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教育学复习纲要 打印版

美术教育学复习纲要 打印版

美术教育学课程复习提纲复习参考书《美术教育学》尹少淳主编,高教出版社,1998 年二、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共14 题,每题1 分)2、多项选择(共7 题,每题2 分)3、名词解释(共5 题,每题4 分)4、简答题(共4 题,每题7 分)5、论述题(共2 题,每题12 分)三、重要知识点1、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德育、智育、美育、体育2、教授法、教学法、教材教法、教学法、学科教育学3、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要素、有效教学、教学评价、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4、教学方法:淡话法、演练法、讨论法、发现法5、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一纲多本、一专多能、双基、精讲善练、因材施教、DBAE6、以下人物的重要著作及其学术观点罗恩菲德、赫伯。

里德、阿恩海姆、艾斯纳、格内尔、岸田刘生、山本鼎、箕田源二郎、鲁迅、蔡元培四、思考题1、现代美术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P1352、美术学科教师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3、如何理解美术教师与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关系?P974、美术教学应考虑哪些教学原则?P1025、美术教学中班级授课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如何改进?6、当代美术课程改革有何趋势?7、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P69 (重点、要点)9、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P5010、如何在美术课的组织教学?11、中小学生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有哪些?12、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演示法、参观法、欣赏法、发现法、谈话法?13、如何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美术评价要注意哪些问题?14、美术教科书有哪些作用?8、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P76P110-11415、为什么说美术课程是人文性质的课程?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

因此,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

♦美术教育中渗入人文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1、作为教育工作者美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2、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

3、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意义?它将改变我们认为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学习和训练的观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

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与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16、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价值作了如下确认:1、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17、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①对美术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②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了解;③对美术的社会中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

18、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9、什么是教学设计?什么是课时设计?美术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哪些?20、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有什么区别?21、学习撰写精确的美术教学目标有何意义?美术新课程有哪些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是如何陈述的?22、课堂空间中有哪些因素对学生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23、美术课堂中的互动类型有哪些?2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怎样理解课堂学习?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有哪些?25、什么是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有哪些?欠发达地区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26、你认为堂优秀的美术课应具备哪些条件?单项选择知识点:1、南齐谢赫要求绘画:“明劝戒,著升沉”和唐代张彦远提出的绘画功用是: “成教化,助人伦”都是强调美术的_德育功能。

2、鲁迅在其《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而力足以渊遂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翼道德以为治。

”指美术具有智育功能。

3、南北朝的宗炳曾提出过“畅神”之说,肯定美术具有审美享受价值,即美术的审美功能。

4、美术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是指美术具有智育功能。

5、美术能治自闭等症,可宣泄,有利健康,指的是美术的体育功能。

6、美术是确立美术教育的学科基础。

7、1922年陶行之认为教法与学法应该合一,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1925年颁布的《新学制师范课程标淮纲要》正式采用了“教学法”这一名称。

P108、美术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等。

9、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

欧文首次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并认为通过教育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0、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因校止在今洛阳的鸿都而得名,被认为是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11、为培养宫廷所需的专门人才,宋徽宗在国子监另设画学,古代美术教育机构。

12、宋代建立的翰林图画院也属古代美术教育机构。

13、我国近代教育家张之洞与1902年创办的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

14、1906年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第一个美术系科一一图画手工科。

15、李瑞清因其卓越的贡献被尊为近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16、画法几何则属于用器画。

17、近代将铅笔淡彩叫做自在画18、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地位是由清政府1904年1月颁布的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一一《癸卯学制》确立的,中学堂则为:“习画者,当就实物模型图谱,教自在画,俾得练习意匠,兼讲用器画之大要。

以备他日绘地图,画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

”可见国家对美术教育的态度带有某种实用功利性。

19、1933年11月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首次规定图画为高中必修课。

20、英国教育家赫伯。

里德在其《通过艺术的教育》和罗恩菲德在其《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两人都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P38)21、山本鼎的自由画教育观念与美国的罗恩菲德的观念一样。

22、艾纳斯著〈〈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他主张构建既符合美术学科知识体系,又适应教学的科学体系。

(P39)23、真田源二郎的理论偏于科学理论性倾向,却更具综合性,明显受美国艾纳斯观点影响。

24、工具主义以罗恩菲德为代表,本质主义则以艾纳斯和格内尔为代表。

25、格内尔吸取前人的成果,发展了DBAE的教学观念,其主要认识是: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做为美术教育的内容是完整统一的。

26、美国罗恩菲德美术发展阶段中的第二阶段叫前图式期(样式化的前阶段),4―― 7岁,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用符号表示人,画其所知而非所见,用透明或X光画表示所知的存在。

(P58)27、阿恩海姆在《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说:“用任何媒介塑造形象都需要创造性与想象力”“每换一种新的媒介就必须产生新的创造”。

(P77注解)28、现行《美术教学大纲》指出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

(P90)29、《美术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要按10% —20%的课时作例补充乡士教材。

(P90)30、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31、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觉》指出:“没有形状的情绪,并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艺术品,同样也不能作为艺术教育的手段”。

32、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33、英国著名美术教育家赫伯。

里德的见解,他尤其看重美术教育对发展学生视觉和触觉的作用。

34、从美术教育涵义出发进行划分时,我们可以按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取向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将美术教育相应地分成技能传授为主,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美术教育和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美术素质为目的的普通美术教育。

35、80年代后期,1987年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发文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伦”。

36、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则具体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诸方面的教育。

名词解释美育一一审美教育的简称,又称美感或美学教育,是通过自然美、艺术美对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

(P50)智育一一即知识和智力的教育,美术教育包含了许多智力开发教育,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内容。

(P49)德育一一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用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等内容。

(P102、P50)谈话法 --- 又称问答法,是老师和学生以品头语言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P108)讨论法一一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P109)发现法一一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P113)练习法一一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P111)演示法一一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多种实物、真观教具,进行当堂示范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P110)DBAE ――美国教育家格内尔提出和发展的教育观念。

其主要认识是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做为美术教学的内容是完整统一的;教学内容编排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并以各领域的专业表现为教学目标,具有书面课程设计,并进行系统教学,它属于本质主义派系,其倾向是以科目为中心的。

(P41)一纲多本——是由国家教委于1986 年提出的教材编写工作的原则,其精神是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编写不同特色的教材,此即一纲多本的原则。

(P92)课时计划——又称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P123)因材施教——指教育根据不同的被教育者自身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教育,使之学有所长。

教学过程——教师根据美术教育目的与要求和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的过程。

(P96)美术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取一般教育意义的功效。

(P6)美术双基——即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称,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理论与美术史的知识;基本技能包括使用有关的物质材料、制作工具及创作的技能技巧等。

(P51)美术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

它主要研究:美术教学的现象及规律和美术学科形成完善人格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规律等。

(P12)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指导教学的基本原理,它是根据美术教育学的理论,美术教育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规律而提出的,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相关主题