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区位条件分析

交通区位条件分析

4 / 5
7.交通区位条件分析类
设问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设问2: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
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

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设问3: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为什么
背景: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天然气开发背景及该项目的位置示意图
考向: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背景:白令海峡历史联通变迁 考向: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域因素
背景:中欧班列开通及其影响概括
考向: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考向一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分析
考向二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或布局
[2015重庆文综,14(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

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

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下图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 km/h、40 km/h。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解答示例:
答案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

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4 / 5
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答题模板
自然原因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水文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气候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
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里程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资、
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

环境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技术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
2.交通港区位选择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岩港
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腹地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
水域条件
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结冰期无结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
4 / 5
(2017天津文综,14,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1)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请回答两项。

(6分)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

据上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分)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6分)
答案(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铁路线分布的社会经济原因。

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密集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考虑两城市的交通地位、经济水平、资金和技术水平等。

(2)本题考查铁路建设的区位条件。

图中信息显示,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因此修建难度大。

4 / 5
(3)本题考查旅游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

4 /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