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遥感物理基础
遥感的基本出发点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2、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 黑体 普朗克公式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Stephen Boltzmann Law) 维恩位移定律(Wien’s Displacement Law) 基尔霍夫定律 地物的发射光谱
100-106cm >106cm
用于无线电通讯,分超短波、短波、中波、长波
冯新伟
常用的遥感波段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
紫外线:波长范围0.1---0.38μm,太阳辐射只有0.3--0.4μm到达地面,能量较少;可探测的高度在2000m以 下,目前多用于探测碳酸岩分布,油污染的监测,能提 供土壤水份和作物病类信息。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μm,人眼对该波段具有 敏锐的分辨能力,是鉴别物质的主要波段。遥感技术中 主要用摄影和扫描方式接收和纪录地物对可见光的反射 特征,是现在遥感中最常用的波段。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它集中了太阳系99.865%的质量。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没有固体的星体或核心。太阳从 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大气层。其能 量的99%是由中心的核反应区的热核反应产生的。太阳中心的 密度和温度极高。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质量约占71%) 与氦(质量约占27%)。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二、地物的光谱特性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1、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 叫地物的反射光谱。 按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 曲线(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反射率) 称为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波 长 <0.03nm 0.03-0.3μm 0.3-0.38μm 0.3-0.38μm 0.38-0.43μm 0.43-0.47μm 0.47-0.50μm 0.50-0.56μm 0.56-0.59μm 0.59-0.62μm 0.62-0.76μm 0.76-1000μm
遥感应用特征 来自太阳的辐射完全被上层大气所吸收,不能为遥感利用,来自放 射性矿物的γ辐射作为一种探矿手段可被低空飞机探测到 进入的辐射全被大气所吸收,遥感中未用 波长小于0.3μm的由太阳进入的紫外辐射完全为上层大气中的臭 氧所吸收 穿过大气层,用胶片和光电探测器可检出,但是大气散射严重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5、电磁辐射源
(1)自然辐射源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被看作是接近6000K黑体的辐射源。99%的辐射能 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0.3--3μm,大部分集中在可见光波段,一般称为 短波辐射。46%的辐射能集中在0.4-0.76μm的可见光段。 地球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
感) 干涉有利于能量增大,使图像清晰; 也可以使同一物质表现不同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3)衍射(绕射)
电磁波遇到有限大小的障 碍物时,能够绕过障碍物 而弯曲地向障碍物地后面 传播。把这种通过障碍物 边缘改变传播方向地现 象,称为电磁波的衍射。
1)菲涅耳衍射:入射光与衍 射光不都是平行光的衍射。 2)夫琅禾费衍射:入射光 与衍射光都是平行光的衍射。
造成遥感影像不准确;缩小阴影区域等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4)偏振
电磁波遇到“狭缝”的障碍物时,能够通过“狭 缝”的振动分量,称为电磁破的偏振。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立体镜 使用
(5)多普勒效应
电磁波因辐射源(或者观 察者)相对于传播介质的 运动,而使观察者接受到 的频率发生变化,这种现 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 家多普勒研究声波时发 现。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
分子振动, 晶格振动
红 外 线
近红外 (反射红外) 中红外(热红外) 远红外(热红外)
0.76-3μm 3-5μm 8-14μm 0.1-100cm
分子旋转和反转, 电子自转与磁场的 相互作用 核自转与磁场 的相互作用
微 波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无线电波 工业用电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6)光电效应
(1)当电磁粒子的能量hv小于电子逸出功A时,电子不能 脱出金属,只有当hv>A时,即v>A/h时,才能生产光电效 应;光电效应具有一定的截止频率,其数值为v0=A/h。 (2)电子的初动能和电磁辐射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3)光电流的强度和入射的电磁辐射强度成正比。 (4)光电流呈瞬时性。 光电效应在遥感中很重要,扫描成像、电视摄像等就 是利用的光电效应,把光像变成电子像,把对人们眼晴无 作用的电磁辐射用一定的探测元件接收下来,使其通过光 电效应变成电子像,最后变成人们可以看见的影像 。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变化特点: 普 朗 克 公 式 图 示 (1) 辐射通量密 度随波长连续变 化,只有一个最 大值; (2) 温度越高, 辐射通量密度越 大,不同温度的 曲线不相交; (3) 随温度升 高,辐射最大值 向短波方向移 动。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1)叠加原理
当两列波在同一空间传播 时,空间尚各点的振动为 各列波单独振动的合成。 任何复杂的电磁波都可以 分解成许多比较简单的电 磁波; 比较简单的电磁波也可以 合成为复杂的电磁波。 (白光的色散和合成,计 算机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混合像元的分解 )
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机械波:振动的是弹性媒质中质点的位移矢量。 电磁波:在真空或物质中传播的交变电磁场。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2、电磁波的特性
(1)波动性
表征波动的主要物理量是波长λ,周期T,频率ν、振 幅A,波数N,园波数K和角频率ω,以及波速υ,初 相位ψ,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前章重点:
1、遥感及遥感技术的含义 2、遥感平台、传感器和地面控制系统 3、遥感发展的主要趋势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第二章 电磁辐射及地物波谱特性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遥感技术是建立在物体电磁辐射理论基础 之上的。不同物体和现象具有各自的电磁 辐射特性,才能应用于遥感技术。 遥感的本质是通过探测器接收物体或现象 反射、发射的电磁辐射信息,进而转变成 数据或影响,供各专业解译、应用。
指波长在6μm以上的地 球辐射,属于热红外波 段,主要是地物自身的 热辐射能量。 冯新伟
(2)人工辐射源
人工发射一定波长的波束,接受地物散射该光束返回的后向反射信号 的强弱,从而探知地物或测距。主要是主动遥感。 微波辐射源 常用波段0.8—30cm的微波。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具有一定的穿透 力,容易区分某些物质。 激光辐射源
冯新伟
电磁波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 与物体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 波长愈长,波动性越明显; 波长愈短,粒子性越明显。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3、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1)叠加原理 (2)干涉 (3)衍射 (4)偏振 (5)多普勒效应 (6)光电效应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本章主要内容
一、电磁辐射 二、地物的光谱特性 三、大气和环境对遥感的影响 四、地物光谱特征测定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一、电磁辐射
1、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s)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4、电子波谱
按照电磁波的波长的长短(或频率的大小), 依次排列成的图表。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产生方式 原子核内部的相互 作用 层内电子的离子化 外层电子的离子化
谱 段 γ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摄影紫外 紫 蓝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43.5%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而3--6μm的地球辐 射,是地物反射和自身 热辐射兼有。 指波长在0.3—2.5μm的 地球辐射,属于可见光和 近、中红外波段,主要是 地球反射太阳辐射的能 量。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新伟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Stephen Boltzmann Law)
对普朗克定律在全波段内积分,得到斯蒂芬-玻尔 兹曼定律。 辐射通量密度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加,与温度的4次 方成正比。温度只要有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辐射通亮密 度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