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研究成果概述
2、非规范性成果 主要形式是一般是教育经验总 结、教育日志、教育感想、教 育随笔、札记、教学方案、教 学软件、教学课件、课例研究、 案例分析、教学日志、教育叙 事,以及一般思辨说理的小论 文等。
非规范性成果一般是基于实 践探索和应用操作的,不需要 十分严格的审查而及时在一定 范围发表、交流,灵活方便。 当然,二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
三、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目的与 要求
(一)目的: 1、展示研究结果及其价值利 于接受社会的鉴定与评价,在得到 社会认可后进行推广或应用,从而 取得社会效益。 2、提供有关研究过程的实际 资料及对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有 利于学术交流和丰富学术文献。
3、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回顾和总结, 有利于进一步发现问题,以促进研究 的深化和提高品质。 4、提供研究者的分析综合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研究报告的类型:观察研究报告 (含观测报告、测量报告)、调查研究 报告、实验研究报告、经验总结研究报 告、政策咨询研究报告、文献分析研究 报告(定性的)、研究综述报告(含文 献综述报告)、内容分析报告(定量 的)、案例研究报告、个案研究报告、 考察(考古)报告、质性研究报告、座 谈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等。
2、以逻辑思辨为主的理论研究成 果: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特征的学术论 文为主,也包括学位论文 教育研究中的学术论文是指就某 一教育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以单篇论文形式出现的对教育科学研 究成果的文字表述的教育研究成果。
主要特点是学术性。具体表现为:专 业性、科学性、创新性。
3、以解决实践操作问题为主的开 发应用性成果: (1)计划方案类:教育政策、法 规、教育计划、方案(大到国家区域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到课程方案、 小到教案); (2)技术与实物类:软件、视听 产品、图片、教具、玩具、模型等 。
第一章 教育研究成果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研究成果 二、教育研究
一、什么是教育研究成果 (一)涵义:教育研究成果是在 进行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 方法,经过智力加工而产生的具有一 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 并被同行专家认可的知识体系、方案 或产品。
(二)依据教育研究成果表述 的规范程度,可分为规范性成 果和非规范性成果。
1、规范性成果一般是指 有较为严格、规范的写作与发 表交流要求的成果。 规范性成果的主要形式是 学术论文、著作、教材、研究 报告等,一般要求以纸质的形 式在报刊发表或出版社正式出 版。
规范性成果一般是基于理 论研究或应用理论研究的,发 表周期较长,要通过较为严格 的审稿或审查。非规范性成果 一般是指没有十分严格、规范 的写作与发表要求的成果。
所谓教育研究成果,是教育研究 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已有的 知识,经过脑力劳动——智力加工而 产生出来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 价值或经济效益并且被同行专家认定 的增值知识。(杨小薇,2010,350)
二、教育研究成果的分类
(一)根据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所研 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1、 以描述和解释事实为主的教育研 究报告:是关于教育事实的研究报告, 一般采用实证性方法研究而获得。但 教育研究报告也属于广义的教育研究 论文范畴。
(二)要求: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与材料保持一致 3、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借鉴吸收 4、逻辑性强 5、书写格式规范 6、文字精炼、表达完整准确
(3)教育实录反思类: 教育日志 教育叙事 教育案例 教育反思 教育札记 教学案例(课例) 教学论文
主要特点是直接运用于实践,作用与 教育对象。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
4、综合性研究成果: 以著作、教 材、等为主。 综合性研究成果,既有对事实的发 现和报告,又有在此基础上所做的理 论分析和阐述。还可以有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