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怎么回事?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滬)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相关症状•胸骨后疼痛胸骨后疼痛在临床中经常见到,是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疼痛性质可呈多种,是常见症状之一,一般由胸部疾病(也包括胸壁疾病)所引起。
一些人出现胸骨后疼痛之后,常常怀疑患了冠心病,肓目按冠心病治疗。
其实,引起胸骨后疼痛的原因很多,心血管、肺、纵膈、食管等都可能患病,一旦胸骨后疼痛,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确诊。
•胸闷胸闷chest distress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
轻蒔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O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
•劳累后心悸劳累后心悸指患者进行体力劳动,体力消耗后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
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前心绞痛; 恶化性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
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后者是由于粥样瘤表面的纤维斑块破裂,结果出现血小板粘附引起的•造影证实1/3以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其缺血区的血管内有导致部分闭塞的血栓,由于造影时可能难于辨认血栓,报道的发生率可能偏低.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现(卧位心绞痛),性质呈进行性(恶化型),这些改变可任意组合•大约30%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在发作后3月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猝死少见,胸痛吋心电图的明显变化是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重要标志.■。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胸闷憋气胸闷憋气的原因比较多,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最常见的是由于心脏和肺部的疾病造成的。
心悸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
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
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考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心搏漏跳规则的心脏跳动之外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早搏时可无症状,也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频发早搏使心排血量降低,或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吋引起乏力、头晕及胸闷,并可使原有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加重。
用手测搭脉搏时可发现脉搏不稳定、早跳或“漏跳”。
早搏可偶尔出现,也可频发。
早搏可以出现在任何的年龄段的患者。
动脉造影异常动脉造影是令动脉内充盈对比剂,使动脉系统显影的检査方法。
人体动脉系统的分布、数目、形态相对恒定,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是动脉造影检查。
为了使欲查动脉得到最佳显示,希望将导管导入距兴趣动脉尽可能近的部位,注射对比剂后局部可达到尽可能高的浓度。
根据导管顶端距兴趣血管的位置,可分为非选择性动脉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
劳动耐力下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简称肺心病。
其临床特点以咳嗽、咳痰,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浮肿,X线显示肺气肿、肺动脉分支扩张,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房或右心室增大等。
本病病程发展缓慢,首先患者多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其次逐步出现心悸、气急加重和紫绡,尤其在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吋,通气障碍进一步加剧,从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木病在我国较为常见,根据国内近年的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 41%-0. 47%。
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
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
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咅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
若呼唤病人无回应, 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
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
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通常入睡并无困难,但在夜间熟睡后,突因胸闷、气急而需被迫坐起。
心跳过速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者,称心跳过速。
呼吸异常人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 4。
安静吋呼吸的洪都拉斯气量平均为500ml(300^700ml),每分钟通气量约呼吸异常是指呼吸的频率,节律概念人度的改变。
当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 呼吸费力,客观上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都发生改变,称为呼吸困难。
是本节讨论重点。
心律失常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叫心律失常,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Z—。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查体吋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急性房颤初次房颤且在24〜48小时以内,称为急性房颤。
通常,发作可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
对于症状显著者,应迅速给予治疗。
狭窄杂音心脏杂音心音以外的一组频率不同、强度不等、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
可以与心音分开或相连续,甚至可完全遮盖心音。
按其出现的时期分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按性质可分为喷射性、回流性、乐;音样、雷鸣样、吹风佯、机器样等;按强度分六级;按其临床意义可分功能性杂音和器质性杂音。
功能性杂音在健康人中相当多见,器质性杂音对心辩膜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心脏病引发的晕厥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且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表现。
引起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心脏性晕厥和非心脏性晕厥。
心脏性晕厥占晕厥者的9%飞4%,根据病因乂可分为心脏机械功能障碍性(机械性)和心律失常性(心电性)。
前者超声心动图往往有较特异的表现,容易诊断;后者发病常具有突发突止特点、预后较差,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心脏病引发的晕厥即是由心脏病引起的晕厥。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
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
心脏停搏心脏停搏指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断续出现慢而极微弱且不完整的“收缩”情况,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 波群,频率多在每分钟20〜30次以下。
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 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咅,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心脏停搏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心脏停搏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室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约占全部冠心病的20%,死亡率高。
不典型胸痫不典型胸痛,其胸痛症状不典型,临床上胸痛,胸部不适是常见的症状,其临床表现齐异。
比如胃疼、脖子疼、牙疼、嗓子疼等等。
心慌气短心慌气短可能和心情、年龄有关,也可能是心脑疾病造成的。
常见于窦性心动过速的伴发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开始仅在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急促,如登楼、上坡或平地快走等活动时出现气急。
随肺充血程度的加重,可逐渐发展到更轻的活动或体力劳动后、甚至休息吋,也发生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
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卜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remodel-ing人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
o心脏杂音心脏杂音(cordiac murmur)是指心音及附加心音以外出现的一-种非心音性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噪杂声音。
它可与心音分开或相连续,亦可完全覆盖心音。
心脏杂音可见于健康人,更多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患者。
某些杂音是诊断心脏病的主要依据,如在心尖区出现舒张中期伴收缩期前递增性隆隆样杂咅,可诊断为二尖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机器样响亮的杂咅,且伴有连续震颤,常提示动脉导管未闭的存在屈而心脏杂育在心脏病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是指各种心脏疾患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
卅: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以内死亡为猝死,多数作者则主张定为1小时以内。
心源性胸痛提起心源性胸痛,人们往往会想到中老年人容易患的冠心病、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
其实,心源性胸痛并非都是由冠心病引起的。
冃前,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的青少年也会经常发生心源性胸痛。
劳累后胸痛冠心病、心绞痛,是最常见的胸痛原因,多在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后发作。
冠心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
由丁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不同。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