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著作权的客体
本章考试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考试重点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概念、特点、类别,熟悉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了解民间文学作品和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基本规定。
考试的难点在于作品的概念及受保护的条件。
历年考点分析总结
1、著作权作品的定义与保护条件(单选、多选题)
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又称著作权保护对象,是指可受著作权保护的智力成果。
著作权的保护客体是作品。
作品是著作权保护的基础。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要构成作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独创性
所谓独创性,就是作品必须是作者独立创作的,而不是抄袭或临摹他人。
(2)可复制性,即作品必须能被他人所感知并能被复制。
2、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分为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和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两类。
(选择题、案例分析题,重点)
一、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何种作品属于禁止出版、传播,应当根据出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我国目前尚无出版法。
但根据目前《关于处理违法的图书杂志的决定》中,下列图书、杂志是违法的:(1)反对现行政权、违反现行政策、法律;
(2)破坏民族团结;
(3)妨碍邦交、反对世界和平;
(4)泄露国家机密;
(5)宣扬淫秽、凶杀、纵火、等犯罪行为的;
(6)具有封建迷信内容的。
二、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文件,以及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这几项内容本身是一种通用工具,不具有独创性,不符合作品的独创性。
必须掌握的名词概念
作品、独创性、著作权各种作品分类的概念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