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I、II、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汁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如下表: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A.培养皿Ⅰ和ⅢB.培养皿ⅡC.培养皿Ⅰ和ⅡD.培养皿Ⅱ和Ⅲ【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解答】以培养皿Ⅰ和Ⅱ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
以培养皿Ⅱ和Ⅲ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细菌不能生长。
含糖的培养皿Ⅰ有细菌生长。
培养皿Ⅱ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Ⅲ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
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培养皿Ⅱ和Ⅲ。
2.【答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喝剩的茶水中茶叶发霉的现象,这是因为霉菌能从茶叶中获取自身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生长与繁殖。
(1)霉菌是一种真菌,从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成分来看,霉菌属于______。
(2)某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把A、B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对照,通过实验可得出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与______有关。
(3)为了进一步探究水分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是______。
【答案】(1).分解者(2).空气或氧气(3).将相同的干燥茶叶平均分成两等份,并将其中一份用水(无菌)湿润,将两份茶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比较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分析】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以及探究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特点。
【解答】(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包括: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观察结果;(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霉菌是一种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从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成分来看”,霉菌属于分解者;(2)A杯中的茶叶被水淹没,没有和空气接触;B被中的茶叶露出水面,和空气接触,A、B两杯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对照,所以是否与空气接触是实验的唯一变量,从而得出霉菌的生长与繁殖跟空气有关。
(3)探究水分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则水分是试验的唯一变量,除有无水分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故对照试验设计为:将同等干燥茶叶分成两等份,并将一份用水湿润,将两份茶叶置于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观察比较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3.【答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内的空气。
实验设计: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2)设计3号的目的是______,它最适合与______号实验组形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1).手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2).形成对照(3).2(4).是否接种细菌(5).不能(6).打开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分析】题文提示了这是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检测的环境有手和教室内的空气这两种。
在实验过程中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其中一组应该设为空白对照。
【解答】(1)该实验过程中检测了手上细菌和教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因此,提出问题应该是:手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2)3号培养皿是经过高温灭菌的,始终未打开,也就是3号培养皿中没有细菌,可以作为空白对照,因此,3号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3)作为对照实验,应该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也就是只能有一个变量,科学地讲,3号是不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的,因为打开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
4.【答题】口香糖因具有芳香、清甜、耐咀嚼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零食,咀嚼它可以起到清洁口腔、清新口气、活动面部肌肉、舒缓情绪等作用,以木糖醇为主要甜味剂的口香糖已经得到六个国家的牙齿保健协会的正式认可。
某科学兴趣小组就“口香糖对口腔的清洁作用与咀嚼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
资料显示,口腔中主要的菌群为细菌、放线菌,这两个菌群的菌落多少可以反映口腔微生物的变化。
探究小组决定在采样对象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每隔5分钟采样一次。
实验过程:①消毒:将移液管、培养皿等仪器和试剂都按医用要求进行消毒。
②采样:每隔5分钟在采样对象口腔内的不同位置用棉签蘸取口腔液,溶于2毫升生理盐水中,制成溶液。
③培养:用移液管将菌液等量分置于5个富含营养液的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120小时。
④计数、计算:在菌落计数器上点数并计算出5个样品的平均值,再转化为百分数(起始口腔菌落数记为100%)。
记录数据如下表: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应该为______左右。
(2)结合本实验的数据和结论,请你为经常咀嚼口香糖的人提一个合理的建议:______。
(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结果还不够精确,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个时间段再进一步探究?______。
A.0~5分钟B.5~10分钟C.10~15分钟D.15分钟以后【答案】(1).37℃(2).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3).C【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解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注意实验的单一变量和对照,以及实验的准确性。
(1)在实验中,适宜温度应该是37℃,因为人体的温度是37℃,确保与口腔的温度相同,此温度消化酶的消化能力最强。
(2)根据表中数据,在咀嚼10分钟时,口腔中的菌落数量最少,故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
(3)根据表中数据,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建议我们还可以选择10-15分钟时间段再进一步探究。
故C正确。
5.【答题】芽孢是细菌的()。
A.休眠体B.分泌物C.后代D.生殖细胞【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特点。
【解答】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只变成一个细菌,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而是细菌的休眠体,A正确。
6.【答题】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B.鸟卵中的胎盘发育成雏鸟C.青蛙的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D.鳄鱼在体外完成受精【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几种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解答】(1)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A 错误;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不是胎盘,B错误;青蛙的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C正确;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在体内完成受精,D错误。
7.【答题】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B.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人的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呈红色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
【解答】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A正确;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正确;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细胞由于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而呈红色,C正确;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D错误。
8.【答题】图是四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是单细胞个体,细胞中有细胞核B.2无成形的细胞核,能独立生活C.3无细胞结构,能独立生活D.4属于真核细胞【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各种生物细胞的特点。
【解答】1是酵母菌,单细胞个体,属于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A正确;2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一般能独立生活,B正确;3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独立生活,C错误;4是动物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D正确。
9.【答题】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靠孢子进行生殖B.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细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病毒可独立生活【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特点。
【解答】真菌靠孢子进行生殖,细菌分裂繁殖,A错误;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有寄生也有腐生,B正确;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
10.【答题】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是一种植物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C.秋天,森林中的枯枝落叶第二年大多不见了,这是被细菌和真菌分解了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不能生存所致【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特点。
【解答】蘑菇由大量的菌丝过程,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属于真菌而不是不属于细菌和真菌,也不是一种植物,A错误;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但是痢疾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痢疾杆菌属于细菌而不是真菌,B错误;秋天,枯枝落叶落在土壤中,第二年不见了,是被细菌和真菌分解了,C正确;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繁殖慢而不是细菌全都死亡了,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