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体力学第五章 管中流动-1

流体力学第五章 管中流动-1

128lV
qv=V/t
如图(1)所示管径d和管长l一定,只要测出管两端的压差、体积V 和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粘度值。
如图(2)中,管一端与大气相同,另一端连接固定液面高度h的容 器,则压差 p gh 代入粘度计算公式得到运动粘度为
红色圈住部分为常数k,只 要测得时间t就可以计算了
2012年12月15日 27
解: (1)由表1-6(P28)查此时水的粘度为1.308×10-6
Re vd 1.0 0.1 76453 Rec 2300 6 1.308 10


管中流动为湍流。 (2) Rec vc d

vc
Rec
d
1.308 106 2300 0.03 0.1
在轴线上,r=0, 此时 速度有最大值umax
umax p 2 R 4 L
此公式说明,层流中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两 倍。如果用皮托管测出管中层流在轴心处的速 度,则可直接算出流量。
实验测得: Rec 2320,
Re Rec
Re c 13800
层流 可能是层流或湍流 湍流
Re 2320

Rec Re Re c
Re Re c
一般可以认为层流湍流判 别标准就是下临界雷诺数
层流 湍流
2012年12月15日 10
Re 2320
层流、湍流形成的原因
哈根-伯肃叶(Hagen-Poiseuille)定律, 它与精密实验的测定结果完全一致。
2012年12月15日 26
粘 度 的 测 定 方 法
利用哈根-伯肃叶(Hagen-Poiseuille)定律可以测定粘度,它是测 定粘度的依据。因为,根据公式可以导出:

pd 4
128qvl

pd 4t
hf 根据第三章所得(P188): p1 p 2 g
只要在雷诺实验台上读出水柱差,就可 以得到水头损失,改变速度逐次测量层 流湍流两种情况下的 v对应的 hf的值,实 验结果如图所示。
层流时
lg h f lg k1 tan 45 lg v lg k1v h f k1v
lg h f lg k2 tan lg v lg k2v m
2012年12月15日 8
层流、湍流的判别标准—临界雷诺数
• 上临界雷诺数:层流→湍流时的无量纲数 v ' d ,
c
它易受外界干扰,数值不稳定。 Re c

• 下临界雷诺数:湍流→层流时的无量纲数
流态的判别标准。Rec
vc d,是来自0层流 层流 vc
v
' c
湍流
v
2012年12月15日 9
湍流
圆管流—临界雷诺数
4 A 4 Bh 2h 4cm S 2B vd 要使 Re H 2320 v 0.017 m / s dH

2012年12月15日 18
例题三:某段自来水管,d=100mm,v=1.0m/s,
水温10℃, (1)试判断管中水流流态? (2)若要保持层流,最大流速是多少?
2012年12月15日 1
流体运动的四种形式
1、流体在固体内部的管中和缝隙中流动 2、流体在固体外部的绕流。 3、流体在固体一侧的明渠流动。 4、流体与固体不接触的孔口出流和射流
2012年12月15日 2
5.1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层流(Laminar Flow) 湍流(Turbulent Flow)
2012年12月15日 12
问题: 能不能直接用临界流速作为判别管 路中的流态(层流和湍流)的标准? 答:不能。因为临界流速跟流体的粘度、 流体的密度和管径(当为圆管流时)或 水力半径(当为明渠流时)有关。而临 界雷诺数则是个比例常数,对于圆管流 为2320。
2012年12月15日 13
水利半径
2012年12月15日 17
例2 内燃机冷却系统如图,热水在散热器的扁平缝隙中流动,冷却空 气将散热片的热量带走。为提高散热效率,要求水的流动状态为湍 流,确定水在缝隙中的最小流速。已知缝隙宽为2 cm,水温100度。
解:由表1-6(P28)查此时水的 粘度为0.296×10-6 缝隙中水力直径为:
(2)速度分布具有轴对称性,速度分布呈抛物线形。 (3)等径管路中,压强变化均匀。 (4)管中的质量力不影响流动性。
2012年12月15日 22
• 1.第一种方法 • 根据圆管中层流的流动特点,对N-S方程式
进行简化,可得:
du p r dr 2 L
• 分析并求解微分方程式。
2012年12月15日 23
2012年12月15日 7
临界速度
如果管径d及流体的运动粘度v一定 从层流→湍流时的平均速度也是一定的,称 ' v 为上临界速度, c 从湍流→层流时的平均速度也是一定的,称 为下临界速度, vc
vc ' vc
如果管径d及流体的运动粘度v改变,则上、下临界速度也随 之改变,但是不论 d , , vc ', vc 怎么变化,无量纲数 vc ' d 或 vc d 永远一定的。
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
qv vA v R
2
qv dqv u 2 rdr
0
R

R
0
p ( R 2 r 2 )2 rdr 4 L
R4 d4 p p 8 L 128 L
R4 p qv 8 L p 2 1 v R umax 2 A R 8 L 2
代入边界条件,r R u 0
p u (r ) ( R2 r 2 ) 4 L
p C R2 4 L
这就是圆管层流的速度分布规律, 公式说明过流断面上的速度与半 径成二次旋转抛物面关系。
在轴线上,r=0, 此时速度有最大值umax p 2 umax R 最大速度产生在轴线处。 4 L
2012年12月15日 20
5.2 圆管中的层流
本章所讨论的流体 1. 流体是不可压缩的; 2. 运动是定常的;
主要内容: • 速度分布 • 流量计算 • 切应力分布 • 沿程能量损失
2012年12月15日 21
过流截面上流速分布的两种方法
vd
我们知道当
较小,即速度和管子直径较小而粘度较大时出现层流
第五章 管中流动
流体运动的主要形式
按流体与固体接触情况分,流体运动主要有四种形式 1、流体在固体内部的管中和缝隙中流动。 2、流体在固体外部的绕流。 3、流体在固体一侧的明渠流动。 4、流体与固体不接触的孔口出流和射流。 本章主要讨论流体在固体内部的管中流动
管中流动所涉及的问题 流动状态、速度分布、起始段、流量和压差的计算、能量损失等等
d2
dH 4
Re
A S
其中: A——过流断面面积, S ——湿周
异形管雷诺数的计算公式
2012年12月15日 14
vd H

根据实验,几种异形管道层流湍流的判别标准Rec值见下表, 比较Re与Rec的大小即可判别这几种异形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2012年12月15日 15
四 管中层流、湍流的水头损失规律 管路中层流湍流的水头损失规律:
雷诺数介于上下临界值之间,虽然可能是层流也可能 是湍流,但在这种情况下的层流是不稳定的,在受到 外界的干扰和振动时原来的流线会稍有起伏波动,波 峰处流道变窄,流速加快,压强 降低。波谷处流道变宽,流 速降低,压强增大。流线两 侧的压强差,使流线波峰更 加隆起,波谷更加凹陷。同 时产生二次流动(高压处流 体向低压处流动)。最后流 线被冲断,形成脉动涡旋, 原来不稳定的层流变成湍流。
Re
惯性力 粘性力
• 流速较小时,粘性力起主要作用。粘性力与流动
方向或者相同或者相反。在粘性力的作用下,流 体质点只可能沿流动方向加快或降低速度,不会 偏离原流动方向。 • 流速较大时,惯性力起主要作用。粘性力对质点 的束缚作用降低,其它方向的自由度增加,流体 质点容易偏离原流动方向。
2012年12月15日 11
分析层流运动有两种方法。 根据N-S方程出发结合层流运动的特点建立常微分方程。 从微元体的受力平衡关系出发建立层流的常微分方程。 前者为应用 N-S方程解决湍流、附面层等问题奠定基础。后者简明扼要 、物理概念明确。 要求:第一种方法中,掌握定常不可压缩完全扩展段的管中层流的几个 特点。
(1)层流运动只有轴向运动。
2012年12月15日 25
5.2.2 流量计算
取半径r处宽度为dr的微小环形面积
dqv udA u2 rdr
qv dqv u 2 rdr
0 R R 0
p ( R 2 r 2 )2 rdr 4 L
R4 d4 p p 8 L 128 L
要保持层流,最大流速是0.03 m/s。
2012年12月15日 19
1.问题:雷诺数与哪些因数有关?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当管道流量一定时,随管径的加大,雷诺数是增大还是减小?
答案:
4Q Re d 2
vd
雷诺数与流体的粘度、流速及流动的边界形 状有关。Re=惯性力/粘性力 随 d 增大,Re减小。
3、节流阀开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管中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颜色水开始杂 乱无章,质点在横向和纵向都有不规则的速度,这种状态称为湍流。
2012年12月15日 4
流体流动的状态
• Reynolds实验
层流 成直线
过渡流 开始抖动
湍流 杂乱无章
2012年12月15日 5

• 层流的特点
(1)有序性。 – 水流呈层状流动,各层的 质点互不混掺,质点作有 序的直线运动。 (2)粘性起主要作用,遵循牛 顿内摩擦定律。 (3)能量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 成正比。 ( 4)在流速较小且雷诺数Re 较小时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