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教育学复习提纲重点版

新编教育学复习提纲重点版

1、教育的本质: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2.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3.各类学校的形成条件及要素:4.现代学校发现的时代背景:5.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方面,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人人成为民主化教育个体,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其目的是实现教育平等。

6.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1)终身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2)学习社会化思潮的形成与发展(3)“以人为本”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7.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关键因素(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战略地位(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4)加强和促进德育教育(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8.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机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9.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10.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教育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12.教育目的:目的是人对其所希望达到或获得的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设定。

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来说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13.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14.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1)主观依据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观念c)理想人格观念d)价值取向(2)客观依据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b)一定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c)历史发展进程。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1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6.素质教育:17.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体性(2)全面性(3)基础性(4)发展性(5)主体性(6)开放性18.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业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人。

19.教师劳动的特点(1)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2)工作的复杂性。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5)劳动的长期性。

(6)劳动的艰苦性。

20.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1)知识的传授者。

(2)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4)“家长代理”和“朋友、知己者”角色21.教师的专业素养及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养(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2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

2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演示等能力。

24.教师专业发展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指导;(3)在职提高与培训;(4)自我教育。

25.影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方面a)对学生的态度;b)教师领导方式;c)教师的智慧;d)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方面(3)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和课堂组织环境(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

26.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27.教学: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活动,此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28.教学方法的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动作体系说(5)手段途径法(6)读书指导法以实物为主(1)演示法(2)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1)实验法(2)练习法(3)实习法以欣赏活动为主(1)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常用方法就是欣赏法;(2)运用欣赏法有以下基本要求:(1)激发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2)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3)尊重学生在欣赏中的个别差异;(4)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29.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1)开放性特征;(2)个体适应性特征;(3)反思性特征;(4)解放性特征。

30.教学设计:上课之前教师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

31.教学设计的特点(1)科学合理(2)严谨周密(3)新颖有趣32.教学设计的功能(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33.学生特征分析学生的本质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个体人的集合体,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是富有鲜明个性的具有主体性的成长者;(3)学生是具有明显发现特征的主体,以个体身心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学生的发现呈现出一定规律的顺序发展,其规律特点如下: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34.教学目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35.教学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2)协调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36.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并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策略的活动。

37.教学评价的类型以教学评价实施的目的和时间分类(1)安置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诊断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以评价的对照标准分类(1)常模参照性评价(2)标准参照性评价以评价的分析方法分类(1)定量评价(2)定性评价38.传统教学的误区(1)重视对“教”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的评价;(2)过于重视对知识技能的评价;(3)过于重视评价标准的统一性;(4)重视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5)重视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激励和发展功能;3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2)注重评价功能的发展性;(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4)课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40.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1)测验法客观性测验a.选择题b.是非判断题主观性测试a.简答题b.论述题(2)表现性评价法41.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的形成及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变为个体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42.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德育任务(1)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觉悟;(2)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生活习惯。

德育的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劳动教育(4)民主与法制教育(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6)道德教育(7)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43.英国实施中等教育的有公立学校和所谓独立学校系统的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中包括: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综合中学、中间学校五个类型。

44.癸卯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建立起来的,它分为三段七级。

初级教育阶段包括4年蒙养院、五年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共13年;中等教育阶段仅设中学堂一级,五年。

高等教育阶段分为高等学堂三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共11-12年。

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保持封建社会“忠君、尊孔”的传统,还设置实业学堂,学习西方的技术,以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45.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决定着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性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制度;46.最近发展区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把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现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其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47.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的基础可追溯到柏拉图和笛卡尔的有关先天理念的阐释。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基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48.选择题49.选择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