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设计

机械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设计

机械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设计
机器零件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到它们的结构工艺性,要注意到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就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否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出来。

结构工艺性好的零件,制造是方便而经济的。

因此,研究和改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对机器制造生产有着很大的意义。

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 )零件的结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尽量采用平面、圆柱面,以节省材料和工时,简化加工工艺。

(2 )零件的结构应与其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相适应。

(3 )零件的结构形状应有利于提高质量,防止废品。

(4 )零件尺寸应尽量采用标准化,同一零件上相同性质的尺寸最好一致,以简化制造过程。

机器制造中,由于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不同,它们对零件的结构要求也不一样。

下面举例说明各种工艺方法所应考虑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表8-4 、8-5 、8-6 、8-7 )。

表8-4 铸件结构工艺性举例序号说明不良结构良好结构1取消端盖上部的法兰凸缘,以减少分型面,由三箱造型改为两箱造型,并省去了环状外型芯,简化了造型工艺
2改进凸台设计,采用a )或b )的结构设计均可。

避免
用型芯或活块模造型3把支座结构由框形截面改为工字形截面,避免采用型芯4改进内腔设计,采用整体型芯,避免使用型芯撑5减少金属局部积聚,使壁厚力求均匀
6采用直的轮幅,冷却收缩时产生内应力,可能使轮幅拉裂,采用弯曲轮幅就可借轮幅的变形,使内应力降低7铸件壁由直角连接改为圆角连接,避免应力集中和引起裂纹8交叉结构的铸件设计,切忌尖角交叉,而应采用带有合理圆角的交错或环连接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