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编写日期:课时教案执行日期:课题第一单元课时1准备课——数一数总课时1课时目标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实物教学程序批注或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1、激发观察兴趣师(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学校。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

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3、认读1~10各数(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4、数身边的数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

三、全课总结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作业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

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练习一的1、2题教学后记第个编写日期:课时教案执行日期:课题第一单元课时2准备课——比多少总课时2课时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一一对应思想,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验一一对应思想,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教学程序批注或修改意见一、听故事,提问题,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故事:《三个猪兄弟》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听后回答。

(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

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2、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4、操作。

(“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

第2行摆几个○?(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二、运用新知教科书第七页做一做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作业练习一第2、3、4题。

“做一做”第3题教学后记第个编写日期:课时教案执行日期:课题第二单元课时1位置——上下前后总课时3课时目标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程序批注或修改意见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二、新课1、上、下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1、一切行动听指挥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教师: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后到校园内找一找,那里也藏着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作业练习二的1、3题教学后记第个编写日期:课时教案执行日期:课题第二单元课时2位置——左右总课时4课时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程序批注或修改意见一、感知自身的左右1、创设问题情境。

课件展示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问: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2、体验左、右。

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1)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2)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3)揭示课题。

3、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4、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右边是哪个同学?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二、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

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2)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齐举右手。

(2)前、后对座的两生互相演示(全班齐做)。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上楼、下楼)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

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课件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作业练习二的2、4、5、6题教学后记第个编写日期:课时教案执行日期:课题第三单元课时11-5的认识总课时5课时目标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1--5各数和1—5的基数含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读写1--5各数和1—5的基数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小棒、课件教学程序批注或修改意见一、复习旧知1、了解数数情况2、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课件展示)二、探究新知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

三、教学1~5的认识1、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2、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3、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四、教学数序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3、齐读1、2、3、4、5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五、教学书写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

(同上)4、教学4、5的写法。

(同上)六、课堂练习P16练习1、2作业练习三的1、2、4、5题教学后记第个编写日期:课时教案执行日期:课题第三单元课时2比多少总课时6课时目标1、认识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认识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