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醇与乙酸分析

乙醇与乙酸分析

乙醇醇类一、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它是没有颜色、透明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78.5℃。

乙醇易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任意比互溶。

二、结构:化学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乙醇的分子结构,极其可能的断键方位:三、乙醇的化学性质(分析其断键的可能性)1、和金属反应(与水作对比实验)(断键位置①,反应类型:取代反应)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2、和氢卤酸反应(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加热)(断键位置②,反应类型:取代反应)CH3CH2OH + HBr → CH3CH2Br + H2O3、氧化反应①、在空气中燃烧,淡兰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C2H5OH(l) + 3O2 (g)→ 2CO2 (g)+ 3H2O(l)+ 1367kJ②、催化氧化(加热的铜丝伸到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闻乙醇气味变化)(断键位置:①、③,氧化反应) 2CH3CH2OH + O2→ 2 CH3CHO (乙醛)+ 2 H2O4、脱水反应(演示实验:注意仪器,温度计、沸石)170℃消去反应,断键位置:②④ CH3CH2OH → CH2=CH2↑+ H2O140℃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2CH3CH2OH → C2H5-O-C2H5 + H2O五、乙醇的用途:制燃料、饮料、香精、化工原料、有机溶剂六、乙醇的工业制法①、发酵法:含糖农产品(酵母菌)→分馏 95%的乙醇②乙烯水化法: CH2=CH2+ H2O → CH3CH2OH醇类:分子中含有和链烃基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一、命名以及同分异构体二、分类1:一元醇:甲醇(CH3OH)重要的化工原料;“假酒”——含甲醇的工业酒精二元醇:乙二醇(HOCH2CH2OH)无色粘稠状液体,易溶于水,可作为内燃机抗冻剂三元醇:丙三醇(俗称甘油),吸湿性很强,用途很广,制硝化甘油,防冻剂和润滑剂。

分类2:伯醇、仲醇、叔醇练习题:1、能证明乙醇中含有水的试剂是( )A、无水硫酸铜粉末B、新制生石灰C、金属钠D、胆矾2、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A、乙醇能溶于水B、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D、乙醇能脱水3、由于少数不法分唯利是图,假酒、假盐引起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

下列物质误食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BaSO4B、NaNO2C、CH3OH D、CuSO4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醇类,但不是同系物的一组是( )A 、CH 3CH 2OH 与CH 3OCH 3B 、CH 3OH 和CH 3CH(OH)CH 3C 、CH 2OHCH 2OH 和CH 3CH(OH)CH 2OHD 、CH 3OH 和CH 2=CHCH 2OH5、下列物质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只有一种的是( )A 、2—丁醇B 、2—甲基—丙醇C 、1—丁醇D 、2—甲基—2—丁醇6、 一定质量的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后经过滤,得到20g 沉 淀,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g 。

该有机物可能是( )A. 乙烯B. 乙二醇C. 乙醇D. 乙醚7、 下4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皆为C 4H 10O ①CH 3CH 2CHOHCH 3 ②CH 3(CH 2)3OH ③CH 3CH(CH 3)CH 2OH ④CH 3C(CH 3)2OH 。

其中能被氧化为含—CHO 的有机物是( )A 、①②B 、②C 、②③D 、③④8、 环氧乙烷(O2-CH 2 )与乙二醇作用,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的用量比例,可生成一系列双官能团化合物,称为多缩乙二醇醚,其后应原理可表示为:HO ―CH 2―CH 2―OH OCH 2-CH 2 HO ―CH 2―CH 2―O ―CH 2―CH 2―OHHO ―CH 2―CH 2―O ―CH 2―CH 2―O ―CH 2―CH 2―OH O CH 2-CH 2 …… OCH 2-CH 2则该系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值约为( )A. 40.00%B. 54.54%C. 66.67%D. 85.71%9、某有机物的结构为:CH 2=CH —OCH 3 ,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易溶于水;②可以燃烧;③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④能与KOH 溶液反应; ⑤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⑥能与Na 反应;⑦能发生聚合反应A 、①⑤B 、①④C 、①④⑦D 、②③④⑥⑦10、石油中常含有少量硫醇,因而产生出令人讨厌的气味,硫醇是巯基(-SH )和链烃基相连的含硫有机物,其性质和醇类化合物有相似之处。

但由于巯基的存在,也导致硫醇有一些醇类没有的化学性质。

例如,硫醇可以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再通入CO 2气体又重新生成硫醇;硫醇在空气中能被氧化。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涉及硫醇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沸点:C 2H 5SH>C 3H 7SHB 、还原性:C 2H 5OH > C 2H 5SHC 、水溶性:C 2H 5SH>C 2H 5OHD 、酸性:C 2H 5SH>C 2H 5OH(2)6.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2 C 2H 5SH+2Na C 2H 5SNa+H 2↑B 、CH 3CH 2SH+NaOH CH 3CH 2SNa+H 2OC 、C 2H 5S -+H 2O+CO 2C 2H 5SH+HCO 3-D 、C 2H 5SH+5O 22CO 2+3H 2O+SO 311、由乙醇制溴乙烷的反应如下:NaBr+H 2SO 4=NaHSO 4+HBr,CH 3CH 2OH+HBr C 2H 5Br+H 2O,实验产率约为60%~65%。

已知反应物用量:NaBr 固体0.24mol ,C 2H 5OH0.20mol ,98%的浓硫酸29mL ,H 2O20mL 。

①若按烧瓶内液体的体积不小于烧瓶容积的1/3,不大于烧瓶容积的2/3,则反应装置中烧瓶的容积最合适的是 。

A 、50mLB 、250mLC 、150mL②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为 。

③实验结束后,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粗溴乙烷的方法为(写操作名称) 。

④本实验溴乙烷的理论产量为g。

12、简述两种鉴别乙醇和汽油的简便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各一种)。

方法(1): 。

方法(2): 。

13、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到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人们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的方程式为:CrO3+ C2H5OH+ H2SO4Cr2(SO4)+ CH3CHO+ H2O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共有电子转移。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14、现有:A、CH3OH B、(CH3)3CCH2OH C、(CH3)3COH D 、(CH3)2CHOH E、C6H5CH2OH 五种有机物。

(1)能氧化成醛的是________ (2)不能消去成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能氧化成酮的是________(4)用系统命名法给B命名15、取3.40g只含羟基,不含其它官能团的液态饱和多元醇,置于5.00L氧气中,经点燃,醇完全燃烧。

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0.56L。

将气体经CaO吸收,体积又减少了2.80L(所有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1)3.40g醇中C、H、O物质的量分别为:C mol,H mol, O mol,该醇中C、H、O的原子数之比为。

(2)由以上比值能否确定该醇的分子式?。

其原因是。

(3)如果将该多元醇的任意一个羟基换成一个卤原子,所得到的卤代物都只有一种,写出该饱和多元醇的结构简式。

16、将一定量的某饱和二元醇分成等质量的两份。

将其中的一份完全燃烧,需要16gO2,在另一份中加入过量的金属钠,产生4.48LH2(标准状况)。

求这种醇的结构简式。

乙酸羧酸概念由________(或H原子)与________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通式为C n H2n O2(n≥1)。

羧酸的代表物——乙酸(1)俗名是醋酸,分子式为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气味:________________,状态: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①酸的通性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强,在水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酯化反应CH3COOH和CH3CH182 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产率不高,要想得到较多的酯需及时把酯分离出来。

(2)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

(3)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4)酯化反应遵循酸脱—OH,醇脱—H的规律,可用18O作示踪原子证明:CH3COOH+CH3CO18OC2H5+H2O。

C2H185OH 浓H2SO4△乙酸乙酯的制备(1)反应原料:乙醇、乙酸、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

CH3COOC2H5+H2O(2)反应原理:CH3COOH+C2H5OH浓H2SO4△(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试管夹)、导管。

(4)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里先加入3 mL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 mL浓H2SO4和2 mL冰醋酸,按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 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入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此时可以观察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浮在液面上。

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可观察到上层的透明油状液体——乙酸乙酯,并可闻到果香气味。

(5)注意事项(1)实验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盛反应混合液的试管要往上倾斜约45°,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混合液的受热面积。

(3)导管应较长,除导气外还兼起冷凝回流作用。

导管末端只能接近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而不能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发生倒吸。

(4)实验中小心均匀加热使液体保持微沸,这样有利于产物的生成和蒸出,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酸,溶解乙醇,冷凝乙酸乙酯蒸气且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利于分层析出。

(6)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饱和Na2CO3溶液,因为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存在时易水解,几乎得不到乙酸乙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