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鹿原》读书札记

《白鹿原》读书札记

《白鹿原》读书札记第一章(P1-16)白嘉轩与六房女人白嘉轩七房女人的前六房。

写到白府白秉德老汉去世;又写到长工鹿三、医生冷先生、白赵氏。

第二章(P17-28)白嘉轩发现白鹿原六娶六丧后,情节的发展出现多次转移:首先是母子矛盾的情节。

焦点是母亲执著于赶紧给儿子娶亲,接继香火,儿子却认为娶亲埋人没有意义,要另想办法,这个情节上显出的是他的独立思考性格的萌生,不过想的办法是迷信。

第二个情节转移:因迷信风水而在寻找阴阳先生的路上发现白鹿幻象。

因此又出现了为解决白鹿幻象去寻找朱先生的情节。

见朱先生后,借着白鹿幻象的结论,是白嘉轩如获至宝。

这个情节上,写出白嘉轩的典型的地主的思想意识与性格,而且,他认为鹿子霖家这块宝地是神灵指点显示给他的。

为此,他谋划着万全之策,又可见他的聪明、有心计、果敢。

第三章(P29-41)在夺取白鹿精灵宝地的过程中,首先是求助冷先生的情节。

这个情节进一步具体写出白嘉轩的有心计,甚至有些狡猾P29。

他向冷先生的一番声泪俱下的求助之意带有阴谋,装出“穷途末路”,甘认“败家子”名声,终于使自己先退后进的谋略胜利,使冷先生为他换地帮了大忙。

接下来的情节,是鹿子霖换地的情节,这个情节上写出鹿子霖的地主心理和性格。

一样是天上掉馅饼似的如获至宝的心理,但是表现有别:性格上的不同则在换地的情节上更明晰起来。

接下来的情节就是第三,换地交易毕后的第二天,白嘉轩被母亲白赵氏打耳光找冷先生、晕倒在地的情节。

这个情节上更可看出白嘉轩的城府很深。

(注意:开始写鹿家了)第四,白嘉轩迁坟的情节。

这个情节上通过做梦、向母亲述梦,听母亲话看坟、请阴阳先生看坟、请诸位乡亲参加迁坟仪式等,写白嘉轩以自己的老谋深算作实了他的如愿以偿——把亡父的尸骨安置在风水宝地上,让白鹿精魂去滋润。

自然转入了求亲和第七次娶妻的情节。

求亲不难的过程显示了白嘉轩祖辈父辈阴德的力量,使得知恩报恩的盘龙镇药房掌柜吴长贵把自己的五女仙草许给他。

与前六个女人不同的是他曾经见过仙草。

还有,这桩婚姻也算是他自己找的,也算是从封建婚姻到自由婚姻的过渡。

第四章(P42-55)接下来的情节是白嘉轩依照岳父的指点种植、收割、制作鸦片而发大财的情节。

这个情节中,第一次写到了白嘉轩的农耕。

他是那么心中有数,耕作熟练,特别是种植收割和三年发财的过程,使这个地主的发迹在白嘉轩手里的确有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但同时也写出了他作为地主的心狠手辣,居然以毒害人的鸦片发财。

发财后的他有了银子、麦子、房屋也翻盖一新了。

“耕读传家”的匾额也跟着面貌一新。

甚至于带领白鹿原上的农民三五年间成了罂粟的王国,危害极大。

正当他得意忘形时,朱先生出现了,情节陡然转为朱先生把白嘉轩的全部罂粟犁掉了。

于是出现了朱先生和白嘉轩捣毁罂粟地的情节。

朱先生的作为以及县政府禁烟令的公布,使得白鹿原十天不过,所有罂粟犁毁。

虽然禁烟出现较大反复,如48-49页的描写,但已经与重要人物性格无关了。

只是写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些黑暗面。

接下来是白嘉轩陶醉于几件心满意足的快事:一个是大儿子的出生,欢庆满月,仪式隆重又热烈,岳父又驼来满满两大篓礼物。

接着第二个孩子有出生,至此,白家人丁兴旺,彻底扫除了白家母子心头的阴影和晦气。

母亲白赵氏也已经完全相信白嘉轩已经具备处置这一切的能力和手段。

把一切交给夫妇二人。

人丁兴旺,改变白赵氏管家的地位开始引退。

白嘉轩得意之余不能不是把人才两旺的局面归结于迁坟。

迷信思想进一步加浓。

接下来的情节是52页,成天想扩展土地面积的地主白嘉轩和另一个地主鹿子霖为争买李寡妇的六分地发生矛盾陷入纠纷至于厮打在一起了。

而后,白鹿两姓也都上阵打起群架。

于是引来白鹿家要打官司的情节。

这场纠纷因朱先生四句诗而解决。

他们冲归于好且好过以往,谁也不要李寡妇的地而且各自接济李寡妇。

至此,滋水县令古德茂题为“仁义白鹿村”。

第五章(P56-69)有一个白嘉轩制止母亲为两个儿子买偏食的情节,可看出他很会勤俭持家、不骄纵儿子的硬汉子地主性格。

待儿子一到入学年龄就为全村谋划办一座学堂。

按照旧制律习,必须把学校办在祠堂,于是又想到翻修祠堂办学校并举的情节。

沿袭族规,白嘉轩继任父亲的族长之位。

他怀揣修复祠堂的周密计划,与鹿家父子商议共建事宜。

(注意:鹿子霖情节又一次出现)工程竣工,唱戏三天,颇有影响。

学校开办,学董的白嘉轩和学监的鹿子霖去白鹿书院请教朱先生。

这个情节上以朱先生对他们的跪拜和赞赏写出了白嘉轩等的功德无量的善事之举,同时也显示了朱先生高瞻远瞩的情怀。

“仁义”白鹿村的祠堂它的子民黑娃,于是又出现黑娃与祠堂的关系尚种下恨根的情节,这就是黑娃领了同学去郊外看配种,引来老师审问并拷打以及退学的情节。

这就是黑娃反抗思想的萌芽。

第六章(P70-88)白嘉轩的第三个儿子牛犊与唯一的女儿白灵降生后,赶上辛亥革命爆发。

《水浒传》中讲:“国之将亡,多出妖孽”。

冷先生也说:“龙一回天,世间的毒虫猛兽全出来了。

”“白狼”遭贱百姓的恐怖传闻,于是出现了白嘉轩提议协同鹿子霖实施修补村庄围墙的举动修复围墙,成功发挥防“白狼”的功效。

白嘉轩的威信提高了,自信更强了。

白嘉轩为验证传闻等事找朱先生,于是出现了朱先生说“白狼”、退清军的情节,倒叙法写的朱先生的“晨诵”情节。

接下来就是朱先生把写好的《乡约》交给白嘉轩、《乡约》在祠堂的安置和通读、宣传的问题。

这一章主要写朱先生的神奇。

鹿子霖被县府任命为乡约。

第七章(P89-101)主要情节是白嘉轩发动交农事件。

是由写鹿子霖的情节自然转化而来的。

鹿子霖因抓到了保障所乡约的大权,他大吃二喝地大搞乡约挂牌仪式,并以“建立革命新秩序”为名传达收取“印章税”等等款项的规定。

这实质上是他在向白鹿村村民示威,也是他和白嘉轩较劲儿、给白嘉轩下马威的一招。

白嘉轩为反对收取“印章税”而去祠堂请徐先生撰写“鸡毛传帖”。

写成后由鹿三发送白鹿原各家,所谓“交农”事件是原来清庭只收皇粮,现在国民却加收“印章税”。

这不可能不引起乡民的纷纷议论、大大不满、乃至破口大骂。

于是“鸡毛传帖”,很容易将老百姓煽动起来。

只因有人告密,白嘉轩被鹿子霖与田福贤困住,幸亏长工鹿三理解主人之意,挺身而出,他鹿三也“忽然觉得自己不是鹿三,而是白嘉轩了。

”于是白鹿原上的东西南北四野乡民洪水一样涌向县城,吼声震天,迫使县长下跪收回成命,乡民取得胜利。

这个情节使白鹿矛盾更深,也使得白嘉“三哥,你是人!”轩和鹿三关系更深。

白嘉轩甚至在迎接鹿三的门口深深鞠了一躬:第八章(P102-117)交农事件前后一年多,村里出现赌博、吸鸦片烟导致妻儿回娘家、外出讨饭的现象。

于是白嘉轩以族长的名义出面整治。

这个情节刚告一段落,即转入做媒说亲的情节。

这就是白嘉轩给冷先生的大女儿和鹿子霖的儿子鹿兆鹏做媒,鹿子霖也为孝武做媒,许配的是冷先生的二女儿。

其中特别是白鹿两家的结亲在冷先生看来是他解决了二人之间的芥蒂,实际上是双方都需要维持这种局面。

何县长亲自登门聘请白嘉轩任本县参议员,这个情节的可贵在于作者提炼出了近代中国政治上的一些变化在农村留下的烙印。

一个是封建专制要变成民主的烙印,农民如开明地主白嘉轩参加民主政治,就是老百姓管朝政。

懂得这一点,他也不把这“当一回事”了。

甚至是“越说越远越没个边,越不当回事”说明这个烙印的还有——白灵不裹脚,受城里表姐的影响,上徐先生的学堂,并到城里上学等等,这些变化着的政治与民俗的烙印以及何县长解释的“白狼”就是土匪的含义等就都带有时代环境印记特点。

构成这一章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情节是黑娃外出熬活,领回田小娥要进祠堂,遭到拒绝。

这个情节上显示了白嘉轩所秉持的“仁义”的残酷和黑娃田小娥要求生存权的正当以及被拒绝入祠堂后的反抗心理的萌生。

第九章(P118-135)(本章是倒叙,可与第八章合)黑娃在渭北将军寨熬活,勤奋好学,深受郭财东以及两个女人的喜爱。

青春富有朝气的郭财东的小老婆娥儿姐被娶来是为了泡枣,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她想办法引诱黑娃,二人相爱,背叛郭财东,事发先后被赶出门。

黑娃后来想办法到田小娥家当长工,娶到娥儿姐。

第十章(P136-152)新兴学校兴起,旧式学堂关闭,朱先生当了县城的初级师范学校教务长。

白孝文兄弟回家务农。

白嘉轩以家长和族长的名义主持和主办了白孝文的婚礼。

鹿子霖却为大儿子鹿兆鹏在婚姻问题上不合他的意志而打了儿子。

写出反叛性格的鹿兆鹏。

而鹿三对儿子的“婚事”作为生气难忍。

白嘉轩当面说“这个女人不能要”,“要了”“要遭祸”,“丢开她”。

鹿三也当面说“把那货撵出门”。

他们“不留空隙地逼迫黑娃走投无路”。

接下来又黑娃的教训引出白嘉轩严查严管白孝文和白孝文行为反常的情节。

白嘉轩为儿子婚后的贪欲煞费苦心。

白赵氏受儿媳委托教育孙媳妇,不奏效。

白嘉轩亲自出马,当面说教白孝文:你要是连炕上那一点豪狠都使不出来,我就敢断定你一辈子成不了一件大事。

你得明白,你在这院子里是——长子。

鹿兆鹏结婚后回原上当校长,对父亲包办的婚姻不满,离家不远却不愿住在家里。

爷爷鹿泰恒亲自到学校把他叫回家,抡起拐杖,把他打倒在地。

第十一章(P153-167)反动军阀的杨排长领兵入原用枪口逼迫来百姓那粮,一亩一斗、三天交齐。

这群“白腿乌鸦一”残害百姓如同禽兽。

黑娃被父亲撵出门后,住入村边一孔窑洞,靠自食其力交上一斗麦子的税粮,平时靠打短工度日。

挣钱买了一亩来的山坡地,养了猪鸡之类,人已成熟,小日子有起色(外貌描写:P158)。

被校长鹿兆鹏约见,听到他对自己自由恋爱结婚的赞赏,接受烧掉反动军阀粮台的任务。

事情办成,黑娃迈出了革命的第一步。

杨排长把白家父子当作嫌疑人,白嘉轩不满。

他不想沾惹政治,但是族长的身分让他欲罢不能。

杨排长冲来白鹿原征粮加码,“一亩一斗,一人一斗”而且“再烧再加”。

(本章无祠堂)第十二章(P168-186)朱先生执意重修县志的情节。

写出他关东大儒的保守与一介布衣的清高,远离政治。

从刘军长到杨排长的一杠子乌鸦兵残害白鹿原百姓八个月,说明了近代中国的黑暗现实。

田福贤和鹿子霖等以“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办法让受害乡民弥补损失,从而获得了“宽厚仁德”的美誉。

乌鸦兵逃走后为解除妻子和母亲的思念之情,白嘉轩到城里看望灵灵的情节。

这个情节上显示写出了兵马相向的城中尸首堆山的惨状。

这是白嘉轩进城看女的原因。

写各种恐慌信息的传布引起白家一家对白灵牵肠挂肚的爱。

白嘉轩见到女儿的一巴掌,也曲折反映这种爱。

但他管教白灵的一套,是非常落后的封建主义思想,白灵的成长,不以父亲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朦胧的革命意识,与鹿兆海有了朦胧的爱。

白鹿仓重建成功的挂牌仪式上,推出国共两党合作的现状,特别是“国民党共产党都开宗明义,要给人民办好事“扶助农工”,国共两党合作开始。

黑娃已经有了过自己小日子的想法和愿望。

他说:乌鸦兵跑了,进不进祠堂的事也过去了,我想蒙着头闷住声下几年苦,买二亩地再盖两间厦房,保不准过两年添个娃娃负担更重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