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


牵开器
腘肌腱 髂胫束
Inside Out缝合器械


Henning 系统
特定区域套管(前, 中, 后)
双套管半月板缝合针
优点: 垂直缝合 不足:神经血管损伤
Inside Out 技术
Inside Out 技术
side Out 技术-修复桶柄样撕裂
Outside In 技术
Outside In 技术
半月板撕裂分型

纵向撕裂: 患者年轻,通常
合并ACL损伤

周缘撕裂: 半月板与关节囊 止点处 (红区)

桶柄样撕裂:
(红白交界处)
半月板撕裂分型

放射状撕裂:通常发 生在外侧半月板

不完全放射状撕裂:
无临床症状

完全发射状撕裂: 有 症状

瓣状撕裂(鹦鹉嘴样 撕裂)
半月板撕裂分型
水平撕裂(层裂): 多发生于
特殊情况
外侧盘状半 月板撕裂的 处理
Inside Out技术
Smith & Nephew
Meniscal Stitcher Set
Linvatec Zone-Specific’Meniscal Repair Set
内侧入路解剖-内侧半月板损伤
股薄肌 缝匠肌
缝匠肌 大隐静脉
牵开器
隐神经
外侧入路解剖-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
合更为牢固。
半月板修复

延伸至无血管区的修复


滑膜蒂移植
滑膜修整(Henning)

外源性纤维血块(Arnoczky)
促进半月板愈合的辅助方法
打磨创面,新鲜化
促进半月板愈合的辅助方法
纤维血块技术
支架和刺激作用
距半月板滑膜交界处4-6mm纵形撕裂
深处放射状撕裂
修复方法
部位 Inside-Out
似外侧半月板前角撕裂的表现,称为假性撕裂。
Pitfall of MRI-腘肌腱裂孔
Pitfall of MRI-半月板股骨韧带
半月板后角通过Humphrey韧带(又称前半月板股骨韧带)和 Wrisberg韧带(又称后半月板股骨韧带)与股骨内侧髁髁间窝
面相连。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半月板损伤呢?
不处理 部分半月板切除(成形术) 半月板全切 半月板修复
541骨科
半月板解剖
半月状纤维软骨结构 覆盖胫骨平台关节面的 2/3(盘状半月板)
半月板解剖
半月板解剖
半月板外周缘:厚,凸起,紧邻关节囊(腘肌腱裂孔) 游离缘:逐渐变薄 上表面:凹陷 下表面:平坦
半月板纤维结构

胶原(75%),非胶原蛋白成分 (8~13%) Ⅰ型胶原占90%
脂肪抑制序列----将脂肪的高信号去除,目的是为了区别水和脂肪
T1加权----解剖层次显示清楚;T2加权----突出病变。
半月板核磁表现
内侧半月板:后角>前角 外侧半月板:后角=前角
MRI的有效评估
部位 敏感性 特异性 82~95% (88%) 准确性
内侧半月 板撕裂
90~98% (95%)
89~95% (92%)
安全性?
相对缝合技术操作简单
Dart
第一代内植物-箭型缝合器
• 优点 推入式,简便 无需增加切口 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小 生物可吸收 • 不足 水平方向固定 软骨损伤 远端表面固定困难
第二代内植物-T-Fix Technique
第二代内植物-RapidLoc technique

少量弹性纤维: 维持半月板正常形状
半月板血供

膝下内侧动脉 膝下外侧动脉
半月板血供
半月板周缘毛细血管丛
内侧半月板: 10~30%
外侧半月板: 10~25%
半月板血管解剖
区域 部位 愈合
红区处撕裂 关节囊周边 止点处
红白交界处 血管周围处 撕裂 白区处撕裂 无血管区
容易

不容易
FasT-Fix™
垂直缝合
水平缝合
双面垂直缝合
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
长腿支具 允许0–90°屈曲 完全负重行走
完全伸直位固定
6个月内不能下蹲
半月板修复的并发症
半月板撕裂不愈合 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 外科缝合结引起皮肤刺激性疼痛
半月板损伤处理原则
如果轻微损伤且半月板稳定,可不处理;
半月板周缘全层纵向撕裂<5mm 半月板周缘部分纵向撕裂< 10mm 移位< 3mm
红区损伤应尽可能修补;
白区损伤可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半月板成形);
无法修复的情况下,才行半月板切除术;
半月板修整原则
去除异常的活动性碎片
从轮廓边缘逐渐成形 保留半月板关节囊止点 尽可能保留半月板 使用探钩,防止遗漏!(半月板胫骨面撕裂)
半月板部分切除
复位 切除后角
半月板完全切除
成功修复半月板的关键
适应证(年龄,职业,等)
根据半月板损伤机制,正确处理不稳性撕裂
强调尽可能修复,不轻易切除
固定撕裂部位
术后康复
半月板修复的适应证
不稳定半月板损伤 纵向撕裂在关节囊内3mm处(红区) 年轻患者 距关节囊4-6 mm (白区) ≥1.5cm
半月板的功能

负荷传导 吸收震荡: 20% 加强关节稳定性


润滑关节: 半月板上分布有一层滑液
本体感受结构
负荷传导
辐射状方向应力–
张力 伸直: 50%; 屈曲90°: 85% 半月板部分切除(15~34%)-所受压力 350% ↑ 半月板完全切除-接触面积 50%↓
关节稳定性
缝线断裂可导致失败。所以缝线材料很重要!
水平缝合
failure strength: 29.3 N
缝线拉出或组织损伤
半月板修复原则
复位技术:良好的复位是满意修复的前提! 缝合间距: 4-5 mm 距撕裂边缘的距离: 3-4mm 从半月板上面或下面进针均可 与撕裂处垂直
缝合方向
③半月板与关节囊分离
④半月板信号缺失 ⑤异常位置出现半月板信号
I度:
• • • 半月板内点状或球形高信号影,但不到达关节面 粘液样退变 关节镜下表现正常
II度:
半月板内线性高密度影,但不到达关节面
关节镜下可见微小的裂口
III度:
异常高密度影,到达关节面或者半月板游离缘 半月板撕裂 水平撕裂, 纵向(桶柄样), 横向(放射状), 斜行(鹦鹉嘴样)
第二代内植物-FasT-Fix technique
FasT-Fix™
强度达到金标准
强度是一代产品的两倍 可屈曲 内植物软性顶端,降低了软骨损伤的风险 手术时间短,风险低
FasT-Fix™
没有结
两个5mm“T”内植物 0#可吸收缝线 压缩性固定 垂直缝合、水平缝合均可 使用方便
半月板修复的相对适应证
严重半月板退变 内1/3(白区):超过关节囊≥6mm 斜形或放射状撕裂 复合型撕裂
损伤机制
外侧半月板损伤: 急性ACL损伤常常
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
内侧半月板撕裂: ACL损伤后由于关
节承重和剪切应力的异常,晚期发
生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几率高于外侧,
这是因为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的结

垂直缝合具有最强的抗拉出力
强度是水平缝合的两倍
缝线材料

推荐使用不可吸收材料 polyester (聚酯编织线): 6周内强度
Braided

PDS(单丝聚对二氧环已酮): ? Panacryl
40% 在6周内强度大
(聚乳酸): 3个月内强度大,并且可吸
收,目前临床尚未使用
半月板水平 撕裂:缝合 或成形
伴有半月板退变的老年患者
剪切应力 半月板下表面移位 可以转化为瓣状撕裂
半月板撕裂分型
复合型撕裂: 包括多种撕裂
半月板核磁表现
缺乏流动质子
低信号: 正常 高信号: 异常
T1和T2加权成像的组织信号强度
T1加权 皮质骨 骨髓(黄) 骨髓(红) 骨髓水肿 透明软骨 半月板 半月板撕裂 韧带 肌腱 液体 脂肪 出血(急性) 出血(慢性) 低 高 低/中等 低 中等 低 高 低 低 低 高 低/中等 高 T2加权 低 中等 低/中等 高 中等 低 中等 低 低 高 中等 低 高
外侧半月 板撕裂
71~92% (81%)
91~99% (96%)
86~97% (92%)
半月板的MRI表现
在MRI上,半月板的异常信号分为三度: Ⅰ度:异常信号为球形或卵圆形,不与关节面相同
Ⅱ度:异常信号呈线形,不与关节面相同
Ⅲ度:可呈现为多种表象,标识半月板撕裂,这种撕裂可以是浅层撕 裂,也可以是全层损伤。常见的Ⅲ度损伤信号有: ①线形高信号与关节面相通; ②半月板断裂
桶柄样撕裂: 广泛的纵向撕裂
冠状面成像: 髁间结节处
矢状面成像: PCL下方(双 PCL 征)
MRI阅片时应注意:
半月板横韧带 腘肌腱裂孔 半月板股骨韧带
Pitfall of MRI-半月板横韧带或膝横韧带
膝横韧带位于关节囊前方和髌下脂肪垫后方,连接外侧半月板前凸缘和 内侧半月板前角。该韧带厚度多变,也可缺如。 膝横韧带与半月板前角及其中央腱性附着点之间又线样高信号裂隙,类

增强股骨髁与胫骨髁适合 内侧半月板后角: ACL损伤导致前方松弛,后角 可限制胫骨前移,也容易导致后角损伤。
临床表现
病史: 创伤(膝关节扭伤) 症状: 活动时疼痛, 肿胀, 绞锁及打软腿 体征: 关节线压痛, Steinmann’s tes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