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有热爱生命的表达,接纳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播放新闻视频:2016年5月27日,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在驾驶着载有12人的公交车途中,突然被迎面飞来的一只巨大的货车车轮击中了头部和胸口。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怀彬忍着剧痛踩住刹车,乘客全部获救,而自己倒在方向盘上没有再醒过来。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毕怀彬的行为的?(借助毕怀彬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毕怀彬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本框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二)新课讲授1.贫乏与充盈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进行小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师生共同学习案例:男子“宅”死家中大学毕业10余年不工作,疑饿死(教师可问学生看了材料后的感受,并做好引导)教师提醒: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最终,甚至走向生命的完结)师生共同学习尼克·胡哲案例后,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但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小组讨论:如何让生命充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3分钟后,由小组代表反馈交流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1)阅读好书。
(2)专注地做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事情。
(3)走出家门,了解他人不同方式的生活。
(4)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
(5)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献爱心帮助孤寡老人,扶助老弱病残,为灾区捐款。
2.冷漠与关切播放“老人跌倒后没人扶”与“老人跌倒无助,热心学生相扶”两个视频短片,让学生思考: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是你到底扶不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3)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学生独立学习课本11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学生反馈思考的结果,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传递温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我想帮助有困难的人。
(2)我想多干些家务活儿,让家人多一点休息时间。
(3)我想每年种一棵树,为家乡留下一片绿荫。
(4)我要找机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5)我想为灾区小朋友捐款。
(6)我想为生病耽误课的同学补课。
(7)我要定期到社区孤寡老人那里帮他们干家务。
3.平凡与伟大师生共同学习杨善洲的例子。
师生共同归纳: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杨善洲创造了奇迹,称得上伟大人物。
而从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接着引导提问:你能说一说自己周围的人是如何体现生命价值的吗?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不论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默默地创造和奉献,推动社会的发展。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完成自己职责的人,他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学生阅读课本119页铁路巡守员的材料,同时回顾本节课一开始我们介绍的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的事迹,思考: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师生总结:因为他们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面对环境和生活得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自己的职责,为他人幸福、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教师引导:通过的探究,你认识到了什么?答案提示:我认识到了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凡人都可以实现生命的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绚烂。
教师小结: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师生依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四)教师寄语: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
实现人生价值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平凡与伟大都能创造人生的价值。
我们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承担起自己应该尽的责任,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将来重大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1)优点:课程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活动探究较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个活动的开展,学生思维一定能够拓展,对教材内容一定有更好的理解。
(2)不足:课堂容量太大,一节课上完教学任务恐难完成难。
(3)改正:建议分为两课时上。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1)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贫乏与充盈。
难点:平凡与伟大。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课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探究与分享”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学情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生命价值。
(2)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善良、坚持、责任、勇敢同样可以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课堂总结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知识点。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1.“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臧克家的话最能说明的道理是( )A.伟大的生命在于创造和贡献B.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C.各种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D.有些生命没有存在的意义2.“爱心的姐”王淑贤自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却在天津35 000多名出租车司机中,第一个挂出“老弱病残免费乘车”的牌子。
如今,王淑贤虽因患脑梗无法再开车,却仍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助人为乐。
王淑贤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②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③对他人和社会做出奉献,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④要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全国劳动模范徐虎,是一名水电维修工,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维修的困难,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这告诉我们( )①有人在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安全②在徐虎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奉献精神③徐虎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心的人④为他人开一朵花是为自己的生命增加了一缕温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一个真正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不但享受现实生活的给予,而且还会积极为社会、为他人去奉献。
因为( )①奉献能充盈人的生命②奉献能创造人的生命价值③奉献能使人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④奉献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还是竞技场上的运动员,锄奸铲恶的人民卫士……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 )①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②做有益于人民、社会的事③关切他人的生命④于平凡中书写自己生命的价值⑤珍爱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ACACD课后作业听老人话人生请你寻找合适的时间,采访身边的老人,请他们讲讲他们10岁、20岁、30岁、40岁、50岁·……一路走来的人生故事。
通过采访,你对人生的感受有了哪些变化?把它们写下来。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从长者身上学习人生的智慧,进一步加深对生命的思考和认识。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