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用户文件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2015年8月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司机手册文档编号: CCD00000265331版 本: A技术文件更改记录目录1 用户指导说明 (6)1.1手册使用说明 (6)1.2一般注意事项 (6)1.3安全术语 (6)1.4缩写 (7)2 列车描述 (10)2.1总体注意事项 (10)2.1.1 EMU 的概况及技术参数 (10)2.1.2动车组概述 (13)2.1.3车辆布局 (14)2.2机械组件 (21)2.2.1车体结构 (21)2.2.2前端开闭机构 (28)2.2.3全自动车钩 (34)2.2.4过渡车钩 (56)2.2.5半永久性车钩 (65)2.3 压缩空气系统 (68)2.3.1 主供风系统 (69)2.3.2 辅助供风系统 (74)2.3.3 压缩空气分布 (75)2.3.4耗风装置 (76)2.3.5 截断塞门 (83)2.4 制动系统 (98)2.4.1制动系统原理及制动指令概述 (98)2.4.2制动模式 (99)2.4.3 制动方式 (106)2.4.4 制动控制元件 (120)2.4.5 制动试验 (129)2.5 电气组件 (138)2.5.1 高压系统 (138)2.5.2 牵引系统 (142)2.5.3 车载电源 (149)2.5.4 DC110V 减载特性 (154)2.5.5 冗余设计 (155)2.5.6 能量管理 (156)2.5.7 接地 (156)2.6 列车通信和控制 (164)2.6.1 总体设计理念 (164)2.6.2列车硬线 (167)2.6.3 安全回路 (168)2.7 司机室组件 (173)2.7.1 概述 (173)2.7.2 系统架构 (174)2.8 车载列控系统 (204)2.8.1 概述 (204)2.8.2 操作控制系统组件的通信结构 (205)2.8.3 列车自动保护系统 (206)2.8.4 轨道电路系统 (207)2.8.5 列车自动过分相系统 (207)2.8.6 操作控制系统的制动输出 (208)2.9辅助系统和设备 (208)2.9.1门系统 (208)2.9.2空调系统 (212)2.9.3照明系统 (214)2.9.4火灾报警系统 (216)2.9.5旅客信息系统 (217)3 正常情况下行驶 (253)3.1 准备 (253)3.2蓄电池断开状态验收阶段工作指南 (253)3.3传动和制动技术 (257)3.3.1一般注意事项 (257)3.3.2发车前 (260)3.3.3启动 (262)3.3.4在开阔的轨道路段上行驶 (264)3.3.5通过分相区行驶 (265)3.3.6 停车 (270)3.4更改前导司机室 (273)3.4.1司机换班 (273)3.4.2单司机换端 (276)3.5编组联挂 (280)3.5.1开闭机构/自动车钩出现故障时实施手动联挂 (280)3.5.2开闭机构的手动开启 (281)3.5.3开闭机构的手动关闭 (284)3.5.4两列动车组联挂 (286)3.5.5 列车解编 (287)3.6 拖拽 (293)3.6.1 连挂准备 (293)3.6.2连挂作业 (294)3.6.3制动试验 (294)3.6.4运行监控 (294)3.6.5机车摘解 (294)4 特殊操作 (295)4.1 如何查看故障信息提示 (295)4.2. 紧急驱动模式行车 (297)4.3. 复位操作 (298)4.4. 关门车操作流程 (300)4.5. 切除空气制动操作流程 (301)4.6. 停放制动切除操作流程 (302)4.7. 空调手动操作流程 (303)5 人机界面 (305)5.1 人机界面的基本操作 (305)5.1.1 定义 (305)5.1.2 HMI显示屏结构 (306)5.1.3 整体屏幕布局 (308)5.2车号显示规则 (309)5.2.1单列 (309)5.2.2重联 (309)5.3公共信息区A (309)5.4公共信息区C (310)1 用户指导说明1.1手册使用说明本司机手册是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司机编写,在司机培训期间可提供帮助,也可作为其日常工作的参考书。
它包含司机安全有效驾驶列车以及使列车维持在良好工作状态所需的信息。
本手册仅是对列车操作的说明,不包括运规等行业管理办法的内容。
1.2一般注意事项司机必须根据UIC 651标准进行使用。
只有合格人员才可负责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的操作。
操作人员负责对司机的培训和指导,包括培训时间和内容。
司机必须接受操作人员关于电气危险的指导。
司机必须接受操作人员关于紧急情况的指导(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紧急制动的忽略)。
司机必须接受操作人员关于如何通过列车无线电向OCC发出紧急呼叫的指导。
指导还必须包括非占用司机室内列车无线电的操作。
列车停站或通过站台时,需注意直线轨道中心距离应大于1750 mm。
通过站台的风速不能大于15m/s。
因忽视本规定而导致的损坏不在担保范围内。
合格人员是指因受过培训、有经验、接受过指导并具有相关标准、规程、事故预防规程和操作条件知识而得到安全负责人员授权执行必要任务的人员。
1.3安全术语本说明书引用以下标识进行安全警示:危险指若不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将导致人员伤亡或物品破坏。
警告指若不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将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品破坏。
小心6 / 311指若不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将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物品损坏。
注意需要特别注意的有关产品或本手册相关部分的某些重要信息。
注释用于提醒产品使用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技术要求。
1.4缩写缩写 说明AAR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ailroads美国铁路协会ABT Automatic Brake Test自动制动测试AC 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ACU Auxiliary Control Unit辅助控制单元ASC Automatic Speed Control自动速度控制ASD Automatic Safety Device自动安全装置MB Bistrocar餐车or或Battery Charger电池充电机(根据上下文关系确定具体含义)BCU Brake Control Unit制动控制单元BD Battery Direct电池直连供电BN Battery Normal电池常规供电BP Brake pipe制动管CCT Coach Controller车辆控制器CCU Central Control Unit中央控制单元CIR Cab Integrated Radio Equipment列车无线电CR Chinese Railways中国铁路CRH 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高速铁路CTCS 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中国列车控制系统DC Direct Current直流DDS Disturbance in Door Supervision门监控干扰DMI Driver Machine Interface人机交互界面EB Emergency Brake 紧急制动EBTC End car 端车ED brake Electro dynamic brake电制动EMU Electrical Multiple Unit电动车组EP brake Electro pneumatic brake电空制动FC First class car一等车FDCU Fire Detection Control Unit火灾探测控制单元EVC European Vital Computer欧洲Vital计算机HBT Hand operated Brake Test手动制动试验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暖通空调IDNRA Independent Detection of Non Rotating Axles不旋转车轴的独立检测KLIP KKlemme für intelligente Peripherieanbindung远程I/O设备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SS Line Safety Switch线路安全开关MBT Menu guided Brake Test菜单引导制动试验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MRP Main Air Reservoir Pipe总风管MVB 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多功能车辆总线PB Parking Brake停放制动PIS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旅客信息系统RCD Residual Current Protective Device漏电保护器SBM Segment Brake Manager单元制动管理器SBT Short Brake Test短制动试验TBM Train Brake Manager列车制动管理器TP Transformer car变压器车or或Traction Container (to be chosen in the correct interrelation)牵引箱(根据正确的相互联系确定选择)TCR Track Circuit Reader轨道电路阅读器TCU Traction Control Unit牵引控制单元UB Urgent Brake 紧急制动UBWTB Wire Train Bus列车总线2 列车描述2.1总体注意事项2.1.1 EMU 的概况及技术参数图2.1-1:列车编组中国标准动车组专用于现有轨道及中国铁路 (CR) 新建段客运。
在新建的中国客运铁路部分和特别规定的铁路段它们的时速可达 350 km/h。
中国标准动车组包括下面 8个车组成:型号 车辆简称 中文描述1.TC01/08 端车2.M02/07 二等动车3.TP03/TP06 带变压器的二等拖车4.MH04 带残疾人卫生间的二等动车5.MB05 餐座合造车动车组有两个动力单元组成。
车辆设计为单系统车辆,工作标称电压为 25 kV / 50 Hz AC。
中国标准动车组为动力分散式动车组,有50% 的轴为驱动轴。
主要技术参数列车长度,包括车钩 约208m编组 8辆一组的动车组轴式 2'2'+Bo'Bo'+2'2'+Bo'Bo'+Bo'Bo'+2'2'+Bo'Bo'+2'2'TC01-M02-TP03-MH04-MB05-TP06-M07-TC08车辆顺序:见 2.2部分定员 556+1人轨距 1435 mm限界 GB 146.1-83 科技装函〔2003〕62 号车辆长度 中间车25650mm头车26764mm车辆定距 17800 mm转向架固定轴距 2500 mm车体宽度 3360 mm车顶距轨面高度 4050 mm地板面高 1260 mm供电电压 25 kV / 50 Hz10140 kW海拔1500米以下时轮周最大许可输出功率(如海拔增高,则输出功率降低)额定功率10140kW从22.5 kV到29kV网压在22.5kV~19kV 轮周功率从额定功率线性下降至84%网压在19kV~17.5kV 轮周功率从84%线性下降至0网压在29kV~31kV 轮周牵引功率从额定功率线性下降到0自动切断低于17.5 kV和超过31 kV图2.1-2 网压与轮周牵引功率的关系图最低运用时间 330天/年每年运行能力 800000 km10140 kW再生制动的轮周最大功率350 km/h ,剩余加速度约为0.055 m/s²时 最高持续运行速度(平直道)最高试验速度 385km/h运行站台高度 距轨面高度: 1250 mm轨道中心距站台边缘距离:1750 mm端车钩高 1000 mm中间车钩高 935 mm0~200km/h 平均加速约0.424m/s²(≮0.40m/s2)度(平直道)最大轴重 < 17t最小轨道半径 S形曲线 连挂运行时:250 m; 单车调车时:150 m两个连续反向9 号道岔形成的 R180m S 型曲线与机车连挂能力,机车采用中国铁路15号自动车钩,钩高为880mm救援时,采用过渡机械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