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教学策略与建议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教学策略与建议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教学策略与建议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学校在一轮复习教学中存在重点不够突出、整体思路不够清晰、计划性不强的现象。

对语言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梳理做得不够;学生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读写能力还有欠账。

2.在一轮复习中,部分学校精选不够,训练的质量不够,导致基础知识过于重复、繁琐,复习的效率偏低。

3.在复习的方式上,以大量做题为主,形式单一,没有抓住语言学科的特点,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4.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教师的讲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的记忆、诵读、演练和反思的时间不够,所学知识不能内化为能力。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教学为专题与高考题型切块训练阶段。

在一轮复习进行过“双基”训练的基础上,以题型为模式,按高考要求定时定量的训练;熟悉题型设计特点,探寻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适应考试题材和题型的变化。

一、任务要求:在一轮系统构建基础知识网络、培养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上,二轮复习要注重专题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创新运用能力等适应高考的各种品质,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得分能力。

换言之,在一轮基础知识的“归纳、梳理、总结与复习”的基础上,二轮复习要做到“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二、指导思想:专题推进,逐项突破;综合训练,整体提高;兼顾双基,能力立意;精选精编,精讲精练;转变方式,提高效率。

三、总体策略:1、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以小专题推进为主,以读写为主线,抓相关能力的互相渗透,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训练内容:专题训练分为能力专题(题型)和知识专题。

使用材料:市编二轮学案加自选材料(高考、模拟题,外地交流试题)训练方法:主要采取定量限时训练,应试技能训练与应试心理训练并重。

具体做到:①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②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和应试技能;③加强学生做题的规范化训练。

2、检测与补偿相结合。

对于学生在训练和检测中所暴露出的知识欠缺和能力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巩固与拓展。

3、巩固基础知识与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相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有两个重心: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学习的目的,两者缺一不可。

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能运用语言知识的语境,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基础知识,能力也是不能发展的。

如果知识打得不扎实,那么能力则是空中楼阁。

我们要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在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过程中,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处理好“知”与“智”的关系:在教学中要借助所学语篇,一方面是做好基础知识的梳理,语言技能的铺垫;另一方面要发展学生的意识和用英语进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高三复习要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和课本为依据,适当做一定量的题目,坚决反对题海战术,大量重复训练,practice不等于exercises,要注重解题思路与方法的点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知识是基础,训练是桥梁,能力是目的。

4、体现四精原则:1)精选精编:精选习题,精编材料。

教师要善于下“海”选题,确保训练材料的质量;提倡“剪刀加浆糊”的做法,切忌原卷照搬。

不盲目用成品题,选材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高考。

资料选编工作要力求做到科学有理,逻辑性强,达到高考要求与难度。

优化教学材料,从题海中解放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2)精讲:①二轮专项复习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化。

练习—感知—指导—运用。

②内容定位有效化。

紧扣考点;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把握教学的起点、坡度、方式和容量;找准增分策略。

③基础知识系统化。

④具体问题抽象化。

上升到理论高度。

⑤重点内容精细化。

⑥语言讲解清晰化。

不拖泥带水,点拨要到位。

3)精练:即组织有效训练。

教师要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频率要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以及“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多拿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

合理调控密度,反对题海战术。

训练要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

“三布置”指:发展学生思维的;发现规律方法的;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拓展视野、引导探究的。

“三不布置”指:机械重复性的、惩罚性的、超负荷性的。

要提高训练的功利性,让学生从训练中能够不断积累应考经验和技能。

正如西方哲言所说得那样:“一盎司的练习胜过一磅的理论”。

5、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三个要素:involve, study and activity。

第一,整堂课都要与学生的参与有关;第二,整个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基础上;第三,必须有激活和使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的过程。

“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understand. Involve me and I remember.”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探索领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各板块及专题具体策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词汇是基础,语法是主线,阅读是关键,写作是重点,听说是本钱。

1、听力:高考听力部分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除了语音、语法和词汇之外,还要依靠“语言意识”的发展,“语言经验”的积累,以及二者的结合。

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意梯度和量的逐步提高和加大,同时应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性强以及反映语言文化背景的听力材料进行训练,以便逐步提高对语篇、语境中的一切内容与形式的感受与洞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听读时的“警觉”习惯,从而在高考中能旗开得胜。

听力要常抓不懈,它是高考成绩重要的增长点。

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粗听与细听相结合,专题与套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走出误区,拓宽听力渠道,不能以单一的综合试题为主。

今年听力题山东自主命题并录音,难度较去年肯定会有所提高,对此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要鼓励学生听多、听新、听长、精听泛听结合。

2、词汇: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的问题。

没有词汇,也就没有听说读写。

要学好外语,首先要过好词汇关。

词汇复习要坚持“音(读音)、形(拼写)、类(词类)、义(词义),综合处理”。

特别要关注英汉文化的差异,掌握英语学习的实质。

具体要做到:1)切忌死记硬背,应在特定的、实际的语境中掌握用法,重点注意常用词的应用;2)要多掌握词块(language chunk);3)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发现词汇新意,拓展词汇应用;4)查漏补缺,处理好纲内本外词汇。

3、语法:英语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转引自吴文婕,2005:48)曾经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要针对《考试大纲》对语法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高考试题的选点布点的方式,进一步查漏补缺;要从语言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纬度来设计,大量接触地道的语言,采用归纳法让学生先体会再总结;做到1)语言知识的准确性Form—Correct 2)句子意义的逻辑性Meaning—Logical3)交际层面的得体性Use —Proper;但不能过多的纠缠于法难题,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巩固并掌握其用法,同时也要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复习语法难点;还要注意与写作联系起来,要落实在写上。

当代英语教学专家张正东先生指出:“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语法学,而是为了取得学习目的语的工具。

学语法→用语法→丢掉语法。

”4、阅读:“The final aim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make le arners use target language to exchange thoughts and acquire information”. (Zhang Guoyang & Zhu Yafu,1996: 53) 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教授在谈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和侧重点时曾指出,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外语的真正甜头。

在二轮复习教学中仍然应该以阅读能力的深化提高为主线,同时带动相关综合能力的提升。

要注意阅读过程中的词汇运用及扩展、语法的具体运用;进一步引导学生使用Skimming和Scanning两种阅读技巧,从文章的结构入手,迅速掌握文章大意。

注重对阅读文章的综合理解和深层理解,如长难句的结构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作者的意图推断、深层含义的推理等等;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用构词法、定义法、同义词法和反义词法等技巧在句子层面和篇章层面来理解生词,做到“温故”而“知新”;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语言鉴赏,增强学生对英语的悟性。

因而,要鼓励学生读多、读新、读长、精读泛读并举。

5、写作:写作是四项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写作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要注意分清学生层次,给予切实可行的指导。

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其使用简单句为主,表达要准确,学会使用含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的复合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在表达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一些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培养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意识。

写的教学要与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相结合。

学语法就要学到书面的表达层次上;学词汇就要掌握到词块。

要从写正确的句子入手,然后学会扩展句子。

不仅要注重表达准确地道,还要注意谋篇布局,文章结构的合理、通畅,逻辑性要强。

针对开放性作文的特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观点;留出发挥空间,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并通过背诵和朗读培养语感;要求学生注意卷面和书写,避免非知识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丢分。

6、要求:阅读天天练,每天读个三两篇(尤其是原汁原味的文章),听力不间断,完形填空抓主线,表达写作抓规范。

根据语言获得的规律,在“输入(听读)”与“输出(说写)”之间,即:在会听和会说、会读和会写之间,有一个语言机制转变的过程,必须引导学生在听到或读到相当量的语言符号之后,才能逐步转化为说或写的能力。

(陈琳,2007、9)因而,要“强化输入,重在输出。

”五、搞好二轮复习教学的十点建议:1、统一思想,强化认识。

进一步认识二轮复习的重要性,克服定型论和无所作为论。

要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备考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作为,争取二轮复习教学的最大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