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以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

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A.矿产资源丰富B.科技发展水平高C.气候条件优越D.生活消费水平低2.读某大洲沿30 °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下题。

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针叶林广布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C.干旱的沙漠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消费水平B.环境C.技术D.资源4.下列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与其呈负相关的是A.地区消费水平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D.资源5.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6.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迁入区优美的环境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较高的工资待遇7.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主要为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8.“人力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

图示人口倒挂区吸引外来人员的可能原因是A.大量建造高档住宅区B.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C.区域商业中心迅速发展D.大量开发旅游景点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

读该国2005年和2015年劳动力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低就业年龄 B.鼓励妇女就业C.人口迁移 D.出生率稳定10.10年来,该国人口( )A.快速增长B.缓慢增长C.零增长D.负增长11.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严重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D.出生率过低1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13.世界是除新加坡外,华人、华侨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A.泰国B.马来西亚C.缅甸D.印度尼西亚近年来,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自然资源中,导致北京市人口设定“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A.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15.不考虑人口政策等因素,近年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质量恶化B.产业结构调整C.房地产调控加强D.交通拥堵加重著名学者邦奇等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

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

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 )A.①是南亚大陆②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③是北美东部大陆④是欧洲大陆B.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C.①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②是南亚大陆③是欧洲大陆④是北美东部大陆D.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④是南亚大陆17.关于人类大陆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A.①大陆属于低—低—低型B.②大陆属于高—低—高型C.③大陆属于高—高—低型D.④大陆属于低—低—低型18.②大陆与④大陆( )A.人口都以自然增长为主B.人口都以机械增长为主C.②大陆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④大陆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D.②大陆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④大陆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19.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和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的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③从迁移量来看,前者以定居移民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量大④从迁移方式上看,都是被迫性迁移为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0.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国B.②国C.③国D.④国21.图中②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70%鼓励生育B.60%计划生育C.15%采取移民政策D.30%鼓励人员出国2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C.对外开放程度D.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 工业时期为160人/km2。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该材料反映出影响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24.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人口容量进行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②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人口容量的估计值③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④对人口容量的估计是建立在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的基础之上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5.读下图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示意图,能大致说明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26.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和人口金字塔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图a中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图b),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是__________;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四个箭头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_____________之间的空间移动,而且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与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

目前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是_____因素。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抚养比是指在某一地区的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之比,用以反映该地区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大小。

下表为我国2010年至2018年人口各抚养比统计表。

(1)根据表格,分析我国人口抚养比的特点。

(2)相比我国较高的人口抚养比,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少儿抚养比最低的区域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的原因。

长三角和川渝地区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该地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养老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下图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图。

(3)任选一个地区,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简述其发展养老产业的有利条件。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下右图为做图中A城市的气候统计图。

欧洲吸引叙利亚难民迁入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D 3.D 4.A 5.C 6.D 7.C 8.B 9.C 10.D 11.D 12.C 13.B 14.A 15.B 16.B 17.A 18.D 19.B 20.C 21.B 22.B 23.B 24.D 25.D26.(1)工业区文化区(2)乙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方向;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城市处于老龄化阶段,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较重27.A1A2 C1C2 两个地区从农村到城市社会经济28.(1)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儿抚养比先下降再上升(或前期变化不大,后期增加)。

(2)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们受教育年限长。

婚育年龄提高;生活水平高。

养育子女的成本高;社会福利完善,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愿望降低,出生率低,少儿比重较小;该地区就业机公多,收入水平高,生活条件好;青壮年劳动人口迁入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因此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

(3)长三角: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经济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

川渝: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养老产业基础薄弱。

发展空间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冬季气候条件优越,便于老人避寒。

29.经济政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