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艺精品教案-零件结构工艺性

机械制造工艺精品教案-零件结构工艺性

课时:2课时
教学课题:零件结构工艺性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典型零件结构上的工艺审查
能够基本完成对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教学重点:掌握典型零件结构上的工艺审查
教学难点:能够基本完成对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教具仪器:多媒体
零件结构工艺性
概述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
在机械设计中,不仅要保证所设计的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且还要考虑能否制造、便于制造和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

这种在机械设计中综合考虑制造、装配工艺、维修及成本等方面的技术,称为机械设计工艺性。

机器及其零部件的工艺性主要体现于结构设计当中,所以又称为结构设计工艺性。

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简称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存在于零部件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包括:材料选择、毛坯生产、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装配、机器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回收和再利用等。

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
1)机器零部件是为整机工作性能服务的,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应服从整机的工艺性。

2)在满足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零件造型应尽量简单,同时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加工表面数量和加工面积;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外购件;增加相同形状和相同元素(如直径、圆角半径、配合、螺纹、键、齿轮模数等)的数量。

3)零件设计时在保证零件使用功能和充分考虑加工可能性、方便性、精确性的前提下应符合经济性要求,即应尽量降低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使零件便于制造。

4)尽量减少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力求实现少或无切屑加工,以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5)合理选择零件材料,使其机械性能适应零件的工作条件,且成本较低。

6)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使零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无污染、省能源,便于报废、回收和再利用。

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
对于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主要从零件加工的难易性和加工成本两方面考虑。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对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尽量降低,同时对零件每一个加工表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可加工性和加工的经济性,使其加工工艺路线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尽可能使用标准刀具和通用工装等,以降低加工成本。

此外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还要考虑以下要求:1)设计的结构要有足够的加工空间,以保证刀具能够接近加工部位,留有必要的退刀槽和越程槽等;
2)设计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如应尽量避免使钻头在斜面上钻孔;
3)尽量减少加工面积,如对大平面或长孔合理加设空刀等;
4)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考虑,在结构设计中应尽量使零件上相似的结构要素(如退刀槽、键槽等)规格相同,并应使类似的加工面(如凸台面、键槽等)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轴截面上,以减少换刀或安装次数及调整时间;
5)零件结构设计应便于加工时的安装与夹紧。

表2-17给出了部分零件切削加工结构工艺性改进前后的示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