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地理二轮第1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4地貌与策略(1)

2018高考地理二轮第1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4地貌与策略(1)


考点1 内力作用与地貌
(对应学生用书第 30 页) ■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 1.(2011·大纲全国卷)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78194021】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考题统计] 五年 0 考 [考情分析] 1.高考考查的特点
本考是重点知识内容,全国卷五年 0 考,属于重点知识的冷考点。
2.解题的 2 个提醒 (1)岩浆是岩石之母,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题 1 中山体是岩浆冷 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岩石在地球表层的转化一般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外 力作用只能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2)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①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 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②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 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③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 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专题四 地貌
栏目 导航
考点1 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考点2 大气运动与降水 瞄准第Ⅱ卷•规范练高分 | 与大气相关的3 个设问方向 专题限时集训
————[知识结构互联]————
[自我校对] ①湿润地区 ②岩浆岩的形成 ③变质作用 ④河谷的形成 ⑤盆地或谷 地 ⑥裂谷、陡崖 ⑦三角洲、冲积扇的形成 ⑧固结成岩作用
1.图甲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对应于图乙中的( 和 5
D.d 和 1
2.有关图甲中“天都峰”景观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受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而形成 ②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③受风
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 ④经历了地壳的上升运动
A.①③
B.②④
(1)B (2)B [第(1)题,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 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第(2)题,图中有多个 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 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 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2。]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能量全来自地球内部 B.只有沉积岩才能形成变质岩 C.沉积岩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 D.变质岩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
(1)D (2)D [第(1)题,图中④为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①②③都属于 外力作用。第(2)题,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能量既有来自地球内部的,也有来自 地球外部的,A 错误;已形成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均可以形成变质岩, B 错误;沉积岩是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C 错误; 变质岩是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D 正确。]
2.(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专题四 地貌地理·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
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题眼点拨] 本题题眼是“甲岩层位于第 1 个侵蚀面与第 2 个侵蚀面之间; 乙断层位于第 3 个侵蚀面之下;丙为侵入岩,切断了第 2 与第 3 侵蚀面之间 岩石”,说明甲最晚,乙最早,丙介于二者之间,“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 层界面相交”,说明发生了 2 次褶皱。
C.③④
D.①④
1.B 2.C [第 1 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再结合图乙中“变质作用” 这一信息,可确定 d 为变质岩;箭头“三进一出”为岩浆,由此得出 a 为岩 浆,4、6、7 为重熔再生作用;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确定 b 为岩浆岩;3 为内力作用;剩下 c 为沉积岩,2、5 为外力作用,故 B 正确。 第 2 题,出露地表呈现山岭的“天都峰”是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是侵入 型岩浆岩,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形成。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其出露地表,后在外 力作用下,受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因此③④表述正确。]
————[易错易混辨析]———— ①三大类岩石都可以相互转化。(×) ②新西兰南岛、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 ③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④背斜构造顶部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⑤同一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会形成不同地貌。(√) ⑥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在一起。(√) ⑦岩石位置靠下,其年龄一定老。(×)
①岩浆活动 ②变质作用 ③地壳运动 ④搬运堆积 ⑤风化侵蚀
A.①③⑤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题眼点拨] 图示为火山喷发图,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
(1)D (2)C [第(1)题,读图可知,该图为火山喷发图,是岩浆喷发活动造 成的;岩浆存在于上地幔的顶部。第(2)题,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经风化、 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1)下图中①②③④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1.花岗岩是一种结构致密、无孔隙、流纹及层理结构的岩石。其形成与已有岩 石遭遇高温、高压无关,裸露区常形成独特的“石蛋”地貌。甲图所示“石 蛋”体型巨大,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角。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石蛋”的岩石属于乙图中的( )
A.a
B.b
C.c
D.d
(2)与该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释重难——剖解核心知识备考· 1.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2.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 (1)内力作用与地貌
(2)三种地质构造类型
■预测练——沿着高考方向训练· 考向 1 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7·豫北联考)安徽天柱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图甲为天柱山主峰“天都峰” 景观,为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1~2 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