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20180620

如何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20180620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晋岩岩)
从第一天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要对学生“授之以渔”,从教三年来,我发现学生更多的习惯甚至是渴望被“授之以鱼”。

由此,我不得不深思:看似枯燥的数学学科,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因其本身对知识或技能的渴望而产生的一种学习欲望,并不是为了取得高分或者是老师家长的赞扬而被迫的接受知识。

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自学,其最基本的特征表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因此,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寻求方法,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相较于成年人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其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爱好程度紧密相连的。

我们想让学生愿意投入到学习中,首先得让他们被要学习的内容所吸引,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学公式定理。

在教学中,老师要利用课本上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乐于学、愿意学,从内心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付出努力,而不是一件苦差事。

二、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导课过程中好的设问如同向湖中投石,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教师若能创造性驾驭教材,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疑难问题,开讲时就能创设悬念,适当置疑,学生就会激起求知欲望而“愿闻其详”。

例如,平时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类游戏,主要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把你所处的年份减去你的年龄,就可以知道你出生在那一年。

实际上这是常识,那么老师提问时如果在加减某个数字,让他变得复杂,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的兴趣。

三、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发学生质疑
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一些诱导环境或者话题,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智力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另外,还可以留一些提出问题的作业,让他们对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讨解答。

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后复习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反思。

一是指导学生对每节课后的总结与反思。

二是指导学生对阶段性知识进行系统归纳。

不管哪一种归纳反思,都应当指导学生相信自己、树立信心,对课堂学习进行认真地总结:上完一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在解题方面学会了哪些数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探究?通过反思学习活动,使学生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提高自我总结、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总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他们积极参
与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乐于学习;老师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同时还要让他们成功,使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想要学习。

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才能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