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版(北京)地理七年级上册 3.1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教案

中图版(北京)地理七年级上册 3.1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教案

3.1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我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能够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并且说出它们的走向。

3.能够通过地形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我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你到过黄山吗?你知道“五岳”吗?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我们国家的“名山大川”,感悟我们国家的地形特征。

课件展示:
【探究活动一】:我国地形特征
教师:通过观察世界五种地形的图片,能够区分这五种地形并说出名称。

课件展示:
学生:五种地形分别是山地、丘陵、盆地、高原、丘陵。

教师:将这五种地形反映在分层设色地形图,应该如何区分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海洋用蓝色表示,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教师:通过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观察中国地形图,得出我国主要哪几种地形,分布位置在哪呢?
课件展示:
学生:中国分布有五种地形,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

教师: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种地形类型兼备。

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

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高原、盆地、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

我国各种地形所占比例如何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中国各类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

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那么,山区发展经济的利弊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泥石流等。

【探究活动二】:我国地势特征?
教师:根据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结合地势阶梯示意图,回答3个问题:1.说出沿北纬36°线,我国自西向东海拔有什么变化?2.说出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大致分几级阶梯?
3.找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看地形图,首先要先观察图例,通过图例可以得知,颜色越深,代表海拔越高。

再进一步观察中国地形图,会发现我国地形呈现明显的三种颜色,西部呈褐色,颜色最深,代表海拔最高,属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中间呈黄色,颜色居中,属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东部呈绿色,颜色最浅,代表海拔最低,属于我国第三级阶梯。

因此,可以得出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大致呈三级阶梯。

通过观察地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学生: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教师: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山为我国的边界山脉,位于我国西南
边疆,属于第一级阶梯的西南边界;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19米,从第一阶梯边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三级阶梯是从第二级阶梯外缘向东,海拔500米以下。

我国的地势特征会对河流、气候带来哪些影响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教师:山脉作为阶梯分界线,那么我国山脉是如何的分布的呢?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观察我国山脉分布图,发现我国山脉是按不同走向分布的。

西部多东西走向山脉,东部多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东西走向山脉主要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东侧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贺兰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阿尔泰山等。

弧形山脉的喜马拉雅山。

这些山脉大多为我国地形区的天然界线。

教师:将我国主要地形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填写在地势空白图中,从而得出我国地势的主要地形区。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所填地形区的名称,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阶梯地形区及界线山
第一阶梯
界线
第二阶梯
界线
第三阶梯[来源:]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阶梯地形区及界线山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教师:根据地势特征,完成下面填图内容。

课件展示:
学生:自主回答,完成填图内容。

教师: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五.板书设计
地形特征: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中国地形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山脉分布东西走向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阶梯分界山脉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清楚如何应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从中国地形图中得出中国地形特征,并结合颜色不同,概括中国地势特征,进而清楚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及山脉的名称,从而得出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通过本课,能够熟练应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