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外立面改造

论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外立面改造

论商业建筑外立面改造
——道外区靖宇大街建筑改造风格解读
一.认识道外靖宇大街
靖宇街范围东起十四道街,西至景阳街,南起南勋街,北至大新街的围合区内,以靖宇步行街作为纵向建设主体。

其中,靖宇街从景阳街至七道街路段为步行街,靖宇街从七道街至十四道街路段为限制通行街并辐射横向街路。

哈尔滨市道外区有着目前全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

而坐落最多这些古老建筑的街道正是靖宇街。

如今为再现历史文化街区,哈尔滨市政府从2007年开始,将用三年的时间对这片历史保护街区进行分期改造。

除酒吧演艺歌厅外,将全部彰显老道外原汁原味的风情,而且老道外所有知名小吃将齐聚这里,客人将可以在仿旧环境里,也可以在优雅的现代客房中,开窗俯视楼下,边听戏边品尝美食,一饱东北特有的历史地方特色。

而这种风格不仅在欧洲盛行,在我家乡哈尔滨也是一个时代的标记。

二.靖宇大街建筑风格解读
1.起源于“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
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它的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富于变化,只是有的建装饰堆砌过分。

典型实例有爱德华七世时代建筑。

2.转变为“中华巴洛克建筑”:哈尔滨老道外是哈尔滨的发源地,百年前的哈埠只有东西两区,东区是道里的三十六棚,西区便是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区。

西起景阳街、东至十道街,北起升平街、南至南勋街的这片面积5
3.11公顷的街区,已被划定为“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

在街区上沿街而立的斑驳巴洛克风格建筑身后,是257个中国传统院落,这就是目前全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

“中华巴洛克”建筑其实就是“中国式西洋建筑”,是典型的中西合璧。

“中华巴洛克”这一名称最初是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提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松茯介绍说。

巴洛克建筑艺术是17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
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装饰富丽与雕刻细致,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而“中华巴洛克”简单说来就是在中国的“巴洛克”,即在中国形成的有巴洛克风格的中国特色建筑。

3.据史料记载,20世纪初,一批精明干练、有头脑、有胆识的民族工商业精英,率先在南二道街开商铺、办实业,在道外的腹地置地盖房。

盖楼时那些中国工匠纷纷效仿道里、南岗的“洋房”,采用中国的建筑手法,清水砖墙,白灰勾缝,砖木结构,雕花围檐,建造成了典型的中式“小洋楼”——欧式立面、中式院落。

这些并不全是出于建筑师之手、而是出自中国工匠之技的沿街建筑,外墙的立面风格上,极尽了巴洛克的建设之风,而装饰和雕花的纹样却全部取材于中国传统民俗,用蝙蝠、牡丹、如意和铜钱等民间文化元素,传达出中国的福、禄、吉祥之意。

“中华巴洛克”代表纯化医院位于南头道街与靖宇大街交叉口处
及中亚金行位于在哈尔滨道外北头道街与靖宇大街交叉口处
典型的折衷主义:中国邮政银行位于哈尔滨道外南十六道街与靖宇大街交叉口处
道外清真寺位于在哈尔滨道外南十三道街与靖宇大街交叉口处
4.哈尔滨道外靖宇传统商市保护区现有已确定的保护建筑26栋,其中Ⅰ类保护建筑1栋,Ⅱ类保护建筑9栋,Ⅲ类保护建筑16栋。

临靖宇街20栋,这些保护建筑构成了哈尔滨传统商业街的独特风貌。

三.怎样实现古为今用,老道外如何重拾辉煌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社会需求的改变,道外靖宇大街——这个在城市重要位置中留下了相当数量旧有建筑的区域。

一个记载了哈尔滨城市文明的发展历程的区域,它是时代的遗痕,它用建筑形态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但现在大多已经丧失了原有的使用功能,脱离了城市的肌理,面临着去与留的选择。

通过对靖宇大街的改建,使之恢复和适应城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承担起社会生活新的职能,所蕴藏的价值被重新改造利用,在合理的使用同期里,利用坚固的结构、空间、材料、通过改造赋予新的功能和立面、色彩。

未改造的就有建筑
我们将在文化底蕴保有的同时通过植入步行系统、塑造城市设计五要素、植入触媒点等城市设计手法,挖掘哈尔滨道外靖宇传统商市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创造更多的休闲空间、激发人的行为发生,激活保护区的活力。

进行系统的商业化的改造。

改造目标:
①整治环境:加强街道绿化和环境小品设施,突出重要节点和标志性建筑,形成完整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提高城市品位。

②延续特色:保持传统的商业功能和独特风貌,独有的街道形态和生活方式,形成城市特色的地域风情。

③改善生活:修缮建筑,整治院落,形成适应现代生活的社
区,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④繁荣经济:形成以工商老字号为主体的商业购物与餐饮娱乐中心,开发风貌区民俗文化旅游业,商业和旅游互相促进,共同繁荣。

四.现在的道外区
哈尔滨老道外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道外区中部地区,街区划分为两个部分,东面为靖宇南四道街至靖宇头道街,主要以老字号餐饮店铺、院落式精品酒店、主题商务会所等历史文化感极强的店铺为主,还有传统的所民俗小剧场和民国时代生活场景的5号院影视基地。

西面为景阳街至靖宇头道街,主要以品牌服装、时尚餐饮、影院、超级数码体验店、国际商贸城、婚纱影楼、大型KTV等购物、娱乐、休闲为主的店铺。

这样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内形成了,新旧对话,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休闲体验
中心。

改造后的步行街
重建的中华巴洛克
老道外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了八大功能业态,其中文化旅游功能中有老道外历史纪念馆、收藏馆、影视创作、游客中心、茶艺园、中华巴洛克书画艺术展厅等,让游人亲身感受哈尔滨的历史文化。

购物功能中有连锁超市、品牌专卖店、大型购物中心、儿童中心、超级数码体验店、陶瓷文化艺术品集散中心,全面满足游人、购物者的城市生活需求。

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有银行、邮局、24小时银行服务(ATM)、充值中心(IC卡、手机缴费、水电、燃气等)、综合票务售卖中心、医疗服务(药店)、警务室等服务机构,这些场所全心全意的为游客和市民服务。

餐饮功能有特色餐饮街、特色小吃、特色档口、老字号传统美食、品牌时尚餐厅、商务餐厅、休闲餐厅,带给市民和游客多方面的味蕾体验。

体验功能有民俗展示体验、建筑艺术欣赏、博物馆、城市舞台,带给游客市民穿越百年的风尚轮回的另类体验。

休闲娱乐功能有
娱乐会所、剧场、酒吧、咖啡馆、电影院、KTV、饮吧、spa养生等,让游人和市民体验活色生香的不夜城。

住宿功能有国际青年旅舍、特色酒店、经济酒店、院落式传统民居,给游客带来别样的居住体验。

商务功能有院落式商务办公及服务配套、高端商务会所、商务酒店、创意工作室等,让商务人士在浓郁文化氛围内洽谈商务。

这些功能业态与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完美结合,会使来到这里的人们带来全新的旅游、购物、休闲体验,成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化体验中心,一处值得去的新景观。

如今,走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仿佛进入一个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集中展示橱窗。

老同记商场、靖宇典当行、亨得利眼镜店、新一代眼镜店、银金老照相馆、老鼎丰、大罗新古旧市场……经过岁月的冲刷,许多建筑虽已“老去”,但透过它们残损的外表,依旧不难想像它们当年的高贵与华丽。

透过改造和重建后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去看那些在百年前匠人们精心打造并且是我们独有
的镌刻历史的建筑,仿佛在这漫长岁月中穿梭。

百年建筑仿佛带着欣慰的笑容,看着我们,看着周边,一点点变化、成长。

感谢匠人们的用心,让我们在百年后的今天看到这些建筑依然佩服、赞叹;感谢对那些失去使用属性建筑进行改造的当代人,让哈尔滨人不忘历史,感受繁华。

哈尔滨的老道外在旧城改造中焕发新的生机,形成了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中更加靓丽独特的风景线。

重建的建筑与旧有建筑的隔街对话
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4》、《室内设计资料集》、《建筑外立面设计》、
《民用设计通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