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服务贸易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四章

跨境交付提供模式仅实现服务产品的跨境交易,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并不发 生跨境行为,而通过此提供模式,可实现把劳动密集型服务(例如呼叫中心服务, 数据处理服务等)通过网络传递手段从劳动充裕国出口到资本充裕国,把资本密集 型服务从资本充裕国出口到劳动充裕国。
(二)商业存在提供模式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方式
质 疑
第一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 易的适用性
(二)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萨皮尔 和 卢兹 比较优势理论不仅适 用于商品货物贸易,同 样适用于服务贸易,要 素禀赋在货物和服务贸 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 重要作用
拉 奥
比较优势可以通过长 期经验(如海运服务) 或学习(如具体技术) 积累起来的相类似结论
认为下述两个特征 适用于比较优势理论:(1)服 务贸易是商品贸易的副产品,不 存在贸易前价格;(2)许多服 务贸易涉及要素流动。 返回
迪尔多夫
年指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适用 于分析服务贸易,但也存在局限 性。
塔克和森德伯格在1988
第一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 易的适用性
困难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适用性的困难
A、与货物贸易只具有跨境交付一种提供模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 适用性
三、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适用性 (一)规模经济理论
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依赖于一 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自身规模 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 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 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同样 会带来该产业成本的降低。
本章小结
第一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易的 适用性
A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在解释 服务贸易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也存 在着缺陷,有必要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 行若干修正,因此,在具体运动模型对服 传统比较优势 务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时,众多学者考 理论对服务贸易 虑到这一因素,在模型中或者修改前提假 适用性的争论 设,或者增加相关假定,如迪尔多夫模型, 伯格斯模型,萨格瑞模等。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辛德利 和 史密斯 在理论或经验研究中, 没有必要在概念上严格 区分商品和服务,尽管 服务与商品有着显著区 别,但是比较优势理论 的逻辑足以应付这些差 异”。
第一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 易的适用性
(三)比较优势理论不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介于前两种观点之间,承认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服 务贸易方面存在缺陷,但经过一定改进后,还是适用于 服务贸易的
商业存在提供模式指投资国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另一国境内设立机构,并对当地消 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为。除此之外,东道国(或投资国)制定的对该服务部门进行管 制或促进的各种政策也会对该子公司的比较优势产生影响,如FDI政策、税收政策、 劳动力立法等。
第一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 易的适用性
(四)自然人流动提供模式 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方式
切实可行, 广泛使用, 最受学术界 的认可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 适用性
(二)产业内贸易的相关争论
起因
产业内贸易的定义比较笼统和模糊
使人认为产业内 贸易可能是因为统 计口径过粗而导致 的一种“统计膺象”
尽管在理论上对产业内贸易是否存 在曾经引起过很大争论,但是,作为 一种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是客观存 在的,也是无法回避的,同时传统的 国际贸易理论对此现象也无法作出合 理解释。
返回
(三)境外消费提供模式影响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方式
境外消费提供模式主要表现为消 费者到外国消费服务产品,很难想 象仅是两国的服务价格差会使消费 者耗费巨大的交通成本到达另一国 消费服务。在这里,服务贸易的比 较优势主要来源于服务提供商所提 供服务产品的独特性。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 适用性
一、产业内贸易的含义及其争论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又称为双向贸易(Two-way) 和交叉贸易(Over-Lap Trad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 时间内,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类别产品的贸易现象。
含义
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Grubel 和 Lloyd
等于: 贸易总额 — 产业间贸易 (从度量的角度出发)
B
适用于服务贸易 适用性的困难
C
服务贸易提供模式 的分类与比较优势 理论的适用性 结束
第一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 易的适用性
(一)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贸易的观点
菲科特克蒂
服务与货物之间天然存在的巨大差异
山姆普森 和 斯纳普
限制要素流动会阻止: (1)服务的国际流动; (2)国际性服务价格的均等化; (3)缩小生产要素价格的国际差异。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 适用性
二、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含义与基本问题
含义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即进 口又出口同类别服务产品的贸易现象
基本问题
式不同,使得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适用于所 有四种提供模式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理论与 模型 B、关于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模 型样不能够完全适用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
学习要点
1、传统比较Biblioteka 势理论服务贸易适用性论争; 2、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易适用性困难; 3、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服务贸易适用性; 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
5、服务外包理论的发展;
6、服务贸易模式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 易的适用性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 易的适用性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理 论 服务外包与国际服务贸易 理论发展 服务贸易提供模式的交互 影响理论
除了拥有专业性服务人才外,一国 在自然人流动提供模式上的比较优势 也同时取决于国家对人才跨国界流动 的各种限制(或促进)政策。目前, 由于发达国家担心从发展中国家大量 流入的非技术性劳动力会牺牲本国劳 动力的就业,同时会造成国内资金外 流与文化冲突等问题,发达国家因此 纷纷设立各种壁垒以限制人员的跨国 界流动。
(一)对服务贸易管制政策的广泛存在 (二)服务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三)服务生产率难以衡量
(四)服务的不稳定性对服务提供者产 生了特殊的要求
(五)服务贸易的成本由服务提供者和 服务消费者双方共同决定
返回
第一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 易的适用性
三、服务贸易提供模式的分类与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
(一)跨境交付提供模式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