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Document code : A
Article ID: 1003- 6938( 2007) 04- 0126- 05
甲骨文献是 指 中 国 商 代 和 西 周 早 期( 约 公 元 前 16~前 10 世纪) 以龟甲、兽 骨 为 载 体 的 文 献 , 是 已 知 汉 语 文 献 的 最 早 形 态 。刻 在 甲 、骨 上 的 文 字 早 先 曾 称 为 契 文 、甲 骨 刻 辞 、卜 辞 、龟 版文、殷墟文字等, 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凡事都要用龟甲 ( 以 龟 腹 甲 为 常 见) 或 兽 骨( 以 牛 肩 胛 骨 为 常 见) 进 行 占 卜 , 然 后 把 占 卜 的 有 关 事 项( 如 占 卜 时 间 、占 卜 者 、占 问 内 容 、视 兆 结 果 、验 证 情 况 等) 刻 在 甲 骨 上 , 并 作 为 档 案 材 料 由 王 室 史官保存。除占卜刻辞外, 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 骨 文 献 的 内 容 涉 及 当 时 天 文 、历 法 、气 象 、地 理 、方 国 、世 系 、 家 族 、人 物 、职 官 、征 伐 、刑 狱 、农 业 、畜 牧 、田 猎 、交 通 、宗 教 、 祭 祀 、疾 病 、生 育 、灾 祸 等 , 是 研 究 中 国 古 代 特 别 是 商 代 周 初
分期断代研究别开蹊径, 充分发挥了甲骨的另半体, 即背面钻
商代是神权政治时代, 商王及贵族等遇事都要占卜, 大到
凿形态的科学价值。其后, 大陆也有学者对传世甲骨背面钻凿 国家政事, 小到私人生活, 诸如祭祀、征伐、年景、游猎、生子、疾
形态进行观察。而 1983 年《小屯南地甲骨》下册第三分册,“共 病等等, 都测其吉凶祸福。占卜时首先用火烧灼龟甲或兽骨上
代 的 重 要 性 , 写 成 专 论《卜 骨 上 的 钻 凿 形 态》, 1979 年 又 出 版 ‘大事记’。”[ 17]
了《甲骨上 的 钻 凿 形 态 的 研 究》, 是 其 有 关 钻 凿 问 题 初 步 研 究 的总结。许进雄对卜骨背面钻凿形态的创造性探讨, 为甲骨文
二 对文字的流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仅 5 篇, 而其中比较 长 而 可 信 的 史 料 只 有《尚 书》中 的《盘 庚》 丁杀季历”。[ 8] 自此, 殷周两大民族结下了深深的世仇。“公季
篇, 也仅 1283 字, 且只记录盘庚迁都一事, 晚一些的如《史记》 卒, 于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 9] 文王即位以后, 为报
中的《殷本纪》也只有 2860 字, 记录简单。难怪乎在孔子时代,
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新史料的搜集和上古史的重建工作。
不仅如此, 周原甲骨上还出现不少人名、官名、方国名, 不
对甲骨文进行全方位研究。前辈大师董作宾提倡对甲骨 少可以和古文献 相 印 证 , 对 研 究 西 周 的 官 制 、方 国 、地 理 也 很
文要作观其全体的研究, 但他当时主要研究的是布满文字甲 有价值。[ 14 ] [ 15 ] 此外, 周原甲骨对研究“ 殷周间一贯相承的文
有钻凿图版 276 版, 其中线图 87 版, 墨拓 189 版, 共收钻凿线 的钻穴, 烧灼后正面出现裂纹, 称为卜兆。商王或史官就根据卜
图、拓片总计 421 版。”[ 5] 应该说, 这是甲骨学史上第—部与 兆来判断吉凶, 然 后 在 卜 兆 旁 刻 上 要 祈 求 的 事 情 , 这 就 是“ 卜
神, 逐渐形成了以《古史辨》为阵地的“疑古学派”。由于古史辨 换, 今后他们应心悦诚服地臣服于周罢了。否则, 按常礼行事,
派学者的疑古辨伪, 把传统封建思想借以立身安命的儒家经典 武王即使凯旋而归, 也无异于默认商朝存在, 那就谈不上受天
和二千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伪“古史系统”彻底搅翻, 必然导致人 有大命了。这样, 他也就只能王关中而不能王天下了。”[ 13 ]
迁时代来得多, 使我们能够系统全面正确地了解商代社会的方
持 周 原 庙 祭 甲 骨“ 商 人 说 ”的 学 者 认 为 :“ 对 史 籍 记 载 较
方面面, 并可据以纠正和解决商史乃至上古史中一些悬而未决 少的这次周人伐商活动, 陕西凤雏所出西周甲骨中有所反
的疑难问题。同时甲骨文对于商代历史的断代意义重大, 它上 映 。 ”[ 11 ] [ 12 ] 而 持 周 原 庙 祭 甲 骨“ 周 人 所 卜 ”说 的 学 者 认 为 :
甲骨文 字—起 , 全 面 著 录 甲 骨 背 面 钻 凿 形 态 的 著 作 , 从 而“ 为 辞”。因为卜辞都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 所以被称作“甲骨文”。
学术界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研究甲骨提供了最全面的科 据研究, 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 4500 个左右, 已识单字在
学信息”。不仅如此,《1973 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 6] 还刊出了 1700 个左右, 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
骨正面上的“全 体 ”现 象 , 而 对 其 背 面 分 布 的 钻 凿 形 态 却 一 直 化流变”也很有意义。 [ 16 ]
没有着意观察。自 1953 年郭若愚《殷契拾掇》第一次著录几版
如 此 等 等 ,“ 可 以 看 到 周 初 不 少 重 大 历 史 事 件 在 西 周 甲 骨
甲骨背面的钻凿以后, 1973 年许进雄发现了卜骨上钻凿对断 中都得到了反映。因此我们说, 西周甲骨是周初历史活动的
收稿日期: 2007- 05- 25; 责任编辑: 党燕妮
126
图书与情报
2007 年第 4 期源自一 为研究商代历史、周代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
意义的工作。 西周甲骨, 特别是周原甲骨上所记“王”的重要活动, 不少
甲骨文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文献, 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 可以和古文献所记商末周初的重大历史相印证, 为这—时期
关键词: 甲骨文 甲骨文研究 潜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938( 2007) 04- 0126- 05
On the Philological Value of J iaguwen
Cui Bo ( Library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Zhengzhou, 450001)
第一手材料, 同时为稽核校勘先秦古籍提供了证据。在甲骨文 的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商周两大民族, 很早就发生了
发现之前, 商史的研究仅局限于春秋战国时人所著的先秦古 交往。商代晚期关系更加密切, 这在殷墟甲骨文不乏记载。周
籍 , 诸如《诗经》、《尚书》、《周 易》、《世 本》、《竹 书 纪 年》、《山 海 人在商土文丁时代, 与戎狄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国力有了较大
经》等, 而这些典籍本身所涉商代的内容也不多, 简单粗略。如 的 增 强 , 周 人 首 领 季 历 曾 被“ 命 为 殷 牧 师 ”[ 7] , 并 在 与 戎 人 的
《尚书》中的《商书》部分仅 有 5 篇 ,《诗 经》中 的《商 颂》部 分 也 斗争中取得了节节胜利。为了遏制周人的发展, 不久商王“文
社 会 历 史 、文 化 、语 言 文 字 的 极 其 珍 贵 的 第 一 手 资 料 。19 世 纪末 20 世纪 初 , 甲 骨 文 献 被 发 现 以 后 , 人 们 先 后 对 其 进 行 复 制( 墨拓、拍摄、描摹) 和整理( 拼接、缀合、辨伪、鉴定) , 并汇 集编纂成册。已发掘的甲骨文献, 主要是殷墟甲骨, 此外还有 周原甲骨等。然而对甲骨文献的研究, 常常是一个被忽略的 问 题 。随 着《甲 骨 文 合 集》[1] 、《小 屯 南 地 甲 骨》[2] 、《甲 骨 文 献 集 成》[ 3] 等 大 型 著 录 汇 编 、资 料 文 库 的 编 纂 出 版 , 甲 骨 文 献 研 究 也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 一些学者为此进行了十 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对甲骨文献的价值略述浅见, 以 就教于方家。
承新石器时代文化、夏文化, 下接西周青铜文化, 填补了古代历 “为武王克商后在殷墟所卜。”即在“武王克商之后曾在商都举
史的空白。[4]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民主旗帜下, 以顾颉 行过受命登基的典礼”时,“告祭于商之先王, 表明自己受命革
刚为首的—批疑古辨伪学者, 继承了清末“新史学”的反封建精 殷……武王之所以违反常礼, 无非是向殷民宣布, 朝代已经更
图书与情报
·珍藏撷英·
论甲骨文的文献学价值
2007 年第 4 期
崔 波 ( 郑州大学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01)
摘 要: 百年来的甲骨学研究, 已经是硕果累累。要研究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甲骨学知识。随着一的基础上开展起来, 一些学者对甲骨文献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甲骨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文章就甲骨文献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为研究文字的流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甲骨文献是中国图书 文献的源头及对古代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实物佐证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阐发。
Kew words: Jiaguwen(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the Shang Dynasty) ; philological study of jiaguwen; potential values
CLC number: G256
Abs tract: Numerou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over one hundred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inscribed oracle bones. Certain knowledge of jiaguwen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the Shang Dynasty)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long with the compilation and the publication of series of jiaguwen corpora and libraries, the philological study of jiaguwen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in jiaguwen. Some scholars have made positive and valu- able exploration in this field. The philological study of jiaguwen has multifold valu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be into its potential values of providing new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first- hand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written language, the authentic proof for its value in being the fountainhead of Chinese written doc- ument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