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监护PPT课件

健康监护PPT课件

2020/2/13
职业健康监护在职业病防治措施中的位置
病因预防
一级预防
从根本上消除或控 制危害因素对人的 作用和损害。不足: 尽管理想,但费用 高,技术水平限制, 难以理想化实现。
早发现健康损害
二级预防
早期检测和诊断人 体受到职业性有害 因素所致的健康损 害——职业健康监 护。
治疗和康复
三级预防
职业健康监护
1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
2016年8月
2020/2/13
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监护对象及周期 第三节、监护结果评价及处置 第四节、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2020/2/13
第一节、概述
1. 历史背景 2. 基本概念 3.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4.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 5. 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6. 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健康监护
服务机构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 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 疗卫生机构承担。
2020/2/13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法》第四十二 条、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法》
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 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有
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 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
人群的界定原则 7.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程序
2020/2/13
1.历史背景
职业健康监护是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提出的 一项职业卫生服务的新技术,在美国、澳大 利亚、日本、欧共体成员国等开展比较完善。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化工部、冶金部率先在 我国引入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工程,在化工冶 金系统开展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服务,收到 良好效果。
①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 护,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劳动者能够得到与其所 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应的健康监护。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并按照规定的 期限妥善保存,要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和维护劳动者的职 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
应保证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能按时参加安排 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接受健康检查的时间应视为正常 出勤。
3.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法》第四十二条、四十五条 ③《第用49人号单,位20职12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④《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2020/2/13
① 《中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
患病以后,给予积 极的治疗和促进康 复的措施。
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生产环境检测和职业流行病学分析,研究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在人群 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接触(剂量)-反应(效应)关系,评价防护措施效果,并为制定、修 订卫生标准及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一级预防目的。
2020/2/13
2020/2/13
③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监护监管办法》参考和借鉴原卫生部《职 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的部分内容,作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部门规章,《监护监管办 法》紧紧围绕着国家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 职责分工而制定,凡是不属于国家安全监管 总局职责范围的,在《监护监管办法》中没 有作出规定,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的资质认 定、管理、处罚等。
2020/2/13
2.概念
职业健康监护(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是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 通过系统的定期或不定期医学检查和健康相关 资料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关系,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暴露者健康 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劳动者健康状况,及时 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的干预措 施,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和进 一步发展。
2020/2/13
4.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
① 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症; ② 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
分布情况; ③ 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的关系及危
害程度; ④ 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⑤ 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
2020/2/13
④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规范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接触 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开展健康监护 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监护周期。
2014年5月14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 会通告发布(国卫通〔2014〕4号),强制 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 范》(GBZ188-2014)自2014年10月1日 起实施,自该标准实施之日起,GBZ1882007同时废止。
用人单位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作业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 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卫生行政部 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 职业健康检查,并将 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 动者。职业健康检查 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
•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 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 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作业;不得安排 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 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 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 劳动者,应当调离原 工作岗位,并妥善安 置;对未进行离岗前 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 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 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采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 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 ⑥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⑦ 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2020/2/13
5.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① 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②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③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2020/2/13
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 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
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 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
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
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
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 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
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