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教研组活动评课记录电子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教研组活动评课记录电子版

总之,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6、评委点评。
1、蔡克莲: 在讲授中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听读、范读、领读、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在初读古诗时,让学生自读三遍,要求读准字音,句子读通。
2、王密: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步入赏析古诗的角色。由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传染,从而加深对诗文的感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并且为学生理解、体味古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谭菁:古诗字字凝练,句句隽永,重在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触领悟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群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把握古诗的韵律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
周秘:《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中,小马虽然勇敢,但是没有妈妈的正确、耐心的鼓励是过不了河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多讲少讲并没有界限,关键在于“意”,而不在于“形”。小马一定要自己过河,妈妈也可以尽情地说。文本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只在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
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教研组活动评课记录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主题
评课议课
主持人
活动内容
评课议课
活动时间
2020.6.9
活动地点
网பைடு நூலகம்评课
出席人签字
活动目的
通过评课议课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教研主要内容记录、研讨发言要点、教研决议等
1、上课人员反思
邓昌梅:《小马过河》这篇课文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麦子驮取磨坊,在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它询问了老牛,得到的答案是“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水很深”,小马无法判断,只好回去找妈妈,妈妈鼓励它凡事要多动脑,勇于尝试,最后它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课文重点是分角色朗读和根据关键词复述故事内容。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把我人物心理,最后明白一个道理:遇事要多动脑,要自己试一试。复述故事部分我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复述,效果还不错。
4、评委点评
1、何兴意: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扩想课文中许多词句和句子写得比较简略,但有着丰富的内涵。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想象,就会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2、高琳琳:抓住情节的“空白”,引导学生补想作品的艺术形式要精炼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这就给读者留下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空白点”,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作为教者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未来的生活和未来的世界。通过补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深刻,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因为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自主诵读,教师范读,材料补充,教师引导补白等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理解。
三、语文组教师网络学习交流。
活动小结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主题
评课议课
主持人
蔡克莲
活动内容
评课议课
活动时间
2020.6.10
活动地点
网络评课
出席人签字
活动目的
通过评课议课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教研主要内容记录、研讨发言要点、教研决议等
5、上课人员反思。
康印印:《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此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2、评委点评
汪锋:适量的讲。用“四两拨千斤”和“牵一发面动全身”来说明讲的适量也许是最适合不过了,在课堂上当讲而讲,讲则必精。在《小马过河》一文中,抓住“评”字,引导学生评价小马的优缺点。接着,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根据自己的感悟说说从哪些字、词、句中可以体会小马的优缺点。
黄运伟:教师的讲应该让学生能够接受,应该依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例如《小马过河》一文的教学中,学生朗读妈妈对小马说的话出现困难时,邓老师花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讲,通过讲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身临其境。
三、语文组教师网络学习交流。
活动小结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主题
评课议课
主持人
何兴意
活动内容
评课议课
活动时间
2020.6.4
活动
地点
网络评课
出席人签字
活动目的
通过评课议课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教研主要内容记录、研讨发言要点、教研决议等
3、上课人员反思
沈义玉:《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1.本课教学,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由于是科幻小说,自己平时对这方面的知识的积累不够丰富,特别是文中机器人授课这一环节,由于自己比较陌生,只能照本宣科,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2.课堂教学情绪中庸,缺乏教学热情,由于科学幻想类型的课文,自己总觉得是属于年轻人的,感觉科学幻想总是假的,不现实,内心不能接受,因此在教学时,感觉教学的知识很虚假,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当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无法调动了。3.改进措施.“我思故我在”,在以后教学中,我觉得可以抓住科幻这一题材,让学生多多接触,同时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如:科技手抄报,未来的学校……这样加强学生对位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的动力。
3、孙连伟:抓住已有条件,引导学生推想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相当篇目的课文含有严密的推理过程。如《要下雨了》《惊弓之鸟》《蝙蝠和雷达》等,都直接写出了推理的过程,是训练学生推想能力最好的教材。还有一些课文含有推理过程但没有直接写出来,如《称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捞铁牛》等,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有关条件把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的推想过程想象出来,这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