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习题一、二、三一、填空题1.链形悬挂环节吊弦间距一般在__6-12_m内均匀布置。
2.软横跨支柱挠度是指支柱受力后的_倾斜程度__。
3.用力学计算法求出的T值表示软横跨横向承力索的___水平分力__。
4.计算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各分段长度b的公式为b i =2 2 i i a K。
5.硬横梁端头部分梁段用YHT 表示。
6.硬横梁中间部分各梁段用_YHZ _表示。
7.硬横跨支柱采用直径为550mm、容量为__60Kn/m __的圆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8.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得大于_6500__mm。
"9.整体吊弦是将铜绞线和C型线夹、_ J型线夹_通过压接机压接在一起的。
10.整体吊弦使用的铜绞线无散股、断股、死弯等缺陷,外径尺寸为+ 。
11.电力机车一般由机械、__电气__和空气管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2.空气管路系统包括__空气制动_、控制和辅助气路系统。
13.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_上取得电流。
14.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__千分之五__。
15.“AT”供电区段常采用斯科特接线和__伍德桥__接线。
16.牵引变电所的高压开关设备包括高压断路器、__高压熔断器__和高压隔离开关等。
17.所谓支柱容量是指支柱_基础面_所能承受最大弯矩的能力。
18.常用的火花间隙型号为_ H-1型_。
"号复式交分道岔标准定位柱位于两直线间距_167mm _处。
20.两个__吸流变压器_之间的距离称为“BT”区段。
21.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宜设在牵引变电所__二次___侧两相母线上。
22.接触线高度是指接触线至__轨面连线__的垂直距离。
23.安装调整完毕的分段绝缘器与受电弓接触部分应与__两轨面平行__。
24.承力索超拉标准是:超拉张力等于额定张力× 。
25.接触线超拉标准是:超拉张力保持时间为___3h___。
26.在接触线超拉时,曲线外侧支柱应将接触线通过φ4.0mm铁线拉到__支柱上__。
27.电气化铁道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_施工设计_三个阶段。
28.张力放线时一般保持~3 KN 的张力。
>29.采用就地灌注的基础坑,长、宽尺寸应各加大10~30 mm。
30.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困难条件下允许增大,但不得大于60°。
31.半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架设弛度应符合承力索_无载弛度曲线_。
32.当行车速度为140km/h时,接触网电压应保持__23_kV。
33.直接带电作业是指作业人员借助于_绝缘工具_对地绝缘,人直接接触带电体检修的作业方式。
34.接触网大修系指接触网设备的恢复性彻底修理。
35.目前常用的验电方法有音响验电器验电和抛线验电两种。
36.接触网事故按性质的不同,分为_设备事故_和人身事故。
二、选择题1.避雷器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B )Ω。
(A)5 (B)10 (C)20 (D)30?2.用500V兆欧表测火花间隙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 D )MΩ。
(A)10 (B)100 (C)250 (D)5003.套管铰环其A3M16螺栓紧固力距为( C )N·m。
(A)25 (B)50 (C)80 (D)1004.隧道净空高度6050mm,接触线悬挂点高度5400mm,允许偏差( B )mm。
(A)-30 (B)+30 (C)±30 (D)05.软横跨横向承力索采用镀锌钢绞线时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C )。
(A) (B) (C) (D)6.接地极安装时,接地角钢顶距地面( A )。
(A)600~800mm (B)400~600mm (C)300~500mm (D)700~1000mm.7.电连接应安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允许施工偏差为( D )。
(A)±0.6m (B)±0.7m (C)±0.8m (D)±0.5m8.牵引变电所高压侧结线最常用的是( A )结线。
(A)分支(B)内桥(C)外桥(D)单母线分段9.在负载作用下,软横跨支柱最大挠度不得大于( D )。
(A)1/250 (B)1/200 (C)1/150 (D)1/10010.当枢纽内不设牵引变电所时,为缩小事故范围而设( D ),起到电分段和扩大馈线数目的作用。
(A)分区所(B)AT所(C)BT所(D)开闭所11.软定位一般用于( A )曲线外侧支柱上。
(A)R≤1000m (B)R≤1200m (C)R≥1200m (D)R=1200~4000m12.非绝缘锚段关节两转换柱定位非工作支抬高( A )mm。
&(A)200 (B)100 (C)300 (D)50013.钢承力索19股中断( B )股及以上应截断重接。
(A)1 (B)2 (C)3 (D)4供电方式自耦变压器间隔一般为( B )km。
(A)2~3 (B)10 (C)5 (D)715.绝缘子的击穿电压至少等于干闪电压( C )倍。
(A) (B) (C) (D)16.接触网定位管卡子属于( A )零件。
(A)悬吊(B)定位(C)连接(D)锚固17.桥钢柱地脚螺栓埋深允许偏差为( B )mm。
?(A)±10 (B)±20 (C)±30 (D)±4018.外径60mm腕臂与( D )型绝缘子配套。
(A)XP-70 (B)XP-70T (C)QBN2-25 (D)QBN2-25D型弹性吊弦用于( D )处。
(A)软横跨定位(B)转换柱定位(C)中间柱反定位(D)中间柱正定位20.在距分相绝缘器( B )处,应设立断闸标志牌,用以通知司机通过分相绝缘器时,先断开机车主断路器,通过后再合上。
(A)25m (B)30m (C)70m (D)75m21.中间柱腕臂在受力后易产生( C )变形。
(A)拉伸(B)压缩(C)弯曲(D)扭转22.我国货物列车最大装载高度为( C )mm。
(A)5100 (B)5200 (C)5300 (D)540023.曲线区段全补偿链形悬挂,在曲线半径小于1500m的曲线长度占锚段长度50%及以上时,锚段长度不得大于( D )m。
(A)2000 (B)1800 (C)1600 (D)1500供电方式的供电距离一般为( D )km。
(A)35~40 (B)20~35 (C)40~45 (D)80~120;25.整体吊弦在压接制作完毕后长度允许偏差为( C )mm。
(A)±50 (B)±10 (C)±2 (D)±526.位于基本站台上的软横跨支柱的侧面限界一般为( D )。
(A) (B)2.8m (C)3.0m (D)5.0m27.桥隧内支持结构中,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应小于( B )度。
(A)45 (B)60 (C)75 (D)9028.隔离开关底座调整水平时可用垫片,但垫片不宜超过( C )片。
(A)1 (B)2 (C)3 (D)429.管型避雷器距支柱净距不小于( A )m。
(A)1 (B)2 (C)3 (D)430.单开道岔标准定位时,两接触线的交点最佳位置是岔心轨距( D )mm的横向中点处的正上方。
(A)375 (B)600 (C)690 (D)745[31.轻污区绝缘子泄漏距离规定为( C )mm。
(A)1435 (B)l200 (C)920 (D)86032.道岔电连接一般安装线岔反侧距离挂点( B )m处。
(A)5 (B)10 (C)15 (D)2033..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 A )mm。
(A)3000 (B)5000 (C)7000 (D)750034.接触线工作部分坡度变化时,困难区段不应大于( B )‰。
(A)4 (B)5 (C)6 (D)1035.水准仪观测时,应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离相等,视线长度以50~( C )m为宜。
(A)70 (B)80 (C)100 (D)20036.直线中线测量时,直线转点(含曲线起迄点)的左右方向偏差不大于距置镜长度的( D)。
(A)1/2000 (B)1/5000 (C)1/10000 (D)1/20000}37.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 B )mm计算。
(A)50 (B)100 (C)150 (D)20038..运行中,受电弓的左右摆动量按( C )mm计算。
(A)50 (B)100 (C)200 (D)30039.限界门板下沿距公路面不得大于( B )m。
(A) (B) (C) (D)40.混凝土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大于( A )根的不得使用。
(A)4 (B)3 (C)2 (D)141.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 C )时可以立钢柱。
(A)50% (B)60% (C)70% (D)80%42.在混凝土方支柱设有横卧板时,其上部横卧板顶面低于地面( C )。
(A)100mm (B)200mm (C)300mm (D)500mm43..全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 A )。
(A)±10% (B)±5% (C)±15% (D)±20%44.接地跳线的并沟线夹两端导线用铝绑线缠绑( A )(A)50mm (B)100mm (C)150mm(D)200mm!45.回流线终端锚固采用( D )。
(A)终端锚固螺栓(B)可调式UT型线夹(C)杵座楔形线夹(D)倒装式耐张线夹46.敷设起爆线必须由( B )开始。
(A)起爆点(B)基坑(C)两端(D)中间47.限界门支柱埋深为1.8m,距铁路中心线( B )m。
(A)14 (B)12 (C)10 (D)848.浇制基础时,片石间距不应小于( D )。
(A)50mm (B)60mm (C)80mm (D)100mm49.兆欧表额定转速为( B )r/min。
(A)300 (B)120 (C)100 (D)6050.接触线改变方向时,该线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困难时不宜大于( C )。
(A)20°(B)15°(C)12°(D)10°51.接触网供电线距峭壁、挡土墙和岩石最小空气绝缘距离( D )mm。
(A)5000 (B)3000 (C)2000 (D)1000-52.接触网供电线不同相两线水平排列时,最小空气绝缘距离( C )mm。
(A)4000 (B)3000 (C)2400 (D)200053.每个接触网工区在夜间和节假日必须经常保持( A )个作业组的人员的工区值班。
(A)1 (B)2 (C)3 (D)454.远离带电体的检修作业,一般指距带电体( B )以上的作业。
(A)1m (B)2m (C)3m (D)5m55.在线路上使用车梯作业时,车梯上作业人员不得超过( B )(A)1人(B)2人(C)3人(D)4人56.在接触线未紧到正常高度时,车、马、行人(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