的内心,记住嫦娥的故事。
二、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达成目标1、2)1.把课文读1遍,做到正确流利。
没达到要求再读1遍。
2.看生字表,很快地说出本课中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济”的不同读音组词。
3.在习字册上把书后第三题中的词语抄写一遍,边抄边记,准备默写。
4.读一读书后第三题等词所在的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5.完成《补充习题》1(一)学生读自学指导,了解自学内容。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三)教师指导:1.朗读:选取2-4 名困难学生分段读课文,出现错误,教师指导,请困难学生再读错误处,全班学生齐读错误处。
2. 默写:内容为书后第三题,特别关注2 名学生的默写,一名为学困生,一名为中等生。
默写完,互相批改,了解并指出错误。
3. 理解词语:学生先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正确的教师加以肯定;错误的教师加以引导,或告诉学生,或联系课文让学生再体会。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文章脉络。
(达成目标3)1.学生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文中三个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个词语分别来概括他们三人的特征吗?后羿力大无穷、逄蒙奸诈贪婪、嫦娥美丽善良、2.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相近?试着给课文分段。
3.学生讨论交流。
(1—2)后羿为老百姓解除苦难,射下了九个太阳。
34(3—7)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了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8)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4.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概括为:板书: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想念嫦娥 (请学困生和中等生交流,再请优等生评价、补充。
)四、提高性目标自学指导: 认真读课文,完成补充习题三。
借助小标题说出课文大意,即简要复述。
学生试着复述。
师生评议。
学生自学。
交流,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学困生与中等生)五、品读感悟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 1—2 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认为文中的后羿是个怎样 的人?重点句: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 ------- 嗖 --- 嗖 --- ”,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
(抓住动作、象声词来体会,并指导朗 读。
)2.他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 落下,为民造福。
”(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指导读出命令的 语气。
)联系第一自然段来体会后羿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传说中的后羿, 在他的身上有着男儿的英雄气概, 有着一种令 人折服的壮美,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 1---2 自然段。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抄写词语及优美句子。
、阅读“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1、1) 2) 3)2、3、 六、作业设计 :A 类:说。
B 类:1、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2 、搜集《嫦娥奔月》另一版本的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会讲。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生动地复述“ 嫦娥奔月”这一段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勺叠词的特点,品味叠词的好处。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人物的形象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了解课文表现人物的方法。
[提高性目标]能创造性地讲出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人们喜爱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奔主题,感受形象美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神话故事——(读题)《嫦娥奔月》。
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
什么样的画?2、(课件出示画面)看,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
感觉怎样?(美)3、学生找出描写这幅画面的一段文字,朗读品味。
师: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1)学生自读。
读了文字有什么感觉?(板书:美)美在哪儿?(“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等词写得很美)(2)师读,更换叠词形式,让学生体会叠词的好处。
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碧蓝碧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飘飘悠悠是什么类型的词语?再说几个。
碧蓝碧蓝是什么类型的词语?再说几个(3)学生自由练读,看谁读得最美,最有意境。
而后指名读,全班评议。
(中等生、优等生各请一位)二、品味文字,感受心灵美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2、学生轻声读课文。
3、交流:(人更美:美丽善良、机智勇敢。
)4、学生自学:①默读课文,把具体描写嫦娥机智善良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②完成《补充习题》四。
③课文是怎样把嫦娥写的这么美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学生读画交流:同学们一定把自己的认识化为了智慧的波浪线了,我们来交流。
(先从总体上把握。
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
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课件:(1)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学生练说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村西的李三家有三个孩子,可个个穿得破破烂烂,嫦娥知道了,就立即……小结: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2)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
那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
你从文中的哪些描写可以体会到他的奸诈贪婪呢?用“ 。
”在这些词句下标一标。
交流①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有关描写。
②理解“周旋”。
嫦娥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③交流《补充习题》四(4)。
④当周旋失败后,嫦娥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⑤体会写法:多么美丽善良、机智勇敢的嫦娥啊,课文是怎样把嫦娥写的这么美的?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表情等)和衬托手法(这种通过对反面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美好品质的写作手法叫做衬托。
)朗读第5 自然段。
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遍,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5、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师引读: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齐读这段文字)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的后羿。
7、指导学生质疑、改编文字如果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这幅图有个细节是不是改一改更适当呢?(出示修改后的图)――我们是不是也把这段文字改一改。
(学生创作:如泪眼朦胧,不时回转头来遥望大地。
)三、升华情感,进一步体会心灵之美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
(配乐)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这是一种离别,四目相视,却无缘再聚,有情从此天上人间难相聚。
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掬泪同情。
“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
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课件)男生个别朗读---嫦娥!嫦娥!全体男生读---嫦娥!嫦娥!3、再读第六自然段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课件: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多么凄美的画面!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一一读最后一小节。
5、小练笔:(配乐)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在这月圆之夜,嫦娥有多少话想对后羿说_后羿又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人欢聚一堂的乡亲们(如王二、李三等),想到了嫦娥对自己的帮助,想到了后羿和嫦娥的生离死别,千言万语不禁涌上心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选择某一个人物,揣摩他的内心,写一段话。
学生写,交流。
四、引疑探究,激发创作欲望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灾难,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故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指名学生讲偷药的故事。
讨论: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师:我也喜欢,但课文的故事里,我也发现了问题(指导自相矛盾处),我曾经跟大家讲过,编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一自圆其说,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编得更完美呢,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课后完成。
五、作业设计:A类:1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照样子写词语(各三个),并用你所写的叠词造个句子,体会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