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典籍

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典籍

? 宋代类书《册府元龟》 l000卷,辑录历代君臣事 迹,分31部1100余门,总字数超过《太平御览》 一倍,为宋代规模最大的类书。
? 明代类书《永乐大典》,收录各类著作七 八千种,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目录60 卷,装订ll095册,约37000万字, 是中国 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 。
? 清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分作 6汇典32典6109部,约16000万字,是现存 规模最大的类书。
第七章 中国的古代典籍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古代典籍最多的国家, 历史上已毁损的不算,仅流传至今的古 籍就约有十万余种,记载和保存了传统 文化的丰硕成果。
第一节 丰富的古代典籍
? 中国的古籍数量庞大,古人很早就已重视 对其分类。古代的图书分类有多种方式, 其中最主要的是按经、史、子、集四部分 类。“经”是指儒家的经典及其注疏, “史”是历史著作,“子”是学术类著作, “集”是诗文词赋类著作。
方志
? 地方志的简称,为记述地方历史、地理、 风土、物产、人文等资料的著作。
? 中国的方志起源很早,《尚书·禹贡》、 《山海经》、《汉书·地理志》等是方志的 雏形,东晋《华阳国志》已具备方志的特 质。隋唐时期,开始由官方编修地方志, 至明清修志风气大盛。据朱士嘉《中国地 方志综录》统计,现存方志约有7000多种, 其中清代数量最多,约有5000多种。
类书
? 具有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性质的图书,它辑取群 书资料,按天文、地理、人物、典故、典章、制 度、诗文、辞藻、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等各 门类分别汇编,方便检索。
? 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的《皇览》,现 已散佚。
? 唐代类书《艺文类聚》 100卷,引用唐以前古籍 1400多种。
? 宋代类书《太平御览》 1000卷,征引书目 l690余 种,分为 55部5426 类,内容十分广博。
史部典籍
? 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家,从商周直至 清末,历代王朝都设有史官,记述史事, 中国的私家撰史者自孔子以来也络绎不绝, 历代公私史家撰写的历史著作可谓汗牛充 栋。中国的史籍不仅卷帙浩繁,而且体例 多样。《四库全书总目》分史部书籍为l5个 部类,它们是:正史、编年、纪事本末、 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 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 评。
? 加上民国时编撰的《新元史》、《清史 稿》,称作二十六史。
子部典籍
? 子部的名称与诸子有关,诸子在古代典籍中是指 各学术流派的著作。汉代刘歆《七略》和班固 《汉书·艺文志》将诸子分为儒、道、墨、阴阳、 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但后世按四 部分类的子部典籍远远超出诸子范畴。《四库全 书总目》将子部书籍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 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 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 14个部类,其范畴 包括哲学、宗教、科技、类书、杂著等多方面。
经部典籍
? 五经 :最早指《诗经》、《尚书》、《仪礼》、 《周易》、《春秋》,它们相传都经过孔子的整 理,因而被奉为经典。后来,“五经”组成有些 变化,《礼记》代替了《仪礼》,《左传》被并 入《春秋》,但仍称作“五经”。
? 十三经 :《诗经》、《尚书》、《周易》、《周 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 《论语》、《尔雅》、《孟子》 。
先秦诸子的代表作
? 《老子》、《庄子》、《墨子》、《荀 子》、《晏子》、《管子》、《商君书》、 《韩非子》、《孙子》、《吕氏春秋》
汉魏六朝诸子的代表作
? 《新语》、《淮南子》、《盐铁论》、 《论衡》、《抱朴子》、《世说新语》、 《颜氏家训》
集部典籍
? 收录诗文词赋等书,《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分为 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 5个部类。楚辞 是战国后期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作品。别集指 个人的诗文集,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及政治家有 编撰个人文集的习好,时代愈往后,个人文集愈 多,明清时代的个人文集多达四五千种。总集汇 集多人的诗文作品,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梁朝 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收录先 秦至梁诗文 130余家,700余篇。陈朝徐陵编的 《玉台新咏》收录汉代至梁的诗歌,是继《诗 经》、《楚辞》之后的古诗总集。著名的诗文总 集还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 三国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等。
? 方志的种类很多,有全国性的“一统志”, 省级的“通志”,郡、州、府、县的“郡 志”、“州志”、“府志”、“县志”, 还有“乡志”、“村志”等。有的方志不 以“志”命名,而称图经、记、考等,如 唐代的《元和郡县图经》、宋代的《太平 寰宇记》、清代的《日下旧闻考》都属方 志类书籍。方志中有许多正史不载的史料, 对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史书三大体裁
? 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编写 ,被称 为“正史”。
?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编写 。 ? 纪事本末体史书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编写 。
二十四史
?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 国志》、《晋书》、《宋书》、《南齐 书》、《梁书》、《陈书》、《魏书》、 《北齐书》、《北周书》、《隋书》、 《南史》、《北史》、《旧唐书》、《新 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宋史》、《辽史》、《金史》、《元 史》、《明一处,按其内容 可分成专科性与综合性两种。专科性丛书只收一 个部类的书,如《十三经注疏》为经部丛书, 《古今逸史》为史部丛书。综合性丛书收录多个 部类的书。丛书在保存古籍、方便阅览方面亦起 到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丛书是清代的 《四库全书》,它收书 3503种,79330卷,分经、 史、子、集四部,保存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近 代以来出版的大型丛书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 刊》、《丛书集成》,中华书局《四部备要》等。
?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 。
?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 篇,被抽出单独列名。“四书”最初由朱 熹提出,为儒学的入门读物,明清时成为 科举考试必读之书。
? 经部的典籍除了这些被正式列为经典的儒 家著作外,还包括其他注释和研究经学的 书籍,由于古代经学的地位很高,因此, 历代的经学著述难以胜数。清代乾隆时官 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经部书籍共l773 部,20427卷,分为易、书、诗、礼、春秋、 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10个部 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