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方案鲁商中心工程抗浮锚杆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零年八月目次1 工程概况 (2)2 编制依据 (2)3施工方法及工艺 (3)4 施工计划安排........................ . (6)5 技术管理措施............................................. . (7)6 基础底板变形监测 (9)7 附图、表 (10)1编制依据《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2-199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0-2001青岛鲁商广场抗浮锚杆施工图、结构平面布置图、基础配筋图青岛鲁商广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编号:2009-3122工程概况2.1青岛市鲁商中心1B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燕儿岛路7号,由鲁商置业青岛有限公司开发,由2栋33层住宅、2层商业网点及3层地下车库组成的带商业网点的一类高层住宅,地下4层,地上33层,该工程为青岛市2009年重点工程之一。

建设单位:鲁商置业青岛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青岛高园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青岛市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2.2 地下室车库部分使用抗浮锚杆,地下室板厚分别为400mm和500mm。

西部车库垫层顶标高为,东部车库垫层顶标高为—,总计198根锚杆,基本布置在柱基础承台下,单根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见附表。

锚孔灌注M30水泥砂浆灌注,压力注浆。

施工时要求按规范要求先做基本实验。

2283253283施工方法及工艺抗浮锚杆实验方案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抗浮锚杆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基本实验,基本实验应为破坏性实验。

3.1.1、实验目的:1)为准确确定岩层的抗拔性质、抗浮锚杆的施工参数。

2)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底层的综合摩阻力、为锚杆设计提供准确的参数。

3.1.2、试验参数及位置选择:规范中要求,在同一场地同一岩层中的锚杆,试验数量不少于9根。

本工程锚杆基本试验数量为9根。

锚杆施工前,根据地质报告、《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2005)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在场区内选择不同位置,对抗浮锚杆分组进行破坏性试验,以确定锚杆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并经勘察、设计人员复核后施工。

3.1.3、锚杆参数及施工工艺试验锚杆参数、材料及施工工艺与工程锚杆相同,成孔直径不小于160mm,锚固深度和,锚筋为直径为25和28三级螺纹钢,灌注MC30砂浆(为缩短基本实验工期,可掺加适量早强剂)3.1.4、抗浮锚杆基本实验1)浆体养护时间: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进行基本实验,一般需养护2周,当掺加早强剂后,养护时间可提前8-10天。

2)实验设备:主要设备由液压千斤顶、高压油泵、百分表、工字钢、钢垫板、锚具等。

液压千斤顶油压表应经经过关部门检测。

3)实验步骤;(1)安装支座及千斤顶a、将实验锚杆周围地面找平,清除岩渣、排除积水。

在锚杆的两侧各方2根枕木(或砼试块),枕木与锚杆中心距离不小于1.0m,消除千斤顶反力作用到锚杆周围的岩体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枕木上放置4根32b工字钢,锚杆两侧各放两根,在工字钢上放钢板。

千斤顶放在钢板上,其顶部用螺帽拧紧。

工字钢和钢板应该有足够的强度不致发生过大变形而影响实验结果。

b、在地面上放置两个对称的三脚架以安装百分表读取上拔位移量,三脚架离锚杆中心不小于1.0m。

百分表安装在螺杆顶端,用磁性表座固定。

4)实验加载方法按《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表5.2.4规定,采用五级锚杆基本实验应采取循环加卸荷方法,当第五循环荷载后锚杆未被拉坏应逐级加载直至破坏。

5)实验终止条件:(1)锚筋拉断或锚固体被拉出(2)新增强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者施加后无法上拔力保持稳定;实验结束后,必须对锚杆试验场地的破坏情况进行详尽的描述和拍摄照片。

6)实验结果整理:(1)绘制荷载位移曲线:绘制锚杆荷载-位移(Q-s)曲线、锚杆荷载-弹性位移-塑性位移(Q-Sc-Sp)曲线。

示意图如下所示。

基本实验所得的总弹性位移应超过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

(2)锚杆极限荷载的选取:当能准确确定拉拔实验的破坏荷载时,取破坏荷载的95%作为极限荷载。

(3)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以调整锚杆设计施工参数,如锚杆长度,施工工艺参数等。

施工工艺流程3.2.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锚杆制作→锚孔定位→成孔→清孔→下杆体→灌注砂浆→场地清洗、凿除孔口多余砂浆→质量检测。

3.2.2、施工工序:1)作业面场地硬化:抗浮锚杆正式施工前,浇注垫层。

2)放点定位:锚杆统一编号。

由测量员施放轴线,然后根据设计图纸用钢卷尺放出每根锚杆的具体位置。

误差不大于20mm,对特殊情况,经设计、监理同意后适当挪位。

3.2.3、锚杆制作:1)、根据锚杆长度及设计构造要求,确定钢筋下料长度,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

如图:2)、清除钢筋表面的泥渣和铁锈。

3)、用钢筋弯曲机将杆端上部弯折。

3.2.4、成孔:采用专用锚杆钻机,锚孔直径为160mm和180mm。

锚孔垂直度偏差小于1%。

成孔深度应比锚固长度深至少深50mm。

施工过程中按成孔深度为3.7m和4.7m进行控制。

3.2.5、清孔:成孔过程中,岩粉随钻进过程吹出,当孔深达到预定深度后,钻机停止钻进继续送风,将孔底岩粉尽量清理干净,以确保锚杆底部钢筋不被锈蚀。

3.2.6、下杆体:下锚杆杆体前应对杆体进行全面检查,在确认无弯折、损伤等现象后用钻机或其他方式沿孔壁缓缓送入孔内,并用短钢筋悬挂使其居中并严格控制钢筋外露长度。

3.2.7、注浆:插入锚孔底部300-500mm,开启注浆泵,在压力注浆的同时缓慢提拔注浆管。

砂浆灌注量不小于理论体积的90%。

3.2.8、养护:锚杆在养护期间不得随意碰撞。

当孔内混凝土发生塌陷或收缩较大时应在孔口及时补灌相同强度的水泥砂浆。

3.2.9 施工顺序根据图纸后浇带设置情况将底板施工区域划分为5个施工段。

因为车库部分存在高低跨,故从高跨部位现开始施工,即1号部位,依次从高跨向低跨进行顺序施工,施工顺序为1→2→5→4→3。

4 施工计划安排主要设备及材料计划4.1.1机械设备计划:4.1.2材料计划:施工管理机构及人员组织锚杆施工设四个班组:锚杆制作组、锚杆钻孔组、砂浆搅拌和灌注组、清渣组。

主要施工人员安排表5 技术管理措施质量保证措施5.1.1、重视抗浮锚杆基本实验,严格按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认真检查,取得合理的参数以验证设计。

5.1.2、正式开工前,技术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应该熟悉图纸,熟悉地层、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5.1.3、所有进入工地的原材料除有出厂合格证外,还要及时送检做到先检后用。

5.1.4、提前将砂、水泥送建筑材料试验站做配比实验。

并按照按照试验站提供的配比拌制砂浆。

5.1.5、钢筋制作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下料,因本工程采用的是直径25和28的三级钢作为锚杆杆体,接长时选用直螺纹套筒连接,连接接头Ⅲ级,接头位置错开1000mm。

锚杆钢筋分两批截断,MG1,MG2其中一根钢筋下端截断700,MG3、MG4、MG5其中一根钢筋下端截断1000。

5.1.6、成孔达到设计深度时,将成孔底岩粉尽量清理干净,若残留岩粉太厚,杆体无法下到准确的位置,杆体底部无砼保护易锈蚀。

5.1.7、注浆管可采用直径30mm的硬塑料管,也可采用钢管,插入锚孔底部300-500mm,开启注浆泵,在压力注浆的同时缓慢提拔注浆管,当岩体中存在遇水易软化的煌斑岩时,宜采用快速水下注浆或降低地下水普通注浆法注入锚固浆体。

灌注量要大于理论体积的90%。

当发生少灌时,要尽量查明原因,及时补救。

考虑到孔口段的浮浆,灌注砼时要超灌,高出垫层标高部分的砂浆带底板施工时人工凿除。

5.1.8、锚固体在养护工程中,不能利用锚杆作为挪动钻机或其它机械设备的辅助点,以免影响锚固体的质量。

5.1.9、锚杆成孔注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浆液、泥浆、沉渣,须及时清运,冲洗场地,避免废水流入未注浆的锚孔中。

锚杆全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场地。

5.1.10、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成孔、灌浆施工记录。

特别是浆体试块制作,按要求每天至少应有一组同条件试块留置,每50根锚杆应留置一组标养试块,做好试块的养护,龄期一到及时送检。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2.1、正式施工前,对每个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5.2.2、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尤其是钻机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安全施工。

5.2.3、加强用电管理,施工设备均设漏电保护装置,并委派专人定期检查。

5.2.4、进入施工场区必须佩带安全帽,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5.2.5、下锚杆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避免杆体伤人。

每台钻机施工应有一定的安全作业半径。

质量检测由业主委托第三方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除材料常规检测外,还包括下列内容:试块抗压试验和锚杆抗拔力检测。

5.3.1试块抗压试验:每组砂浆试块的强度必须大于M305.3.2锚杆抗拔力检测:抗浮锚杆施工完成2周后应进行抗拔力原位试验,试验设置及数量有设计院、监理公司、检测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1)、实验采用分级加载,荷载分级不得小于8级,试验最大荷载为锚杆抗拔力特征的倍。

2)、每级荷载施加完成后,应立即测读位移量,以吧、每隔5分钟测读一次,连续4次测读出的锚杆拔升值均小于0.1mm时认为该级荷载下的位移已达到稳定状态,可以继续施加下级荷载。

3)、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即可终止锚杆试验。

(1)最大试验荷载达到锚杆抗拔力特征值倍。

(2)锚头位移不收敛。

(3)新增加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者施加后无法使上拔力保持稳定。

4)、当受检锚杆出现想、少量不合格时,应加倍扩大检测数量并对不合格的锚杆在原位侧补加锚杆。

6 基础底板变形监测基础底板变形长期监测由业主委托第三家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

上浮量长期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该项监测可与建筑物沉降监测同时进行。

监测应从停止抽水开始,第一周内每2天观测一次,其后3个月内每周测一次,3 个月后每月监测一次,观测时间至少一个水文年。

7、附图、表附图一:施工组织体系框架图附图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质量员操作层班组长各工种操作工人操作层管理人员项 目 副 经 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 目 经 理附图三: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