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南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开题报告
南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开题报告
南音简介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 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 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 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 系,“是 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 唐宋古典曲பைடு நூலகம்,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 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
南音的特点: 古朴典雅
•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 ",十目九节,其长0.6米,延用唐 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前几年日 本"尺八"演奏团来泉州访问,就是 自称要来"尺八的故乡"寻根觅源的。 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弹奏时 采用横抱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 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 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 似。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 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而用闽 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 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探究过程
• 下学期 • 第1~4周 分析感悟和问卷调查表,总结该如 何传承和发展南音 • 第5~11周 撰写心得,整理材料,制作结题报 告
图 片 欣 赏
┏━┓┏━┓ ┃┃┃┃┃┃ ┏┛┃┗┛┃━┓ ┃ ┃ ┃━━ ﹏ ━━ ┃ ┗━━━━━━┛★*★.. ★*★.. ★*★.. ★*★..★*★.. ★*★.. ★*★ ++++++++++++++ ╮/╱ · ˊ .· °∴ ☆..· ° ╰★╮ 、 ☆..· ° ゛ ╰┛
Thanks
组长:吴圆圆
组员:吴鸿荣、苏心心、施晓琳、许依婷、欧 阳楚凡、易丁进 指导老师:庄丽蓁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 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 是 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 乐种。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 后来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 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 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由于南音 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 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 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南音也称“弦管”、 “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 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 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 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 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乐器
探究目的
• 南音是闽南的文 化之一,它与闽 南人的生活密切 相关 。然而如 今大多数年轻人 却对之不感兴趣。 作为闽南人的我 们,又该如何传 承和发展呢?
• • • • •
组长:吴圆圆 出勤记录员:吴鸿荣 过程记录员:欧阳楚凡、许依婷、 资料收集与整理: PPT制作:
任务分工
探究过程
• • • • 上学期 第5~8周 查找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第9~16周 走访调查,问卷调查 第17~20周 欣赏南音,写出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